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群艳专利>正文

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346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其结构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通孔I、防护垫I和充电机本体,所述通孔I位于所述底座板内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防护垫粘接在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嵌合在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防护垫II和通孔II,所述防护垫II通过粘接与所述限位板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通孔II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板的左侧和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快了充电机安装固定时的速度,避免了使用固定工具对其进行固定,提高了充电机在拆装时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安装结构
,具体为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新能源汽车成为当下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其中以插电式强混汽车发展最快,然而充电机的布置以及其安装结构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根据专利201721662097.8可知,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该充电机安装结构布置在行李箱侧地毯总成与左侧围间的地板上,包括:安装于行李箱侧地毯总成上的充电机托盘和安装于所述充电机托盘内且与充电机托盘固定连接的充电机支架。目前,现有的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1、现有的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不能限制充电机安装固定时的位置,对充电机在使用时的防护效果比较差,提高了充电机损坏的机率,2、现有的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在对充电机安装固定时的速度比较慢,需要使用固定工具对其进行固定,降低了充电机在拆装时的便捷性。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上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通孔I(3)、防护垫I(4)和充电机本体(5),所述通孔I(3)位于所述底座板(1)内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防护垫粘接在所述凹槽(2)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5)嵌合在所述凹槽(2)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5)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上设置有防护垫II(7)和通孔II(8),所述防护垫II(7)通过粘接与所述限位板(6)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通孔II(8)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板(6)的左侧和右侧;/n所述通孔I(3)和通孔II(8)的内部设置有空心固定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电式强混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上设置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通孔I(3)、防护垫I(4)和充电机本体(5),所述通孔I(3)位于所述底座板(1)内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防护垫粘接在所述凹槽(2)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5)嵌合在所述凹槽(2)的内部,所述充电机本体(5)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上设置有防护垫II(7)和通孔II(8),所述防护垫II(7)通过粘接与所述限位板(6)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通孔II(8)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板(6)的左侧和右侧;
所述通孔I(3)和通孔II(8)的内部设置有空心固定柱(9),所述空心固定柱(9)上设置有固定销(10)、调节板(11)、卡板(12)和调节杆(13),所述固定销(10)通过铆钉与所述空心固定柱(9)上方的中间处相连接,所述调节板(11)位于所述空心固定柱(9)的上端,并且通过铆钉与所述调节杆(13)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卡板(12)活动连接在所述空心固定柱(9)的下端,并且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芳郭群艳
申请(专利权)人:郭群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