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触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17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动触板装置,浮动触板装置包括:绝缘支撑板、充电极板以及4个自适应调节单元;自适应调节单元包括导杆、锥套、弹簧、垫片和螺母;所述导杆的顶端部具有与所述螺母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导杆的主体部分为光滑表面;所述绝缘支撑板在对应角位置开设绝缘支撑板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浮动触板装置,具有角度自动调节功能和缓冲功能,充电极板进行角度自适应调节,当受电极板倾斜时,充电极板和受电极板仍然能够实现完全的面接触,从而保证受电极板和充电极板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程度,实现电流充电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动触板装置
本技术属于充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浮动触板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实现新能源汽车安全可靠的充电,是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现有技术中,电动公交车等大型车辆主要采用直流充电的充电方式,满足电动公交车的快速充电需求。其充电过程和原理为:在固定充电站安装充电弓;充电弓包括安装座,设于安装座上的驱动单元,与驱动单元连接的伸缩单元,以及与伸缩单元固定连接的充电极板;在电动公交车的车顶固定安装受电极板;因此,当电动公交车的受电极板运动到充电弓的充电极板的正下方时,通过驱动单元的驱动,使伸缩单元伸长,从而使充电极板下降,并使充电极板与受电极板接触,进而通过充电极板向受电极板充电。上述充电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为保证通过充电弓安全可靠的向受电极板充电,主要是要保证充电极板与受电极板完全平行并实现面接触。然而,实际应用中,由于电动公交车停放区域受充电站位置限制,停靠地面难以实现绝对水平,因此,当电动公交车停放区域的地面不平时,会导致受电极板发生一定的倾斜,从而使受电极板和充电极板不是完全平行的状态,进而导致受电极板和充电极板的接触面积大小不稳定,影响电流充电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浮动触板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浮动触板装置,包括:绝缘支撑板(100)、充电极板(200)以及4个自适应调节单元(300);所述绝缘支撑板(100)与充电弓的伸缩单元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支撑板(100)水平设置;所述充电极板(200)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下方,并且,所述充电极板(200)的左前角与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左前角之间、所述充电极板(200)的左后角与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左后角之间、所述充电极板(200)的右前角与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右前角之间、所述充电极板(200)的右后角与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右后角之间各通过一个所述自适应调节单元(300)柔性连接;其中,所述自适应调节单元(300)包括导杆(301)、锥套(302)、弹簧(303)、垫片(304)和螺母(305);所述导杆(301)的顶端部具有与所述螺母(305)相匹配的外螺纹(301A);所述导杆(301)的主体部分为光滑表面(301B);所述绝缘支撑板(100)在对应角位置开设绝缘支撑板光孔(101);所述导杆(301)的底端与所述充电极板(200)的对应角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导杆(301)的顶端的外螺纹(301A)穿过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而延伸到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上方;所述导杆(301)的顶端的外螺纹(301A)套设所述垫片(304)后,所述螺母(305)旋于所述导杆(301)的顶端的外螺纹(301A)的外面;所述导杆(301)的光滑表面(301B)通过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并且,所述导杆(301)的光滑表面(301B)的外径小于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的孔径,使所述导杆(301)的光滑表面(301B)与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之间具有活动间隙;所述锥套(302)沿轴心开设锥套光孔(3021),所述锥套光孔(3021)与所述导杆(301)的光滑表面(301B)相匹配,所述锥套(302)的所述锥套光孔(3021)套于所述导杆(301)的光滑表面(301B)的外部,所述锥套(302)可沿所述导杆(301)的光滑表面(301B)上下滑动;并且,所述锥套(302)的小径端面(302A)朝上、大径端面(302B)朝下设置;所述弹簧(303)套于所述导杆(301)的外面,并且,所述弹簧(303)的顶端与所述锥套(302)的大径端面(302B)相抵,所述弹簧(303)的底端与所述充电极板(200)的顶面相抵;所述锥套(302)在所述弹簧(303)的作用下,使所述锥套(302)的小径端面(302A)压入到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的内部,而所述锥套(302)的大径端面(302B)位于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的下方;所述锥套(302)的锥面主体,位于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绝缘支撑板(100)开设用于与充电弓的伸缩单元连接装配的装配孔(102)。优选的,所述充电极板(200)的中心位置开设用于与充电弓的充电线缆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孔(201)。优选的,所述充电极板(200)为导电铜排或导电铝排。本技术提供的浮动触板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浮动触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有角度自动调节功能和缓冲功能,充电极板进行角度自适应调节,当受电极板倾斜时,充电极板和受电极板仍然能够实现完全的面接触,从而保证受电极板和充电极板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程度,实现电流充电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浮动触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浮动触板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浮动触板装置的自适应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导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锥套在一个角度下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锥套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浮动触板装置的使用场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浮动触板装置,为一种适用于充电弓充电极板200与车辆受电极板接触时的浮动及角度自适应调节的机械装置,可解决充电弓的充电电极与车顶受电电极搭接面积大小不稳定问题,本技术具有角度自动调节功能和缓冲功能,即:当充电极板200可进行角度自适应调节,当受电极板倾斜时,充电极板200和受电极板仍然能够实现完全的面接触,从而保证受电极板和充电极板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程度,实现电流充电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浮动触板装置,包括整体材质选型、角度调节结构和弹簧浮动结构;本结构可实现成一定夹角的充电极板和受电极板的正对面接触,并且,可实现充电极板和受电极板接触时的缓冲作用。本技术很好的解决了大型充电弓工作时,弓的充电极板接触面与车辆的受电极板接触面不平行的问题,以及接触时的弹性缓冲问题,从而保证充电弓快速稳定的向车辆充电功能。本技术提供一种浮动触板装置,参考图1和图2,包括:绝缘支撑板100、充电极板200以及4个自适应调节单元300;绝缘支撑板100与充电弓的伸缩单元的底部固定连接;具体的,绝缘支撑板100开设用于与充电弓的伸缩单元连接装配的装配孔102,实现绝缘支撑板100与充电弓的伸缩单元的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动触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支撑板(100)、充电极板(200)以及4个自适应调节单元(300);/n所述绝缘支撑板(100)与充电弓的伸缩单元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支撑板(100)水平设置;所述充电极板(200)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下方,并且,所述充电极板(200)的左前角与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左前角之间、所述充电极板(200)的左后角与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左后角之间、所述充电极板(200)的右前角与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右前角之间、所述充电极板(200)的右后角与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右后角之间各通过一个所述自适应调节单元(300)柔性连接;/n其中,所述自适应调节单元(300)包括导杆(301)、锥套(302)、弹簧(303)、垫片(304)和螺母(305);所述导杆(301)的顶端部具有与所述螺母(305)相匹配的外螺纹(301A);所述导杆(301)的主体部分为光滑表面(301B);所述绝缘支撑板(100)在对应角位置开设绝缘支撑板光孔(101);/n所述导杆(301)的底端与所述充电极板(200)的对应角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导杆(301)的顶端的外螺纹(301A)穿过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而延伸到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上方;所述导杆(301)的顶端的外螺纹(301A)套设所述垫片(304)后,所述螺母(305)旋于所述导杆(301)的顶端的外螺纹(301A)的外面;/n所述导杆(301)的光滑表面(301B)通过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并且,所述导杆(301)的光滑表面(301B)的外径小于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的孔径,使所述导杆(301)的光滑表面(301B)与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之间具有活动间隙;所述锥套(302)沿轴心开设锥套光孔(3021),所述锥套光孔(3021)与所述导杆(301)的光滑表面(301B)相匹配,所述锥套(302)的所述锥套光孔(3021)套于所述导杆(301)的光滑表面(301B)的外部,所述锥套(302)可沿所述导杆(301)的光滑表面(301B)上下滑动;并且,所述锥套(302)的小径端面(302A)朝上、大径端面(302B)朝下设置;所述弹簧(303)套于所述导杆(301)的外面,并且,所述弹簧(303)的顶端与所述锥套(302)的大径端面(302B)相抵,所述弹簧(303)的底端与所述充电极板(200)的顶面相抵;所述锥套(302)在所述弹簧(303)的作用下,使所述锥套(302)的小径端面(302A)压入到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的内部,而所述锥套(302)的大径端面(302B)位于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的下方;所述锥套(302)的锥面主体,位于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触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支撑板(100)、充电极板(200)以及4个自适应调节单元(300);
所述绝缘支撑板(100)与充电弓的伸缩单元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支撑板(100)水平设置;所述充电极板(200)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下方,并且,所述充电极板(200)的左前角与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左前角之间、所述充电极板(200)的左后角与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左后角之间、所述充电极板(200)的右前角与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右前角之间、所述充电极板(200)的右后角与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右后角之间各通过一个所述自适应调节单元(300)柔性连接;
其中,所述自适应调节单元(300)包括导杆(301)、锥套(302)、弹簧(303)、垫片(304)和螺母(305);所述导杆(301)的顶端部具有与所述螺母(305)相匹配的外螺纹(301A);所述导杆(301)的主体部分为光滑表面(301B);所述绝缘支撑板(100)在对应角位置开设绝缘支撑板光孔(101);
所述导杆(301)的底端与所述充电极板(200)的对应角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导杆(301)的顶端的外螺纹(301A)穿过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而延伸到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上方;所述导杆(301)的顶端的外螺纹(301A)套设所述垫片(304)后,所述螺母(305)旋于所述导杆(301)的顶端的外螺纹(301A)的外面;
所述导杆(301)的光滑表面(301B)通过所述绝缘支撑板(100)的所述绝缘支撑板光孔(101),并且,所述导杆(301)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实丹韩永军张文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维通利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