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孔板高效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938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大孔板高效换热器,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筒形机壳、穿置在机壳内的换热管、横向固定在机壳内的折流板,其特征在于在折流板上开设通孔,所述换热管环形间隙式穿置在通孔内。换热器的折流板管孔为大管孔,这样大孔板不是支撑板,而是导流板,可使管外流体主要从大管孔与换热管之间的环隙流过,使管壳式换热器更加趋向于逆流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减少换热面积,换热器面积可比常规换热器减少约40%,因而节省换热器材料,同时减少换热器阻力,达到节能的目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流体换热大多使用管壳式换热器,热流体走管内(或管外),冷流体走管外(或管内),通过管壁进行换热。为了提高传热效率,传统的换热器在管外设置折流板,使管外的流体改变方向,提高流速,增加传热系数。折流板有圆缺形、环蝶形等,都是基于使管外的流体趋向于横过换热管流动,所以折流板上的管孔都尽可能开得小一些。但这种设计,会使流体横过换热管流动时,背风面有流体死角,因而换热效果不好。另外,管外的折流板只起使流体折流、改变方向的作用,而不是靠折流板支撑换热管,若要支撑换热管,管孔与换热管间就不能有环形间隙,否则会发生抖动碰撞磨损。实际上所有折流板均有此环形间隙,却无抖动碰撞磨损现象。这是因为换热管并不是特别长,且换热管两端焊牢在花板上拉紧,管内外流体速度不高,不足以使换热管抖动,即使有小的抖动,也不会发生碰撞磨损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换热效果好的、工作稳定性强的一种大孔板高效换热器。本技术包括筒形机壳、穿置在机壳内的换热管、横向固定在机壳内的折流板,其特征在于在折流板上开设孔径较大的通孔,所述换热管环形间隙式穿置在通孔内。本技术将折流板上的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孔板高效换热器,包括筒形机壳、穿置在机壳内的换热管、横向固定在机壳内的折流板,其特征在于在折流板上开设通孔,所述换热管环形间隙式穿置在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炳福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中兴硫酸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