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翅片的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03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翅片的换热器,在阶梯方向相邻的传热管之间的翅片表面的一面设有多个立起部,该立起部在气流主方向的宽度为在气流主方向相邻的立起部间距离的大致1/3,在气流主方向相邻的传热管内部的流体存在温度差的部分、在气流主方向相邻的传热管之间中央部附近的翅片表面,设有切入部等隔热装置,从而可在气流主方向相邻的各传热管内部的流体间抑制通过翅片进行的热传导,可提高多行的热交换能力,且可利用隔热装置的温度边界层前缘效果提高传热性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空调机或冷冻机领域广泛使用的带翅片的换热器。近年来,随着空调设备的小型化和薄型化,越来越需要带翅片的换热器提高热交换能力。图7A和图7B是致力于改善热交换能力的带翅片的换热器传统示例的俯视图和剖视图,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1990-217792号公报中公开。图中11是板状翅片,12是翅片垫圈,在与翅片11垂直的方向内缘翻边,并以规定间隔形成。13是传热管,插入翅片垫圈12内,扩张后与翅片12密合。箭头B表示气流的主方向。在相邻的翅片垫圈12之间,在翅片11的一面形成3行立起部组14a、14b、14c。3行立起部组由1个立起部14a、2个立起部14b、3个立起部14c组成。立起部的宽度Wf约为立起部之间的翅片平坦部分的宽度Wb的1/3。然而采用图7A和图7B所示的带翅片的换热器,虽然可以减少通风阻力,热交换能力有较大改善,但当在传热管13中流动的流体间存在温度差时,会通过具有较大面积的翅片平坦部进行热传导,从而引起热交换,使热交换能力不能充分提高。换言之,图7A和图7B所示的带翅片的换热器采用多行传热管,当在相邻的各传热管内部流动的流体间存在温度差时,在各传热管内部流动的流体之间即通过具有较大面积的翅片平坦部进行热传导,从而引起热交换。因此,即使使用多行图7A和图7B的带翅片的换热器,仍不能十分有效地提高热交换能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即使在相邻的传热管内流动的流体间存在温度差,也能抑制通过翅片进行的热传导,提高热交换能力。概括地说,本专利技术的带翅片的换热器具有翅片、与翅片垂直设立的翅片垫圈、插入翅片垫圈的传热管、设于相邻传热管之间的翅片表面的一面且其宽度设定为在相邻的立起部之间具有较大面积的翅片平坦部宽度的1/3的多个立起部、以及在相邻的传热管内部流动的流体间存在温度差的部分且在相邻的传热管的中央部附近的翅片表面设置的切入部或切除部或立起部等隔热装置。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带翅片的换热器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带翅片的换热器的俯视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带翅片的换热器的俯视图,图3B是沿图3A的A-A线的剖视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带翅片的换热器的俯视图,图4B是沿图4A的A-A线的剖视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的带翅片的换热器的俯视图,图5B是沿图5A的A-A线的剖视图。图6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带翅片的换热器共同构造的俯视图,图6B是沿图6A的A-A线的剖视图。图7A是传统示例,是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1990-217792号公报中公开的带翅片的换热器的俯视图,图7B是沿图7A的D-D线的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带翅片的换热器。首先用图6A和图6B说明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共同构造。图6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带翅片的换热器共同构造的俯视图,图6B是沿图6A的A-A线的剖视图。如图6A所示,11是多个翅片,以翅片节距Pf的一定间隔平行排列,气流在其间流动。气流的主方向B沿箭头方向、即与翅片前缘垂直地流动。为了便于说明,把翅片面上的与气流主方向B垂直的方向称为阶梯方向。12是多个翅片垫圈,通过在与前述翅片垂直的方向内缘翻边而形成。多个翅片垫圈12以规定节距在阶梯方向沿一条直线排成行。在气流的主方向B以规定节距排列多行翅片垫圈。13是传热管,插入翅片垫圈12中,经扩张后与翅片垫圈12密合,在阶梯方向排成传热管行。在阶梯方向相邻的2个传热管13之间,形成对着气流主方向B开口、用金属模形成的3行立起部组,该立起部组形成于翅片11表面的同一面,且可以处于与翅片垫圈12相反的一面。3行立起部组具有由1个立起部24a、1个立起部24b、2个立起部24c组成的立起部组,称为主要立起部。3行立起部组在气流主方向B的宽度Wf最好是翅片11的无立起部形成的连续平坦部在气流主方向的宽度Wb的大致1/3。立起部24a、24b、24c的靠近传热管13一侧的上升部25a、25b、25c最好设置在大致沿传热管13外周的方向和位置。立起部24c的不靠近传热管13一侧的上升部25d最好大致沿气流主方向B形成。立起部24a、24b、24c的高度h最好是翅片节距Pf的大致1/2。以下用图1的俯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带翅片的换热器。从图1到图5A、图5B,凡与图6A、图6B共同的部分均未标以编号。31是窄槽、即切入部,形成于相邻的翅片垫圈行之间,并处于在气流主方向相邻的传热管13之间的中央部附近的翅片上,其长度最好沿阶梯方向延伸。切入部31的长度最好大于传热管直径,且小于阶梯方向传热管节距的2倍。另外切入部31贯穿翅片厚度方向的正反两面,宽度极窄。以下用图2的俯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带翅片的换热器。32是宽度大于切入部的槽、即切除部,形成于相邻的翅片垫圈行之间,并处于在气流主方向相邻的传热管13之间的中央部附近的翅片上,其长度最好沿阶梯方向延伸。切除部32的长度最好大于传热管直径,且小于阶梯方向传热管节距的2倍。另外切除部32贯穿翅片厚度方向的正反两面,宽度大于切入部。以下用图3A的俯视图和图3B的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带翅片的换热器。在翅片11上,在阶梯方向相邻的2个传热管13之间设有对着气流主方向B开口的6行立起部。除了已用图6A和图6B说明的3行立起部24a、24b、24c外,还设有1个立起部33a、1个立起部33b、2个立起部33c,立起部33a、33b、33c在气流主方向相邻的2个传热管13之间设于与立起部24a、24b、24c的立起部分相反的一面,其宽度Wf与立起部24a、24b、24c相同,且位于各立起部24a、24b、24c之间的中央部,即呈正反面交错状。立起部33a、33b、33c的靠近传热管13一侧的上升部34a、34b、34c最好设置在大致沿传热管13外周的方向和位置。立起部33c的不靠近传热管13一侧的上升部34d最好大致沿气流主方向B。立起部33a、33b、33c的高度h最好是翅片节距Pf的大致1/2。图4A是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带翅片的换热器的俯视图。图4B是沿图4A的A-A线剖视图。35是2个立起部,形成于相邻的翅片垫圈行之间,设于在气流主方向相邻的传热管13之间的中央部附近的翅片11表面,位于与主要立起部24a、24b、24c的立起部分相反的一面,宽度Wf与立起部24a、24b、24c相同。立起部35的靠近传热管13一侧的上升部36c最好设置在大致沿传热管13外周的方向和位置。立起部35的不靠近传热管13一侧的上升部36d最好大致沿气流主方向B形成。立起部35的高度h最好是翅片节距Pf的大致1/2。图5A是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的带翅片的换热器的俯视图。图5B是沿图5A的A-A线剖视图。37是2个立起部,形成于相邻的翅片垫圈行之间,设于在气流主方向相邻的传热管13之间的中央部附近的翅片11表面,位于与主要立起部24a、24b、24c的立起部分相同的一面,宽度Wf与立起部24a、24b、24c相同。立起部37的靠近传热管13一侧的上升部38c最好设置在大致沿传热管13外周的方向和位置。立起部37的不靠近传热管13一侧的上升部38d最好大致沿气流主方向B形成。立起部37的高度h最好是翅片节距Pf的大致1/2。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1-5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翅片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由以一定间隔平行排列且气体在其间流动的多个翅片、垂直地插入所述翅片且在与气流主方向垂直的方向以规定节距排列成直线行且各行以规定节距在气流主方向排列的多个传热管行构成,在阶梯方向相邻的所述传热管之间的所述翅片表面的一面设有多个主要立起部,所述立起部在气流主方向的宽度为在气流主方向相邻的所述立起部之间距离的大致1/3,在气流主方向相邻的所述传热管的内部流动的流体存在温度差的部分、在气流主方向相邻的所述传热管行之间的中央部附近的所述翅片的表面设有多个隔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山昭一茂木仁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