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群艳专利>正文

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34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其结构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通孔I、防护垫I和充电机本体,所述通孔I位于所述底座板内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防护垫粘接在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嵌合在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防护垫II和通孔II,所述防护垫II通过粘接与所述限位板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通孔II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板的左侧和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快了充电机安装固定时的速度,避免了使用固定工具对其进行固定,提高了充电机在拆装时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安装结构
,具体为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新能源汽车成为当下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其中以插电式强混汽车发展最快,然而充电机的布置以及其安装结构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根据专利201721662097.8可知,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该充电机安装结构布置在行李箱侧地毯总成与左侧围间的地板上,包括:安装于行李箱侧地毯总成上的充电机托盘和安装于所述充电机托盘内且与充电机托盘固定连接的充电机支架。目前,现有的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1、现有的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不能限制充电机安装固定时的位置,对充电机在使用时的防护效果比较差,提高了充电机损坏的机率,2、现有的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在对充电机安装固定时的速度比较慢,需要使用固定工具对其进行固定,降低了充电机在拆装时的便捷性。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通孔I、防护垫I和充电机本体,所述通孔I位于所述底座板内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防护垫粘接在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嵌合在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防护垫II和通孔II,所述防护垫II通过粘接与所述限位板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通孔II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板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通孔I和通孔II的内部设置有空心固定柱,所述空心固定柱上设置有固定销、调节板、卡板和调节杆,所述固定销通过铆钉与所述空心固定柱上方的中间处相连接,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空心固定柱的上端,并且通过铆钉与所述调节杆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卡板活动连接在所述空心固定柱的下端,并且通过铆钉与所述调节杆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调节杆嵌合在所述空心固定柱的内部,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在所述固定销的外表面,所述调节杆的中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护垫I和防护垫II均采用海绵的材质制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板和底座板均采用铝合金的材质制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心固定柱采用铝合金的材质制作,并且穿过所述通孔I和通孔II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复位弹簧通过铆钉与所述调节杆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卡板位于所述底座板的底部,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限位板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凹槽、防护垫I和防护垫II的结合,能有效的限制充电机安装固定时的位置,增强了充电机在使用时的防护效果,降低了充电机损坏的机率。2、本技术通过通孔I、通孔II、空心固定柱、固定销、调节板、卡板、调节杆和复位弹簧的结合,在充电机安装的时候,首先将充电机放置在凹槽的内部,然后再将限位板盖在充电机的上方,接着将调节板向空心固定柱上端的中心处尽心搬动,这时调节杆会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同时卡板会向空心固定柱下端的中心处移动,再将空心固定柱分别穿过通孔I和通孔II的内部,然后再将挤压调节板的手松开,这时复位弹簧会对调节杆产生反弹力,以至于将卡板恢复到原位,从而达到让卡板卡在底座板的底部,有效的加快了充电机安装固定时的速度,避免了使用固定工具对其进行固定,提高了充电机在拆装时的便捷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的底座板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的空心固定柱剖视图。图中:底座板1、凹槽2、通孔I3、防护垫I4、充电机本体5、限位板6、防护垫II7、通孔II8、空心固定柱9、固定销10、调节板11、卡板12、调节杆13、复位弹簧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是参考,可以通过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板1,所述底座板1上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通孔I3、防护垫I4和充电机本体5,所述通孔I3位于所述底座板1内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防护垫粘接在所述凹槽2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5嵌合在所述凹槽2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5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上设置有防护垫II7和通孔II8,所述防护垫II7通过粘接与所述限位板6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通孔II8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板6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通孔I3和通孔II8的内部设置有空心固定柱9,所述空心固定柱9上设置有固定销10、调节板11、卡板12和调节杆13,所述固定销10通过铆钉与所述空心固定柱9上方的中间处相连接,所述调节板11位于所述空心固定柱9的上端,并且通过铆钉与所述调节杆13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卡板12活动连接在所述空心固定柱9的下端,并且通过铆钉与所述调节杆13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调节杆13嵌合在所述空心固定柱9的内部,所述调节杆13的上端在所述固定销10的外表面,所述调节杆13的中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14,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凹槽2、防护垫I4和防护垫II7的结合,能有效的限制充电机安装固定时的位置,增强了充电机在使用时的防护效果,降低了充电机损坏的机率,通过通孔I3、通孔II8、空心固定柱9、固定销10、调节板11、卡板12、调节杆13和复位弹簧14的结合,在充电机安装的时候,首先将充电机放置在凹槽2的内部,然后再将限位板6盖在充电机的上方,接着将调节板11向空心固定柱9上端的中心处尽心搬动,这时调节杆13会对复位弹簧14进行压缩,同时卡板12会向空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上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通孔I(3)、防护垫I(4)和充电机本体(5),所述通孔I(3)位于所述底座板(1)内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防护垫粘接在所述凹槽(2)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5)嵌合在所述凹槽(2)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5)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上设置有防护垫II(7)和通孔II(8),所述防护垫II(7)通过粘接与所述限位板(6)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通孔II(8)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板(6)的左侧和右侧;/n所述通孔I(3)和通孔II(8)的内部设置有空心固定柱(9),所述空心固定柱(9)上设置有固定销(10)、调节板(11)、卡板(12)和调节杆(13),所述固定销(10)通过铆钉与所述空心固定柱(9)上方的中间处相连接,所述调节板(11)位于所述空心固定柱(9)的上端,并且通过铆钉与所述调节杆(13)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卡板(12)活动连接在所述空心固定柱(9)的下端,并且通过铆钉与所述调节杆(13)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调节杆(13)嵌合在所述空心固定柱(9)的内部,所述调节杆(13)的上端在所述固定销(10)的外表面,所述调节杆(13)的中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上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通孔I(3)、防护垫I(4)和充电机本体(5),所述通孔I(3)位于所述底座板(1)内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防护垫粘接在所述凹槽(2)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5)嵌合在所述凹槽(2)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5)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上设置有防护垫II(7)和通孔II(8),所述防护垫II(7)通过粘接与所述限位板(6)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通孔II(8)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板(6)的左侧和右侧;
所述通孔I(3)和通孔II(8)的内部设置有空心固定柱(9),所述空心固定柱(9)上设置有固定销(10)、调节板(11)、卡板(12)和调节杆(13),所述固定销(10)通过铆钉与所述空心固定柱(9)上方的中间处相连接,所述调节板(11)位于所述空心固定柱(9)的上端,并且通过铆钉与所述调节杆(13)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卡板(12)活动连接在所述空心固定柱(9)的下端,并且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芳郭群艳
申请(专利权)人:郭群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