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结构体、干膜、其固化物和电子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64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层叠结构体、干膜、其固化物和电子部件。[课题]提供:满足耐热性、机械特性等、且兼顾了优异的分辨率和电路遮盖性的层叠结构体、干膜、和具有其固化物作为永久覆膜、例如覆盖层或阻焊层的电子部件。[解决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层叠结构体的特征在于,具有:树脂层(A)、和隔着树脂层(A)层叠在基材上的树脂层(B),树脂层(B)由单层膜厚5μm的固化膜的L*a*b*色度体系中的L值为20~40、a值为+10~‑10、b值为+10~‑10的感光性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树脂层(A)由单层膜厚25μm的固化膜的L*a*b*色度体系中的L值为35以下、a值为+10~‑10、b值为+10~‑10的碱显影型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

A laminated structure, a dry film, a cured product thereof and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结构体、干膜、其固化物和电子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柔性印刷布线板等电子部件的永久覆膜有用的层叠结构体、干膜、其固化物和电子部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由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的普及带来的电子设备的小型薄型化,逐渐开始需要电路基板等电子部件的小空间化。因此,能够弯曲收纳的柔性印刷布线板的用途扩大,对于柔性印刷布线板,也需要高达迄今为止以上的可靠性。对此,以往柔性印刷布线板的弯曲部(挠曲部)中使用有以挠曲性、耐冲击性等机械特性优异的聚酰亚胺为基体的覆盖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对于这种以耐热性和挠曲性等机械特性优异的聚酰亚胺为基体的覆盖层,由于需要利用模具冲裁的加工,因此,不适于微细布线。因此,对于需要微细布线的芯片安装部中,需要部分地组合使用能利用光刻法进行加工的碱显影型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阻焊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6369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1102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此,以往的柔性印刷布线板的制造工序中,不得不采用对覆盖层进行模具冲裁加工而与柔性印刷布线板贴合的工序和通过光刻法形成阻焊层的工序的混载工艺,存在成本性和作业性差的问题。针对于此,迄今为止,也使感光性树脂组合物(阻焊剂)作为覆盖层发挥功能,研究了用于柔性印刷布线板的整面。然而,针对电路基板的小空间化的要求,能充分满足性能的材料尚未达到实用化。而且,另一方面,对于柔性印刷布线板等中使用的永久覆膜要求适于部件安装的微细的图案形成(所谓分辨率)、电绝缘性、耐热性、机械特性,且出于设计性等问题,要求电路的视觉上的遮盖性高。然而,一直以来黑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黑色着色剂在紫外区域至红外区域这样广泛的波长区域内体现吸收能力,因此,要求优异的电路遮盖性时,存在如下问题: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所谓曝光)时的光透射性降低,光无法到达深处而分辨率恶化。为了解决该电路遮盖性与分辨率处于此消彼长关系的问题,以往,提出了多种组合除黑色以外的着色剂的手法。然而,该手法中,可以确保紫外区域的光的透射性,部分地达成遮盖性与分辨率的兼顾,但在电路遮盖性上存在限度,另外,仅可以使用受限的着色剂的组合。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满足阻焊层和覆盖层双方的要求性能(优异的耐热性、机械特性等)、且兼顾了优异的分辨率和优异的电路遮盖性的材料。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适于柔性印刷布线板等中使用的永久覆膜、特别是弯曲部(挠曲部)和部件安装部(非挠曲部)的同时覆膜形成工艺的层叠结构体、干膜、其固化物、和具有该固化物作为例如覆盖层或阻焊层等永久覆膜的柔性印刷布线板等电子部件。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下层(基材面侧)和上层(外层侧)的L*a*b*色度体系中的L值、a值、b值分别为特定的值、进一步优选使各层的干燥涂膜的吸光度的值为特定的范围,从而可以得到维持优异的分辨率、且电路遮盖性也优异的、兼顾了分辨率与电路遮盖性的层叠结构体,至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结构体的特征在于,具有:树脂层(A)、和隔着该树脂层(A)层叠于基材上的树脂层(B),前述树脂层(B)由单层膜厚5μm的固化膜的L*a*b*色度体系中的L值为20~40、a值为+10~-10、b值为+10~-10的感光性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前述树脂层(A)由单层膜厚25μm的固化膜的L*a*b*色度体系中的L值为35以下、a值为+10~-10、b值为+10~-10的碱显影型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此处,L*a*b*色度体系中的L值、a值、b值依据JISZ8781(CIEL*a*b*颜色空间)。另外,其特征在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结构体的前述树脂层(B)由单层膜厚5μm的干燥膜的450~700nm处的吸光度的最小值为0.2~1.0的感光性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前述树脂层(A)由单层膜厚25μm的干燥膜的450~700nm处的吸光度的最小值为0.25以上的碱显影型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由这样的树脂层(A)和树脂层(B)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结构体的特征在于,其是前述树脂层(B)的膜厚为3μm~15μm、前述树脂层(A)的膜厚为5μm~85μm的、膜厚为8μm~100μm的层叠结构体,该层叠结构体的固化膜的L*a*b*色度体系中的L值为15~30、a值为+5~-5、b值为+5~-5,该层叠结构体的干燥膜的450~700nm处的吸光度的最小值为0.4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结构体中,构成前述树脂层(B)的感光性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包含呈黑色的着色剂、碱溶解性树脂、热反应性化合物和光聚合引发剂,构成前述树脂层(A)的碱显影型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包含呈黑色的着色剂、碱溶解性树脂和热反应性化合物,优选实质上不含光聚合引发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干膜的特征在于,上述层叠结构体的至少单面由薄膜支撑或保护。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固化物包含上述层叠结构体。进一步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柔性印刷布线板等电子部件的特征在于,具有:包含上述固化物的永久覆膜。此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部件,例如可以举出具有如下形成的永久覆膜的电子部件:在柔性印刷布线板上形成上述层叠结构体的层,通过曝光使曝光部反应,通过显影使未曝光部溶解,形成图案而成。另外,也可以为具有如下形成的永久覆膜的电子部件:在不使用上述层叠结构体的情况下,在柔性印刷布线板上依次形成树脂层(A)和树脂层(B),通过之后的显影形成图案而成。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图案”是指,通过显影形成的图案状的覆膜。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满足阻焊层和覆盖层双方的要求性能(优异的耐热性、机械特性等)、且兼顾了优异的分辨率和优异的电路遮盖性的材料。此外,可以实现:适于柔性印刷布线板等电子部件中使用的永久覆膜、特别是弯曲部(挠曲部)与部件安装部(非挠曲部)的同时覆膜形成工艺的层叠结构体、干膜、其固化物、和具有该固化物作为例如覆盖层或阻焊层等永久覆膜的柔性印刷布线板等电子部件。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性示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部件的一例的柔性印刷布线板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附图标记说明1柔性印刷布线基材2导体电路3树脂层(A)4树脂层(B)5掩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述。(层叠结构体)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结构体具有:树脂层(A)、和隔着树脂层(A)层叠于柔性印刷布线板等基材上的树脂层(B)。此处,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结构体中,树脂层(A)和树脂层(B)分别实质上作为粘接层和保护层发挥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层叠结构体的最大特征在于,由树脂层(B)和树脂层(A)构成,所述树脂层(B)由感光性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且该组合物的单层膜厚5μm的固化膜的L*a*b*色度体系中的L值为20~40、a值为+1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叠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树脂层(A)、和隔着该树脂层(A)层叠于基材上的树脂层(B),/n所述树脂层(B)由单层膜厚5μm的固化膜的L*a*b*色度体系中的L值为20~40、a值为+10~-10、b值为+10~-10的感光性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n所述树脂层(A)由单层膜厚25μm的固化膜的L*a*b*色度体系中的L值为35以下、a值为+10~-10、b值为+10~-10的碱显影型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11 JP 2019-0034161.一种层叠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树脂层(A)、和隔着该树脂层(A)层叠于基材上的树脂层(B),
所述树脂层(B)由单层膜厚5μm的固化膜的L*a*b*色度体系中的L值为20~40、a值为+10~-10、b值为+10~-10的感光性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
所述树脂层(A)由单层膜厚25μm的固化膜的L*a*b*色度体系中的L值为35以下、a值为+10~-10、b值为+10~-10的碱显影型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B)由单层膜厚5μm的干燥膜的450~700nm处的吸光度的最小值为0.2~1.0的感光性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
所述树脂层(A)由单层膜厚25μm的干燥膜的4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部英和小池直之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