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芦晓民专利>正文

一种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95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管芯式结构的散热器,属于机械领域,其特点是贮水室与联接散热芯芯部散热管的端板是制成一体的,且通过边框将上下或上中下贮水室联接成框架结构,散热管均通过密封胶套与贮水室相联通而且是可取下的活联接,散热管与散热管之间通过联接件联接成一体组成管芯式结构的散热芯,它不仅造价低,不易损坏发生泄漏而且易于维修,制造工艺简单,极大地提高了散热器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是可替代进口散热器的理想产品。(*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特别是一种通用于矿用车的散热器,属于机械领域。目前广泛应用在汽车及工程机械车辆上的散热器是由上贮水室、下贮水室和散热芯组成。常用的散热芯芯部结构一般分管片式和管带式两种,水管一般呈扁平形,以增加散热面积,减少空气阻力,管外大量的散热片或带是为增加对空气的传热面积,管片式结构刚度好,耐压高,应用广泛,缺点是制造工艺复杂,坏了的水管只能焊死,若堵死的管子超过20%就需要更换新的散热器,所以这种散热器寿命短,管带式结构刚度和耐压强度差一些,但制造方便,散热效果好,只是空气阻力较大一般在小型和轻型车上应用较多,随着大型矿山的建成,重型车辆和机械的使用目益增多,特别是大型矿用汽车国内尚不能生产,80年代以来国家陆续引进了数种重型矿用汽车,这种重型矿用汽车散热器的芯部采用了一种新的管芯式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所有的散热管均独立地与贮水室相连,其防振和密封性能很好,但进口价格昂贵,且各公司产品规格繁杂,通用互换性差,使用和维修均不方便,特别是和散热管焊在一起的铜端板与贮水室的联接是用螺纹联接方式联接的,因而容易发生泄漏,而且制作工艺复杂,散热器破损后只能打开贮水室将其堵死,不能单独更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而为公众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新的设计方案,它的特点是制造工艺简单,节省铜材造价低,容易维修且刚度好不易发生变形和泄漏,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由贮水室,散热芯和框架组成,散热器尺寸不大时,贮水室只有上下贮水室两个,散热器尺寸大时,贮水室有上中下三个,散热芯为管芯式结构,它由数排相互交错排列的散热管组成,每个散热管均独立地与上下贮水室相联通,贮水室与联接散热芯芯部散热管的端板是制成一体的,且通过边框将上下或上中下贮水室联接成框架结构,散热管均通过密封胶套与贮水室相联通而且是可以取下的活联接,散热管与散热管之间通过联接件联接成一体组成管芯式结构的散热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能适应汽车及工程机械恶劣的工作环境,由于所有的散热管均独立地通过胶套密封圈软接在贮水室上,便于吸收工作中形成的重压、振动、框架扭转和热膨胀,密封件的特性也增加了冷却的可靠性;2、通用性好,只须改变散热管的长度尺寸,调整散热管的数量就可满足不同机型的需要,工艺上容易保证,适合重型车辆机械小批量生产的要求;3、具有方便的可替换性,维修极其方便,由于特殊的工况使矿用车及工程机械的散热器芯部随时有发生意外损坏的可能,这时也不必大拆装,只需有简单的工具就能很快将损坏的散热管更换掉使散热器迅速恢复冷却能力,即使现场无备管,只须用塞子堵住水孔仍可继续使用,维修费用极低;4、工作可靠,寿命长,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点,使散热器除软接部位外不再存在泄漏的隐患,没有焊锡与冷却剂的接触,不产生腐蚀;5、特别是在端板部位结构上的改进使散热器的制做工艺大大简化而且消除了发生泄漏的多处隐患,散热器的工作更加可靠,原先的端板的制作方式是用一铜板冲压拉伸制孔,再冲制铜套,再用铜套和端板将散热管卡夹在端板孔上并用锡焊焊装在孔上,这样使制作工艺相当复杂而且不易维修,铜材成本高使散热成本价格难以降低,另外加温焊装带来端板的不平整以及端板只能与水室用螺纹联接的缺点使散热器极易引发泄漏,而本专利技术是用钢板直接与贮水室制成一体而后制孔,工艺简单,使用性能可靠,维修非常简便。 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散热管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散热管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钢制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在管芯式散热器铜制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散热管上端密封胶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散热管下端密封胶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贮水室、2--边框、3--上密封胶套、4--散热管、5--上安装板、6--下密封胶套、7--中贮水室、8--下安装座、9--下贮水室、10--注水口、11--上进水口、12--下出水口、13--散热管上端、14--散热管带、15--散热管下端、16--铜制端板孔、17--钢制端板、18--铜制端板孔、19--铜套、20--铜制端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一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上贮水室(1)、中贮水室(7)、下贮水室(9)、散热芯和边框(2)组成,散热芯为管芯式结构,它由数排相互交错排列的散热管(4)组成,每个散热管均独立地与上下贮水室相联通,贮水室与联接散热芯芯部散热管(4)的端板(17)是制成一体的,且通过边框(2)将上中下贮水室联接成框架结构,散热管均通过上密封胶套(3)和下密封胶套(6)与贮水室相联通而且是可以取下的活联接,散热管与散热管之间通过联接件联接成一体组成管芯式结构的散热芯。在上贮水室顶部设有注水口(10),在其正面设有上进水口(11),在下贮水室(9)底部设有下出水口(12),散热管(4)安装时,只要在其上端(13)和下端(15)分别装上上密封胶套(3)和下密封胶套(6),插入上下贮水室即可,然后用联接件将所有散热管联成一体以增加散热芯的整体刚性,散热管若有损坏可直接取下联接件将损坏的散热管拔出来,换上新散热管,或直接堵上散热管出水口即可修复散热器,在下密封胶套(6)上还设有一防止散热管轴向窜动的凹槽。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由贮水室、散热芯和框架组成,散热器尺寸不大时,贮水室只有上下贮水室两个,散热器尺寸大时,贮水室有上中下三个贮水室,散热芯为管芯式结构,它由数排相互交错排列的散热管组成,每个散热管均独立地与上下贮水室相联通,其特征在于(1)贮水室与联接散热芯芯部散热管的端板是制成一体的,且通过边框将上下或上中下贮水室联接成框架结构;(2)散热管均通过密封胶套与贮水室相联通而且是可以取下的活联接;(3)散热管与散热管之间通过联接件联接成一体组成管芯式结构的散热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管芯式结构的散热器,属于机械领域,其特点是贮水室与联接散热芯芯部散热管的端板是制成一体的,且通过边框将上下或上中下贮水室联接成框架结构,散热管均通过密封胶套与贮水室相联通而且是可取下的活联接,散热管与散热管之间通过联接件联接成一体组成管芯式结构的散热芯,它不仅造价低,不易损坏发生泄漏而且易于维修,制造工艺简单,极大地提高了散热器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是可替代进口散热器的理想产品。文档编号F28F1/00GK1197196SQ9710981公开日1998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芦晓民 申请人:芦晓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由贮水室、散热芯和框架组成,散热器尺寸不大时,贮水室只有上下贮水室两个,散热器尺寸大时,贮水室有上中下三个贮水室,散热芯为管芯式结构,它由数排相互交错排列的散热管组成,每个散热管均独立地与上下贮水室相联通,其特征在于:(1) 贮水室与联接散热芯芯部散热管的端板是制成一体的,且通过边框将上下或上中下贮水室联接成框架结构;(2)散热管均通过密封胶套与贮水室相联通而且是可以取下的活联接;(3)散热管与散热管之间通过联接件联接成一体组成管芯式结构的散热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晓民
申请(专利权)人:芦晓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