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604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其包括:管路控制装置;动力电池冷却系统,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包括中间换热器以及电池集热装置,所述中间换热器以及所述电池集热装置通过所述管路控制装置连通;电机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以及电机集热装置,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电机集热装置连通,所述散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管路控制装置连通;所述管路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电机冷却系统能对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冷却时,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与所述电机冷却系统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的成本、降低空调使用的频率,节约整车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到生产生活中。为了节约化石能源,越来越多的纯电动汽车开始被研发出来并投入使用。但纯电动汽车需要实时对动力电池和电机进行降温。现有的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一般使用空调将中间换热器上的热量排出为动力电池散热,但是空调功率较大,开启空调后对续航里程影响较大,且环境温度低时,空调无法启动工作。其他现有方案是为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配置专用散热器,需要单独配置电池散热器,成本较高。因此,亟需一种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降低了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的成本、降低了空调使用的频率,节约整车能耗。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包括:管路控制装置;动力电池冷却系统,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包括中间换热器以及电池集热装置,所述中间换热器以及所述电池集热装置通过所述管路控制装置连通;电机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以及电机集热装置,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电机集热装置连通,所述散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管路控制装置连通;所述管路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电机冷却系统能对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冷却时,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与所述电机冷却系统连通。可选地,所述管路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中间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电池集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散热器连通,所述管路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导通时,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独立工作,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导通时,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与所述电机冷却系统连通。可选地,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分别与所述中间换热器以及所述电池集热装置连通。可选地,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以及所述电池集热装置连通。可选地,所述电机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分别与所述散热器以及所述电机集热装置连通。可选地,还包括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分别与所述散热器以及所述中间换热器连通。可选地,所述供水装置为膨胀水箱。可选地,所述中间换热器与交流供电装置连接。可选地,所述管路控制装置为三通阀。可选地,所述电机冷却系统还包括电驱动系统,所述电驱动系统分别与所述散热器以及所述电机集热装置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电机冷却系统对电机进行冷却,当电机冷却系统能对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冷却时,动力电池冷却系统与电机冷却系统连通,从而动力电池冷却系统中的热量通过电机冷却系统上的散热器进行散热,从而降低了空调使用的频率,节约整车能耗,无需单独配置电池散热器,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的示意图。图中:1-电机冷却系统;11-散热器;12-电机集热装置;13-电驱动系统;14-第二水泵;2-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1-电池集热装置;22-中间换热器;23-第一水泵;24-加热器;25-交流供电装置;3-供水装置;4-管路控制装置;41-第一接口;42-第二接口;43-第三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降低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的成本、降低了空调使用的频率,节约整车能耗,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包括:管路控制装置4、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和电机冷却系统1;其中,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包括中间换热器22以及电池集热装置21,中间换热器22以及电池集热装置21通过管路控制装置4连通;电机冷却系统1包括散热器11以及电机集热装置12,散热器11与电机集热装置12连通,散热器11的一端与管路控制装置4连通;管路控制装置4被配置为当电机冷却系统1能对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冷却时,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与电机冷却系统1连通。通过当电机冷却系统1能对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冷却时,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与电机冷却系统1连通,从而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中的热量通过电机冷却系统1上的散热器11进行散热,从而降低了空调使用的频率,节约整车能耗,无需单独配置电池散热器11,降低了成本。进一步地,管路控制装置4包括第一接口41、第二接口42和第三接口43,第一接口41与中间换热器22连通,第二接口42与电池集热装置21连通,第三接口43与散热器11连通,管路控制装置4被配置为:当第一接口41与第二接口42导通时,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独立工作;第一接口41与第三接口43导通时,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与电机冷却系统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管路控制装置4为三通阀,通过控制三通阀的不同接口的通断,实现对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以及电机冷却系统1之间的连通或断开。进一步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还包括第一水泵23,第一水泵23分别与中间换热器22以及电池集热装置21连通;电机冷却系统1还包括第二水泵14,第二水泵14分别与散热器11以及电机集热装置12连通。通过第一水泵23带动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中的水进行循环,使得热量通过中间换热器22或者散热器11被有效排出;第二水泵14带动电机冷却系统1中的水进行循环,通过散热器11将电极产生的热量排出,有效保护电机和动力电池的安全。进一步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还包括加热器24,加热器24分别与第一水泵23以及电池集热装置21连通。当温度较低时,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使得动力电池能够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工作。进一步地,本系统还包括供水装置3,供水装置3分别与散热器11以及中间换热器22连通。通过供水装置3保证水循环正常进行,从而保证对电机和动力电池进行有效冷却。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供水装置3为膨胀水箱,膨胀水箱能够稳定冷却系统中的压力,排出水在加热过程产生的气体。进一步地,中间换热器22与交流供电装置25连接,保证中间换热器22能够正常进行工作。进一步地,电机冷却系统1还包括电驱动系统13,电驱动系统13分别与散热器11以及电机集热装置12连通。通过水对电驱动系统13进行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路控制装置(4);/n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包括中间换热器(22)以及电池集热装置(21),所述中间换热器(22)以及所述电池集热装置(21)通过所述管路控制装置(4)连通;/n电机冷却系统(1),包括散热器(11)以及电机集热装置(12),所述散热器(11)与所述电机集热装置(12)连通,所述散热器(11)的一端与所述管路控制装置(4)连通;/n所述管路控制装置(4)被配置为当所述电机冷却系统(1)能对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冷却时,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与所述电机冷却系统(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路控制装置(4);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包括中间换热器(22)以及电池集热装置(21),所述中间换热器(22)以及所述电池集热装置(21)通过所述管路控制装置(4)连通;
电机冷却系统(1),包括散热器(11)以及电机集热装置(12),所述散热器(11)与所述电机集热装置(12)连通,所述散热器(11)的一端与所述管路控制装置(4)连通;
所述管路控制装置(4)被配置为当所述电机冷却系统(1)能对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冷却时,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与所述电机冷却系统(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控制装置(4)包括第一接口(41)、第二接口(42)和第三接口(43),所述第一接口(41)与所述中间换热器(22)连通,所述第二接口(42)与所述电池集热装置(21)连通,所述第三接口(43)与所述散热器(11)连通,所述管路控制装置(4)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接口(41)与所述第二接口(42)导通时,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独立工作,所述第一接口(41)与所述第三接口(43)导通时,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与所述电机冷却系统(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式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系统(2)还包括第一水泵(23),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文常乃文王亚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