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结构混凝土灌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26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结构混凝土灌注机。其包括平台;固定于平台底面的行走轮;固定平台顶面的料斗;设置于料斗内的搅拌组件;输送杆、与料斗连通的灌注管、及平刮件,输送杆具有升降端、及铰接于平台上的铰接端,灌注管和平刮件均固定于升降端、且相互抵近;驱动搅拌组件转动和行走轮转动的电机;驱动灌注的第一油缸;驱动输送杆绕其铰接端转动的第二油缸。通过将灌注管抵近设置的平刮件,能够对灌注的混凝土进行平刮,使得混凝土表面能够平整,实现在灌注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初步找平;通过第二油缸的驱动,方便对不同高度的需要灌注部位的二次建筑结构的灌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结构混凝土灌注机
本技术涉及建筑机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结构混凝土灌注机。
技术介绍
在建设构件中,有一类非承载重量的砼结构,是在一次结构主体承重够件施工完毕后才施工的,如围护结构、构造柱、过梁、止水反梁、女儿墙、压顶、填充墙、隔墙等。因此,二次结构一般是在建筑内部进行灌注混凝土,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浇灌或二次结构灌注机进行作业。人工灌注工作效率低、浇灌质量无法保证。一般的二次结构灌注机作业时,仅能进行灌注,灌注后的结构内混凝土仍需要人工找平,另外其灌注管的高度调整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结构混凝土灌注机,能够在灌注的同时对灌注的混凝土面进行初步平刮,还能对灌注管高度自由调节,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二次结构混凝土灌注机,包括平台、固定于所述平台底面的行走轮、固定于所述平台顶面的料斗、设置于所述料斗内的搅拌组件;还包括:输送组件,其包括输送杆、与所述料斗出口连通的灌注管、及平刮件,所述输送杆具有升降端、及铰接于所述平台上的铰接端,所述灌注管和所述平刮件均固定于所述升降端,所述灌注管的出口与所述平刮件的平刮端配合一起对二次结构灌注和平刮;驱动组件,其包括电机、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搅拌组件转动和所述行走轮转动,所述第一油缸驱动所述料斗内的混凝土向所述灌注管内流动,所述第二油缸铰接在所述平台上、其输出端铰接在所述输送杆中部,所述第二油缸驱动所述输送杆绕所述铰接端转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二次结构混凝土灌注机设置的灌注管跟随平台一起移动对建筑二次结构进行灌注时,平刮板能够对灌注的混凝土进行平刮,使得混凝土表面能够平整,实现在灌注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初步找平;通过第二油缸的驱动,能够将输送杆的升降端顶起至不同高度,进而带动升降端上固定的灌注管和平刮板至不同高度以方便对需要灌注部位的二次建筑结构的灌注。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术语应做广义理解,能够是静连接或动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搁置于其上或者具体的布置方位;“固定”是静连接;“套接”可以是套在某部件的外部而不接触、套在某部件外部并与其螺纹连接、或套在某部件外可拆卸式连接;“螺纹连接”即是指通过螺纹咬合、旋转式连接;“转动连接”即是指通过滚珠、滚轮等连接,且两个连接件中之一或二者均可自转;“传动连接”即是指通过链条、传送带或连杆等方式的间接连接且同步动作的连接方式;“连通”是指“固定”或“连接”在一起且内部空间相通;“电连接”即是指电子元件用导电介质连接起来;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二次结构混凝土灌注机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刮件机构示意图;图中:1平台、2行走轮、3料斗、4搅拌组件、5输送组件、50输送杆、500升降端、5000螺纹孔、501铰接端、51灌注管、52平刮件、520平刮杆、521平刮板、53三通、530第一接口、531第二接口、532第三接口、54柔性管、6驱动组件、60电机、600锥齿轮、601从动齿轮、61第一油缸、62第二油缸、63输送缸、630进水口、631出水口、64输送活塞、7清洗组件、70水箱、71水泵、72进水管、73出水管、74第一单向阀、75第二单向阀、76手动阀、8控制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一种二次结构混凝土灌注机,包括平台1、固定于平台1底面的行走轮2、固定于平台顶面的料斗3、设置于料斗3内的搅拌组件4;还包括:输送组件5,其包括设置在平台1边缘的输送杆50、与料斗3出口相通的灌注管51、及平刮件52,平刮件52包括平刮杆520和平刮板521,平刮板520的端部与平刮杆521的端部相互铰接,具体的,平刮板520为一平板且中部凸起有铰接部位与平刮杆521铰接,输送杆50具有升降端500、及铰接于平台1上的铰接端501,其升降端500开设有两个螺纹孔5000,灌注管51和平刮杆520分别穿过两个螺纹孔5000与输送杆50固定连接,具体通过螺母固定,能够调节灌注管51和平刮杆520相对于输送杆50的连接部位以适应不同位置的二次结构的灌注;灌注管51的出口端和平刮板521抵近设置,平刮板521的平刮端跟随灌注管51的出口端一起移动、并对灌注的混凝土进行平刮,具体的平刮板521与平刮杆520可拆卸连接,平刮板521的宽度能够与不同二次结构表面相适应;如此,在灌注管51跟随整个平台1一起移动对建筑二次结构进行灌注时,平刮板521能够对灌注的混凝土进行平刮,使得混凝土表面能够平整,实现在灌注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初步找平;驱动组件6,其包括电机60、第一油缸61和第二油缸62,电机60驱动搅拌组件4转动和行走轮2转动,具体的,电机60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锥齿轮600和从动齿轮601,锥齿轮通过一个面齿轮啮合,将其转动面转变为与行走轮转动面一致,在将面齿轮固定于一个皮带轮或者链轮上,将皮带轮或链轮与行走轮的轴传动连接,如此实现电机60同时驱动搅拌组件4和行走轮2的同时转动;第一油缸61驱动料斗3内的混凝土向灌注管51内流动,第二油缸62的输出端铰接在输送杆50中部、其另一端端铰接在平台1上,第二油缸62驱动输送杆50绕其铰接端501转动,如此,通过第二油缸62的驱动,能够将输送杆50的升降端500顶起至不同高度,进而带动升降端500上固定的灌注管51和平刮板521至不同高度以方便对需要灌注部位的二次建筑结构的灌注,输送杆50由于不工作时平卧在平台1上,便于整个灌注机在建筑室内行走,当需要工作时,第二油缸62驱动其逐级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结构混凝土灌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固定于所述平台底面的行走轮、固定于所述平台顶面的料斗、设置于所述料斗内的搅拌组件;还包括:/n输送组件,其包括输送杆、与所述料斗出口连通的灌注管、及平刮件,所述输送杆具有升降端、及铰接于所述平台上的铰接端,所述灌注管和所述平刮件均固定于所述升降端,所述灌注管的出口与所述平刮件的平刮端配合一起对二次结构灌注和平刮;/n驱动组件,其包括电机、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搅拌组件转动和所述行走轮转动,所述第一油缸驱动所述料斗内的混凝土向所述灌注管内流动,所述第二油缸铰接在所述平台上、其输出端铰接在所述输送杆中部,所述第二油缸驱动所述输送杆绕所述铰接端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结构混凝土灌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固定于所述平台底面的行走轮、固定于所述平台顶面的料斗、设置于所述料斗内的搅拌组件;还包括:
输送组件,其包括输送杆、与所述料斗出口连通的灌注管、及平刮件,所述输送杆具有升降端、及铰接于所述平台上的铰接端,所述灌注管和所述平刮件均固定于所述升降端,所述灌注管的出口与所述平刮件的平刮端配合一起对二次结构灌注和平刮;
驱动组件,其包括电机、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搅拌组件转动和所述行走轮转动,所述第一油缸驱动所述料斗内的混凝土向所述灌注管内流动,所述第二油缸铰接在所述平台上、其输出端铰接在所述输送杆中部,所述第二油缸驱动所述输送杆绕所述铰接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混凝土灌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刮件包括平刮杆和平刮板,所述平刮杆一端固定于所述升降端上、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平刮板的一端,所述平刮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灌注管的出口端抵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混凝土灌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火车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