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隔墙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设置于两块相对的预制隔墙之间,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座,与其中一块预制隔墙固定连接;第二支座,与其中另一块预制隔墙固定连接,并与第一支座相对设置;支撑杆,以垂直于两块预制隔墙的方式配接于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之间,且支撑杆的长度可调。上述预制隔墙的支撑结构,可应用于狭小空间内并设置于相对设置的两块预制隔墙之间,起到了支撑狭小空间内预制隔墙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施工时的安全隐患;支撑杆以垂直于两块预制隔墙的方式配接于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之间,支撑杆的长度可调,保证了预制隔墙安装时的垂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隔墙的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隔墙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
,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装配式建筑吊装过程中,在狭小空间(如水井、天井或电井)中安装隔墙时,容易出现斜支撑结构没有足够空间支撑固定的情况,从而易出现隔墙的垂直度无法保证等安装质量问题,同时给隔墙的固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狭小空间安装隔墙时无法保证安装质量且同时隔墙的固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保证在狭小空间安装隔墙的安装质量且可降低施工时安全隐患的预制隔墙的支撑结构。一种预制隔墙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两块相对的预制隔墙之间,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座,与其中一块所述预制隔墙固定连接;第二支座,与其中另一块所述预制隔墙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支座相对设置;支撑杆,以垂直于两块所述预制隔墙的方式配接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且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可调。上述预制隔墙的支撑结构,可应用于狭小空间内并设置于相对设置的两块预制隔墙之间,起到了支撑狭小空间内预制隔墙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施工时的安全隐患;且支撑杆以垂直于两块预制隔墙的方式配接于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之间,支撑杆的长度可调,从而保证了预制隔墙安装时的垂直度,即保证了预制隔墙的安装质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沿轴向上相互连接的至少两段支撑段,至少相邻两段所述支撑段之间螺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及第三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与所述第三支撑段均与所述第二支撑段螺接,所述第一支撑段与所述第一支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段与所述第二支座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段与所述第三支撑段的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相邻两段所述支撑段之间套接,相互套接的两段所述支撑段的套接长度可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固定销,所述固定销可穿设于相互套接的两段所述支撑段上以将两者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均包括固定件、底板及耳板,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底板内并与预埋于所述预制隔墙内的套筒可拆卸连接,所述耳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的所述耳板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两端均设置有U型环,相对应的所述耳板固定收容于相对应的所述U型环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穿设件及锁紧件;所述支撑杆的两端、所述第一支座及所述第二支座上均开设有安装孔,相对应的所述穿设件可拆卸地穿设于相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相对应的所述锁紧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穿设件穿出所述安装孔的一端,以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座及所述第二支座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设件为穿设螺栓,所述锁紧件为紧固螺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支撑于两块相对的预制隔墙之间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隔墙的支撑结构的正视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支撑结构的侧视图;图5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支撑结构100第一支座10第一底板12第一耳板14第二支座20第二底板22第二耳板24支撑杆30第一支撑段322第二支撑段324第二支撑段326第一U型环34第二U型环36第一穿设件42第二穿设件44第一锁紧件52第二锁紧件5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阅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结构100,该支撑结构100设置于两块相对的预制隔墙200之间,包括第一支座10、第二支座20及支撑杆30,第一支座10与其中一块预制隔墙200固定连接,第二支座20与第一支座10相对设置且与其中另一块预制隔墙200固定连接,支撑杆30以垂直于两块预制隔墙200的方式配接于第一支座10与第二支座20之间(如图1所示,两块预制隔墙200沿竖直方向且平行设置时,支撑杆30沿水平方向以垂直于两块预制隔墙200的方式配接于第一支座10与第二支座20之间),且支撑杆30的长度可调。通过上述设置,当需要在狭小空间中安装预制隔墙200时,则可以将上述支撑结构100应用于狭小空间内并设置于相对设置的两块预制隔墙200之间,如此起到了在狭小空间支撑预制隔墙200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施工时的安全隐患;同时支撑杆30以垂直于两块预制隔墙30的方式配接于第一支座10与第二支座20之间,且支撑杆30的长度可调,从而保证了预制隔墙200安装时的垂直度,即保证了预制隔墙200的安装质量。参阅图2-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0包括第一底板12、第一耳板14及第一固定件(图未示),第一底板12贴合于其中一块预制隔墙200设置,第一固定件穿设于第一底板12内并与预埋于预制隔墙200内的套筒可拆卸连接,第一耳板14垂直连接于第一底板12上。具体地,第一支座10具有一块第一耳板14,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0也可以具有两块间隔设置的第一耳板14,在此不作限定。参阅图3-图5,第二支座20包括第二底板22、第二耳板24及第二固定件,第二底板22贴合于其中另一块预制隔墙200设置与第一底板12相对设置,第二固定件穿设于第二底板22内并与预埋于预制隔墙200内的套筒可拆卸连接,第二耳板24垂直连接于第二底板22上且与第一耳板14相对设置,支撑杆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耳板14与第二耳板24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二支座20具有一块第二耳板24,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座20也可以具有两块间隔设置的第二耳板24,在此亦不作限定。具体地,为了便于第一固定件穿设于第一底板12内并与预埋于预制隔墙200内的套筒可拆卸连接,设置第一固定件为螺钉;同样地,为了便于第二固定件穿设于第二底板22内并与预埋于预制隔墙200内的套筒可拆卸连接,设置第二固定件为螺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隔墙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两块相对的预制隔墙之间,所述支撑结构包括:/n第一支座,与其中一块所述预制隔墙固定连接;/n第二支座,与其中另一块所述预制隔墙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支座相对设置;/n支撑杆,以垂直于两块所述预制隔墙的方式配接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且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可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隔墙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两块相对的预制隔墙之间,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第一支座,与其中一块所述预制隔墙固定连接;
第二支座,与其中另一块所述预制隔墙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支座相对设置;
支撑杆,以垂直于两块所述预制隔墙的方式配接于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之间,且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隔墙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沿轴向上相互连接的至少两段支撑段,至少相邻两段所述支撑段之间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隔墙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及第三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与所述第三支撑段均与所述第二支撑段螺接,所述第一支撑段与所述第一支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段与所述第二支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隔墙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段与所述第三支撑段的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隔墙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相邻两段所述支撑段之间套接,相互套接的两段所述支撑段的套接长度可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何俊洁,
申请(专利权)人:宁乡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