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导电关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346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导电关节装置,旋转导电关节装置包括:第一旋转导电单元、第二旋转导电单元、绝缘护套和联结限位单元;所述第一旋转导电单元包括第一绝缘防护罩、绝缘轴、第一导电连接排和导电芯轴;第二旋转导电单元包括第二绝缘防护罩、第二导电连接排、导电环套和导电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旋转导电关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有旋转同时导电的功能,既能保证结构的牢固性和导电性,又能保证工作时绝缘性、安全性。可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在自由升降或运动过程中大电流运动传输领域,不但解决了导电的安全性和导电装置的外观美观性,还解决了线缆导电的载流局限性及弯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导电关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导电关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公交车等大型车辆主要采用充电弓进行快速充电,与传统的充电桩相比,充电弓的充电时间可以由原有的3个小时缩短到15分钟,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使电动公交车在始末站上下客的时间就可以实现5分钟迅速补充电量。因此,采用充电弓的充电方式,便于调度城市公交线路,减少充电时间,减少公交车辆投入,其应用方式越来越广泛。充电弓充电突破了目前国标规定的单枪最大输出电流250A的限制,可以将最大充电电流提升至1000A甚至更高,减少充电时间。现有技术中,充电弓充电的原理为:在固定充电站安装充电弓;充电弓包括安装座,设于安装座上的驱动单元,与驱动单元连接的伸缩单元,以及与伸缩单元固定连接的充电极板;并且,充电极板通过线缆与充电弓内的供电接口连接。在电动公交车的车顶固定安装受电极板;因此,当电动公交车的受电极板运动到充电弓的充电极板的正下方时,通过驱动单元的驱动,使伸缩单元伸长,从而使充电极板下降,并同时使充电极板的线缆伸长,从而使充电极板与受电极板接触,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导电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转导电单元(100)、第二旋转导电单元(200)、绝缘护套(300)和联结限位单元(400);/n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导电单元(100)包括第一绝缘防护罩(101)、绝缘轴(102)、第一导电连接排(103)和导电芯轴(104);所述第一绝缘防护罩(101)的内侧中心一体成形所述绝缘轴(102);所述第一导电连接排(103)的中心穿过所述绝缘轴(102),并与所述第一绝缘防护罩(10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导电芯轴(104)包括导电盘(1041)以及与所述导电盘(1041)的中心一体成形的导电轴(1042);所述导电芯轴(104)的所述导电轴(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导电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转导电单元(100)、第二旋转导电单元(200)、绝缘护套(300)和联结限位单元(400);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导电单元(100)包括第一绝缘防护罩(101)、绝缘轴(102)、第一导电连接排(103)和导电芯轴(104);所述第一绝缘防护罩(101)的内侧中心一体成形所述绝缘轴(102);所述第一导电连接排(103)的中心穿过所述绝缘轴(102),并与所述第一绝缘防护罩(10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导电芯轴(104)包括导电盘(1041)以及与所述导电盘(1041)的中心一体成形的导电轴(1042);所述导电芯轴(104)的所述导电轴(1042)同轴套于所述绝缘轴(102)的外部,并使所述导电芯轴(104)的所述导电盘(1041)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排(103)的内侧端面固定连接;由此使所述第一导电连接排(103)和所述导电芯轴(104)形成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导电单元(200)与所述第一旋转导电单元(100)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旋转导电单元(200)包括第二绝缘防护罩(201)、第二导电连接排(202)、导电环套(203)和导电簧(204);所述第二绝缘防护罩(201)的内侧固定安装所述第二导电连接排(202);所述导电环套(203)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导电连接排(202)的端面固定连接,由此使所述第二导电连接排(202)和所述导电环套(203)形成电性连接;在所述导电环套(203)的内腔设置若干个所述导电簧(204);
所述第二旋转导电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实丹韩永军刘玉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维通利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