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管路系统双向管路过滤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5404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管路系统双向管路过滤器,包括上下密封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内部安装有滤芯,上壳体内部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设有实现油液由出油口向进油口单向流动的单向阀,滤芯上部通过滤芯卡接件及锥度安装固定件安装于下壳体上部,锥度安装固定件压紧滤芯卡接件后通过上壳体压紧固定于下壳体上部的锥度定位台阶上,油路口上设有实现油液由滤芯内侧腔室向上壳体内部出油口单相流动的单向活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保证回油时能够及时回油而且不会破坏滤芯,进而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

Two way pipeline filter for hydraulic pipelin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管路系统双向管路过滤器
本技术属于高压油液过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管路系统双向管路过滤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燃油泵或机械液压装置系统中,压力限制活门经常被用作安全活门,用于限制最大压力来保护燃油泵或实现指定条件下的燃油旁通。液压滤清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的过滤效果变差,导致滤芯内外压差增大,当外侧油压超出内侧油压达到一定差值后会促使安全活门克服弹簧弹力作用,进而促使旁通阀打开,使得滤芯内外两侧连通直至燃油压力达到平衡,此过程中致使过滤器失去了过滤功能,污垢会从安全活门直接进入燃油泵或机械液压装置系统中,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目前的液压过滤器在安全活门打开之前并没有相应的预测报警装置,进而导致并不能很好地监测液压过滤器的使用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现有的液压管路系统双向可逆过滤器在切换正反流向的过程,双向管路过滤器正向及反向油液均经过滤芯,在高压即工作压力为30MPa的过滤工况下,切换反向流向对滤芯的冲击力较大,容易导致滤芯损坏,影响滤芯的使用寿命。因此,现有的液压管路系统双向管路过滤器并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反向大流量及油液压力较高的过滤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安全系数高且使用寿命长的液压管路系统双向管路过滤器。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管路系统双向管路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密封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内部安装有滤芯,上壳体内部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设有实现油液由出油口向进油口单向流动的单向阀,进油口与滤芯外侧腔室连通,出油口与滤芯内侧腔室连通,滤芯上部通过滤芯卡接件及锥度安装固定件安装于下壳体上部,该滤芯卡接件中部套设于上壳体底部的油路口上,滤芯卡接件的上部设有与油路口相对的环形密封槽,该环形密封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滤芯卡接件的底部设有用于卡接固定滤芯的卡口,锥度安装固定件压紧滤芯卡接件后通过上壳体压紧固定于下壳体上部的锥度定位台阶上,油路口上设有实现油液由滤芯内侧腔室向上壳体内部出油口单向流动的单向活门。进一步优选,所述滤芯底部通过滤芯底座及支撑弹簧固定安装于下壳体内侧底部,滤芯底座上设有实现油液由滤芯外侧腔室向滤芯内侧腔室单向流动的安全活门。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壳体的扣合端内侧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有上下设置的密封圈和挡圈,用于通过密封圈实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密封扣合,同时通过挡圈实现对密封圈的支撑定位以避免密封圈在高压油液冲击下的跑偏错位进而导致油液泄露。进一步优选,所述单向阀的螺纹处涂EP胶或螺纹密封胶以实现单向阀在上壳体内部的密封安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滤芯过滤方向从外到内适用于反向流向时高压和大流量的液压管路中,该双向管路过滤器正向过滤,反向不过滤,保证进入液压管路执行机构的油液是干净的,同时保证回油时能够及时回油而且不会破坏滤芯,进而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进油口,4-出油口,5-单向阀,6-滤芯,7-滤芯卡接件,8-锥度安装固定件,9-单向活门,10-滤芯底座,11-支撑弹簧,12-安全活门,13-密封圈,14-挡圈。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液压管路系统双向管路过滤器,包括上下密封扣合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下壳体2内部安装有滤芯6,上壳体1内部设有进油口3和出油口4,进油口3与出油口4之间设有实现油液由出油口4向进油口3单向流动的单向阀5,进油口3与滤芯6外侧腔室连通,出油口4与滤芯6内侧腔室连通,滤芯6上部通过滤芯卡接件7及锥度安装固定件8安装于下壳体2上部,该滤芯卡接件7中部套设于上壳体1底部的油路口上,滤芯卡接件7的上部设有与油路口相对的环形密封槽,该环形密封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滤芯卡接件7的底部设有用于卡接固定滤芯6的卡口,锥度安装固定件8压紧滤芯卡接件7后通过上壳体1压紧固定于下壳体2上部的锥度定位台阶上,油路口上设有实现油液由滤芯6内侧腔室向上壳体1内部出油口4单向流动的单向活门9。本技术所述滤芯6底部通过滤芯底座10及支撑弹簧11固定安装于下壳体2内侧底部,滤芯底座10上设有实现油液由滤芯6外侧腔室向滤芯6内侧腔室单向流动的安全活门12。本技术所述上壳体1的扣合端内侧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有上下设置的密封圈13和挡圈14,用于通过密封圈13实现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密封连接,同时通过挡圈14实现对密封圈13的支撑定位以避免密封圈13在高压油液冲击下的跑偏错位进而导致油液泄露;所述单向阀5的螺纹处涂EP胶或螺纹密封胶以实现单向阀5在上壳体1内部的密封安装。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为:本技术针对的工作介质为液压油,工作压力为30MPa,过滤精度为10μm。本技术在正向过滤工况下,油液由上壳体内部的进油口进入过滤器,油液依次流经滤芯外侧腔室、滤芯、滤芯内侧腔室、单向活门及上壳体内部的出油口后流出过滤器;当反向切换油液流向后,上壳体内部的出油口与滤芯内侧腔室之间通过单向活门密封,油液顶开上壳体内部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单向阀,实现油液由出油口向进油口单向流动,避免高压油液反向冲击滤芯,同时保证回油时能够及时回油而且不会破坏滤芯,进而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液压管路系统双向管路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的过滤效果变差,导致滤芯内外压差增大,会促使安全活门克服弹簧弹力作用将安全活门顶开,通过安全活门使得滤芯内侧腔室和滤芯外侧腔室连通直至燃油压力达到平衡,有效避免导致燃油泵或机械液压装置非正常运行而损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管路系统双向管路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密封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内部安装有滤芯,上壳体内部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设有实现油液由出油口向进油口单向流动的单向阀,进油口与滤芯外侧腔室连通,出油口与滤芯内侧腔室连通,滤芯上部通过滤芯卡接件及锥度安装固定件安装于下壳体上部,该滤芯卡接件中部套设于上壳体底部的油路口上,滤芯卡接件的上部设有与油路口相对的环形密封槽,该环形密封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滤芯卡接件的底部设有用于卡接固定滤芯的卡口,锥度安装固定件压紧滤芯卡接件后通过上壳体压紧固定于下壳体上部的锥度定位台阶上,油路口上设有实现油液由滤芯内侧腔室向上壳体内部出油口单向流动的单向活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管路系统双向管路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密封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内部安装有滤芯,上壳体内部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设有实现油液由出油口向进油口单向流动的单向阀,进油口与滤芯外侧腔室连通,出油口与滤芯内侧腔室连通,滤芯上部通过滤芯卡接件及锥度安装固定件安装于下壳体上部,该滤芯卡接件中部套设于上壳体底部的油路口上,滤芯卡接件的上部设有与油路口相对的环形密封槽,该环形密封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滤芯卡接件的底部设有用于卡接固定滤芯的卡口,锥度安装固定件压紧滤芯卡接件后通过上壳体压紧固定于下壳体上部的锥度定位台阶上,油路口上设有实现油液由滤芯内侧腔室向上壳体内部出油口单向流动的单向活门。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兵张海林李艳波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天诚航空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