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管自动夹持的蠕动泵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77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导管自动夹持的蠕动泵头,该导管自动夹持包括台板、活动块、调位凸轮、活动块转轴、转轮总成、泵头罩壳、马达,活动块与转轮总成设置于台板上,马达通过调位凸轮带动活动块在台板上滑动,活动块配合转轮总成对导管进行夹紧,泵头罩壳设置于活动块与转轮总成上方,泵头罩壳上开设有夹槽,夹槽用于放置导管,能够有效防止在放置导管时,人手与泵头内部结构的直接接触,保证了人手的安全。且本蠕动泵头上还设置有检测光纤一、检测光纤二、检测光纤三,实现了泵头的自动开合,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泵前挡块保证了导管内部压强的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广,具有工作效率高,安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管自动夹持的蠕动泵头
本技术涉及液体输送装置中的泵,具体涉及一种导管自动夹持的蠕动泵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蠕动泵头结构简单,需要用手动闭合,拉钩拉紧蠕动泵泵头是蠕动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连续挤压软管功能,完成流体输送的机械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更换泵管时需要打开泵头上的活动块,致使转轮漏在外面,容易出现电机误启动将手夹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泵头电机误启动将手夹住的现象问题,提供一种导管自动夹持的蠕动泵头。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导管自动夹持的蠕动泵头,其中:包括台板、活动块、调位凸轮、活动块转轴、转轮总成、泵头罩壳、马达、检测光纤一、凸轮轨迹盘,活动块的一端通过活动块转轴转动连接于台板的表面,台板上开设有通孔一,活动块上开设有通孔二,通孔二位于通孔一上方,调位凸轮依次穿过通孔二、通孔一,设置于台板下方的凸轮轨迹盘上,且与马达的转轴相连接,转轮总成转动设置于台板的表面上,且位于活动块的一侧;转轮总成由转轮座、转轮组成,转轮座设置于转轮上,转轮座呈圆缺状;转轮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管自动夹持的蠕动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板(1)、活动块(2)、调位凸轮(3)、活动块转轴(4)、转轮总成(5)、泵头罩壳(6)、马达(7)、检测光纤一(8)、凸轮轨迹盘(9),活动块(2)的一端通过活动块转轴(4)转动连接于台板(1)的表面,台板(1)上开设有通孔一(11),活动块(2)上开设有通孔二(21),通孔二(21)位于通孔一(11)上方,调位凸轮(3)依次穿过通孔二(21)、通孔一(11),设置于台板(1)下方的凸轮轨迹盘(9)上,且与马达(7)的转轴相连接,转轮总成(5)转动设置于台板(1)的表面上,且位于活动块(2)的一侧;/n转轮总成(5)由转轮座(51)、转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管自动夹持的蠕动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板(1)、活动块(2)、调位凸轮(3)、活动块转轴(4)、转轮总成(5)、泵头罩壳(6)、马达(7)、检测光纤一(8)、凸轮轨迹盘(9),活动块(2)的一端通过活动块转轴(4)转动连接于台板(1)的表面,台板(1)上开设有通孔一(11),活动块(2)上开设有通孔二(21),通孔二(21)位于通孔一(11)上方,调位凸轮(3)依次穿过通孔二(21)、通孔一(11),设置于台板(1)下方的凸轮轨迹盘(9)上,且与马达(7)的转轴相连接,转轮总成(5)转动设置于台板(1)的表面上,且位于活动块(2)的一侧;
转轮总成(5)由转轮座(51)、转轮(52)组成,转轮座(51)设置于转轮(52)上,转轮座(51)呈圆缺状;转轮总成(5)上开设有检测孔(53),检测孔(53)的正下方设有检测光纤二(54);
泵头罩壳(6)设置于活动块(2)与转轮总成(5)上方,且泵头罩壳(6)上设有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鹏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盈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