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37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泥浓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与存放污泥的污泥储池接通,预处理单元内设置有格栅;用于污泥絮凝的反应单元,反应单元包括一级絮凝池和二级絮凝池,一级絮凝池与预处理单元接通,所述二级絮凝池位于一级絮凝池的后端且与一级絮凝池接通;沉淀单元,沉淀单元包括沉淀池,沉淀池的上部设置有污泥进口和出水口,污泥进口与出水口之间设有用于避免水流短路的斜板,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且口径逐渐缩小的泥斗,泥斗的上方设置有刮泥机;用于将沉淀单元的污泥引入污泥储池的污泥回流单元,污泥回流单元包括污泥泵,污泥泵的进口与泥斗的出口连接,污泥泵的出口与污泥储池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浓缩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浓缩装置。
技术介绍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量通常占污水体积的0.3%~0.5%,或污水质量的1%~2%,如果进行深度处理,污泥量会增加0.5~1倍,并且随着污水处理效率的提高,也会导致污泥数量增加。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干污泥大约30万吨,且还以每年大约10%的速度增长。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污泥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因此,在污泥脱水、干化之前需要对污泥进行浓缩来初步降低污泥的含水量。图1为现有技术中污泥处理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污泥泵进入浓缩池,在浓缩池中污泥的固体颗粒沉降,污泥得到浓缩,上清液回流至进水处重新处理,浓缩污泥进入絮凝反应区,加入阳离子PAM后经脱水机脱水,泥饼外运处理,滤液回流至进水处重新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预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与存放污泥的污泥储池接通,所述预处理单元内设置有格栅;/n用于污泥絮凝的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包括一级絮凝池和二级絮凝池,所述一级絮凝池与所述预处理单元接通,所述二级絮凝池位于所述一级絮凝池的后端且与所述一级絮凝池接通;/n沉淀单元,所述沉淀单元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上部设置有污泥进口和出水口,所述污泥进口与出水口之间设有用于避免水流短路的斜板,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且口径逐渐缩小的泥斗,所述泥斗的上方设置有刮泥机;/n用于将所述沉淀单元的污泥引入所述污泥储池的污泥回流单元,所述污泥回流单元包括污泥泵,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预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与存放污泥的污泥储池接通,所述预处理单元内设置有格栅;
用于污泥絮凝的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包括一级絮凝池和二级絮凝池,所述一级絮凝池与所述预处理单元接通,所述二级絮凝池位于所述一级絮凝池的后端且与所述一级絮凝池接通;
沉淀单元,所述沉淀单元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上部设置有污泥进口和出水口,所述污泥进口与出水口之间设有用于避免水流短路的斜板,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且口径逐渐缩小的泥斗,所述泥斗的上方设置有刮泥机;
用于将所述沉淀单元的污泥引入所述污泥储池的污泥回流单元,所述污泥回流单元包括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进口与所述泥斗的出口连接,所述污泥泵的出口与所述污泥储池连通;
污泥脱水单元,所述污泥脱水单元包括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脱水机与所述泥斗的出口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装置为模块化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机上设置有栅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英豪郑心愿
申请(专利权)人:温华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