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蠕动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402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构造一种蠕动泵,包括供软管穿过的泵壳、设置在所述泵壳中的弹性机构、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泵壳中挤压所述软管的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以及由所述驱动组件带动转动挤压所述软管的滚轮组件;所述弹性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滚轮组件与所述软管之间的距离。该蠕动泵通过在泵壳中设置弹性机构,进而可调节滚轮组件与软管之间的距离,从而可避免软管磨损而无法使用,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该蠕动泵具有使用寿命长、脉冲小、精度高、结构简单可小型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蠕动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蠕动泵。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蠕动泵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泵。相较于传统的转子泵、隔膜泵、离心泵而言,蠕动泵无需与液体直接接触,造成污染,而且具有精度高体积小等特点,医疗、食品、化工、冶炼等各个行业得到广泛推广于应用。现有蠕动泵通常采用滚轮组旋转弧形挤压泵液或者压块组件直线挤压泵液,但是在目前蠕动泵行业中,软管与压件之间的间隙大多都是固定不变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软管会被严重磨损,导致软管与压件之间的间隙变大,在后期的使用中出现泵液不足,无法使用的问题。现有的驱动泵通常采用手动调节软管与压件之间的距离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720922165.3的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匀速稳定的液体传动装置。该方案将弹簧套装在拉杆上,并设置在底座和上盖之间,用于调整底座和上盖之间的间隙,从而达到调节软管被挤压的力。该方案可以确保通过手动调节适应软管与压件磨损产生的间隙,保证蠕动泵的正常寿命。但这种方案中只能采用手动调节拉杆,依靠感觉来判断是否调节到位,间隙是否满足蠕动泵正常工作要求,无法进行准确的调节。当间隙调节过小,会导致蠕动泵滚轮工作时无法正常转动。当间隙调节过大,会导致蠕动泵无法泵出液体。所以该方案仍存在无法满足蠕动泵软管磨损后间隙调节的问题。再如申请号为CN201721589692.3的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组合式蠕动泵。该方案采用调节紧定螺钉带动凸轮运动从而带动定位滑块运动,实现调节压件与软管之间的相对距离,来解决软管壁厚磨损变薄,无法正常抽取液体或停止后出现液体滴落的问题。但这种方案同样只能采用手动调节,依靠感觉判断是否调节到位,无法准确调节,难已满足市场需求。申请号为CN201920731656.9的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避免软管弯曲的蠕动泵。该方案采用同步带进行滚轮的驱动,有效增加相邻2个滚轮的间距,提升了枕形流体的体积,减少滚轮与软管的接触频率,从而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但这种方案依然存在软管磨损后,无法调节滚轮与软管之间的间隙。再如申请号为CN201821720567.6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快装型蠕动泵。该方案采用了两组不同回转直径的滚轮组,两组滚轮组均设置在轮架上,当软管磨损后,回转直径较大的滚轮组做为备用替代小直径的滚轮组,可以实现软管磨损后,还能继续使用,延长使用寿命。但这种方案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适用于小型蠕动泵使用。上述这些关于延长蠕动泵使用寿命的设计方案均存在相应的问题,无法满足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蠕动泵。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蠕动泵,包括供软管穿过的泵壳、设置在所述泵壳中的弹性机构、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泵壳中挤压所述软管的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以及由所述驱动组件带动转动挤压所述软管的滚轮组件;所述弹性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滚轮组件与所述软管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的滚轮架、沿所述滚轮架周向等距设置在所述滚轮架上且可自转的多个滚轮;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滚轮架连接,以带动所述滚轮架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滚轮转动。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滚轮架上的弹性球;多个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弹性球的外周且与所述弹性球弹性抵接并由所述弹性球带动沿所述弹性球的径向方向往复运动以在所述软管的径向方向上挤压所述软管。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多个弹性件;每个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滚轮架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滚轮连接以带动所述滚轮在所述软管的径向方向上往复运动。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或者弹力杆。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壳中的弹力台;所述弹力台位于所述软管相背于所述滚轮组件一侧以在所述挤压机构挤压所述软管时向所述软管施加弹力。优选地,所述滚轮架上与所述滚轮对应设置供所述滚轮在所述软管的径向方向上往复运动导向的导向组件。优选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滚轮架上且与所述滚轮供所述滚轮的转轴穿设的第一导向槽。优选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滚轮架外周朝所述泵壳内侧壁方向延伸的导向支架;所述导向支架包括第一架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架体配合的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内侧分别设有供与所述滚轮的转轴两端穿设以给所述滚轮导向的第二导向槽。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性球;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滚轮组件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球两侧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上且与所述弹性球弹性抵接的传动带;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多个滚轮,所述多个滚轮间隔设置在所述传动带上。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蠕动泵,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蠕动泵通过在泵壳中设置弹性机构,进而可调节滚轮组件与软管之间的距离,从而可避免软管磨损而无法使用,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该蠕动泵具有使用寿命长、脉冲小、精度高、结构简单可小型化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蠕动泵第一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蠕动泵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蠕动泵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蠕动泵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蠕动泵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泵壳10;软管20;弹性机构30;支撑台31;弹簧32;挤压机构40;滚轮组件41;滚轮架411;第一导向槽411;滚轮412;驱动组件42;连接支架43;传动组件44;第一传动轮441;第二传动轮442;传动带443;导向支架5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蠕动泵的第一实施例。该蠕动泵具有具有使用寿命长,可自动调节,精度高,脉冲小的特点。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蠕动泵可包括泵壳10、弹性机构30、挤压机构40。该泵壳10可供该软管20穿设,弹性机构30可设置于该泵壳10中,其可便于该挤压机构40调节其与该软管40的距离。该挤压机构40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泵壳10中,其可用于挤压软管20,进而便于液体输送。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泵壳10可为中空结构,其内侧可形成收容腔,用于收容该弹性机构30和该挤压机构40。该泵壳10可包括底壁、设置在该底壁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设置于该底壁上且相对设置并位于两个第一侧壁之间的两个第二侧壁。该泵壳10的两相对侧可设置通孔,该通孔可位于两个第一侧壁上,其可用于供该软管20穿设。在本实施例中,该泵壳10上还可设置软管安装槽,该软管安装槽可设置在该底壁上,其可用于供软软管20安装。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软管20可用于输送液体,气体以及固态混合物,其使用的材料可以为硅橡胶、橡胶、聚四氟乙烯、合成材料中的一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供软管(20)穿过的泵壳(10)、设置在所述泵壳(10)中的弹性机构(30)、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泵壳(10)中挤压所述软管(20)的挤压机构(40);/n所述挤压机构(40)包括驱动组件(42)、以及由所述驱动组件(42)带动转动挤压所述软管(20)的滚轮组件(41);/n所述弹性机构(30)用于调节所述滚轮组件(41)与所述软管(40)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供软管(20)穿过的泵壳(10)、设置在所述泵壳(10)中的弹性机构(30)、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泵壳(10)中挤压所述软管(20)的挤压机构(40);
所述挤压机构(40)包括驱动组件(42)、以及由所述驱动组件(42)带动转动挤压所述软管(20)的滚轮组件(41);
所述弹性机构(30)用于调节所述滚轮组件(41)与所述软管(40)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41)包括可转动设置的滚轮架(411)、沿所述滚轮架(411)周向等距设置在所述滚轮架(411)上且可自转的多个滚轮(412);
所述驱动组件(42)与所述滚轮架(411)连接,以带动所述滚轮架(41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滚轮(41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30)包括安装在所述滚轮架(411)上的弹性球;
多个所述滚轮(412)设置在所述弹性球的外周且与所述弹性球弹性抵接并由所述弹性球带动沿所述弹性球的径向方向往复运动以在所述软管(20)的径向方向上挤压所述软管(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30)包括多个弹性件;每个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滚轮架(411)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滚轮(412)连接以带动所述滚轮(412)在所述软管(20)的径向方向上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或者弹力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30)包括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庆磊黄凯李宁李梦婷饶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肯维捷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