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式蠕动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40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线式蠕动泵,包括供软管穿过的泵壳、设置在所述泵壳中的压管装置、以及带动所述压管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压管装置与所述软管的轴向方向成第一设定夹角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压管装置在所述软管的径向方向上作挤压、松开所述软管的往复运动。该直线式蠕动泵结构简单、实用性好、成本低,便于广泛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式蠕动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蠕动泵,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直线式蠕动泵。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蠕动泵是一种新型的液体输送泵。相较于传统的转子泵、隔膜泵、离心泵而言,蠕动泵无需与液体直接接触,造成污染,而且具有精度高体积小等特点,在医疗、医药、食品、饮料、化工、冶炼等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然而现有蠕动泵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使用寿命短、体积大、精度低、成本高、不便拆装等问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现有蠕动泵通常采用旋转式蠕动泵和直线式蠕动泵两种结构形式。如申请号为CN201821720567.6的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的快装型蠕动泵。通过电机带动滚轮组旋转,对管道不停的挤压,实现液体的输送。设计有两组不同回转直径的滚轮组,能够在软管长时间工作出现磨损后,可直接更换小直径的滚轮组,可便于更换,延长使用寿命。但这种方案依然存在体积大,精度低的问题。该方案中采用电机转轴与滚轮组之间的摩擦力来带动滚轮组旋转,并挤压管道,但是电机转轴与滚轮组传递转矩时,容易打滑,导致泵液不平稳,精度大大不足。再如申请号为CN201621359731.6的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蠕动泵。该方案采用旋转式结构,通过驱动器带动滚轮挤压管道输送液体。在该方案中,将软管安装在卡片组件上,当需要更换软管时,可以通过转动卡片组件快速拆装软管,该蠕动泵结构简单、成本低、拆装便捷。但这种设计方案依然存在驱动器在带动滚轮旋转时,容易打滑的问题,导致精度低。申请号为CN201821612866.8的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直线式蠕动泵滚轮传动装置。该方案中采用直线电机作为导向组件对滚轮进行驱动,同步性好,传动精度高,能够解决泵液精度差的问题。但这类设计方案存在成本高,不便拆装更换管道的问题。该方案需要选用直线电机,丝杆等高精度元件来实现,且整体方案的加工和装配精度同样要求较高,造成整体成本很高,且不能快速便捷的拆装更换管道,导致不能广泛推广应用。再如申请号为CN201720890433.8的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直线式往复运动的蠕动泵。该方案采用凸轮机构的曲线控制软管组件和盖板组件的升降运动和防回流装置的夹管运动,并由压管滚轮进行泵液。这种设计方案成本低,传动稳定。但是依然存在使用寿命短,体积大,泵液精度低的问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使用寿命长、精度高、成本低、便于拆装的蠕动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直线式蠕动泵。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直线式蠕动泵,包括供软管穿过的泵壳、设置在所述泵壳中的压管装置、以及带动所述压管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压管装置与所述软管的轴向方向成第一设定夹角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压管装置在所述软管的径向方向上作挤压、松开所述软管的往复运动。优选地,所述压管装置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泵壳中且与所述软管的轴向方向成所述第一设定角度以在所述软管的径向方向上往复地挤压、松开所述软管的压片。优选地,所述压片为弹性压片。优选地,所述压管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压片连接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带动所述压片往复地挤压、松开所述软管。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壳中可在第二设定角度内往复摆动进而带动所述压片挤压、松开所述软管的曲柄滑块组件;所述曲柄滑块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曲柄、设置在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曲柄和所述压片连接的并可朝向所述软管方向滑动的滑块;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可正反转的驱动电机。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在通电状态下与所述压管装置产生电磁感应带动所述压管装置在所述软管的径向方向上挤压所述软管的电磁铁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由所述电磁铁机构通过电磁感应带动朝所述软管径向往复运动的滑块。优选地,所述直线式蠕动泵还包括以给所述压管装置运动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壳内侧壁且朝所述软管的径向延伸以给所述滑块导向的导向槽。优选地,所述直线式蠕动泵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软管上以防止流体回流的止回装置;所述止回装置包括单向阀或者夹管阀。优选地,所述直线式蠕动泵还包括分开设置在所述泵壳两端以固定所述软管的两个固定管卡。优选地,所述软管为多个,多个所述软管并排设置在所述泵壳中;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压管装置均为多个,其与所述软管对应设置;或者,所述软管为一个,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压管装置均为多个,多个所述驱动装置与多个所述压管装置一一对应设置且可择一驱动;多个所述压管装置间隔设置在所述软管上。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直线式蠕动泵,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直线式蠕动泵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设置于泵壳中与软管的轴向方向成第一设定夹角设置的压管装置在软管的径向方向上作挤压或者松开软管的往复运动,从而可将软管中的液体泵出,实现了液体稳定的输送,减小了泵液时脉冲的产生,保证了液体平稳输送,提高了泵液精度,另外通过压管装置在软管的径向方向往复运动,减少了与软管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长,不易造成软管的磨损,保证了蠕动泵的使用寿命。该直线式蠕动泵具有寿用长、体积小、精度高、成本低、便于拆装的特点。另外,该压管装置的压片可以由该升降机构带动做循环升降运动,挤压软管实现液体的输送,通过该升降机构能够大大地减小蠕动泵的体积,保证了直线式蠕动泵的小型化,同时,使得该直线式蠕动泵结构简单、实用性好、成本低,便于广泛推广及应用。通过设计了循环升降的升降机构带动压片挤压软管,在驱动装置驱动压管装置泵液时,软管与压管装置之间不会产生打滑现象,提高了蠕动泵的精度,同时,压管装置与软管之间不需要通过摩擦来泵液,而且蠕动泵不工作时,压管装置不会挤压软管,减少了软管的磨损,延长了蠕动泵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直线式蠕动泵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直线式蠕动泵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直线式蠕动泵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直线式蠕动泵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直线式蠕动泵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泵壳10;泵体11;泵盖12;软管20;驱动装置30;压管装置40;压片41;曲柄滑块组件42;曲柄421,;滑块422;导向组件50;止回装置60;固定管卡7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直线式蠕动泵的第一实施例。该直线式蠕动泵可以为纯机械装置或者机电组合装置,其可用于将液体泵出,其可按需求设计为微小型且能够保证可用的行程。该直线式蠕动泵具有寿用长、体积小、精度高、成本低、便于拆装的特点。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直线式蠕动泵可包括泵壳10、驱动装置30以及压管装置40。该泵壳10可用于供软管20穿设,该软管20可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供软管(20)穿过的泵壳(10)、设置在所述泵壳(10)中的压管装置(40)、以及带动所述压管装置(40)的驱动装置(30);所述压管装置(40)与所述软管(20)的轴向方向成第一设定夹角设置;所述驱动装置(30)带动所述压管装置(40)在所述软管(20)的径向方向上作挤压、松开所述软管(20)的往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供软管(20)穿过的泵壳(10)、设置在所述泵壳(10)中的压管装置(40)、以及带动所述压管装置(40)的驱动装置(30);所述压管装置(40)与所述软管(20)的轴向方向成第一设定夹角设置;所述驱动装置(30)带动所述压管装置(40)在所述软管(20)的径向方向上作挤压、松开所述软管(20)的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管装置(40)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泵壳(10)中且与所述软管(20)的轴向方向成所述第一设定角度以在所述软管(20)的径向方向上往复地挤压、松开所述软管(20)的压片(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41)为弹性压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管装置(40)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驱动装置(30)和所述压片(41)连接由所述驱动装置(30)驱动带动所述压片(41)往复地挤压、松开所述软管(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壳(10)中可在第二设定角度内往复摆动进而带动所述压片(41)挤压、松开所述软管(20)的曲柄滑块组件(42);
所述曲柄滑块组件(42)包括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30)连接的曲柄(421)、设置在所述曲柄(421)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曲柄(421)和所述压片(41)连接的并可朝向所述软管(20)方向滑动的滑块(422);
所述驱动装置(30)包括可正反转的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庆磊黄凯李宁李梦婷饶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肯维捷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