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260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包括外模板、保温板和内模板,所述保温层通过粘结层粘贴在所述外模板和所述内模板之间;所述保温板上垂直于板面设置有锚栓孔,所述锚栓孔内设置有锚栓,所述锚栓的一端设置有承压帽,所述锚栓的另一端设置有防脱结构,所述承压帽贴在所述外模板位置处,所述防脱结构设置在所述内模板位置处,所述外模板设置为胶粉膨胀珍珠岩砂浆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所述外模板为防护层,即使用时将不燃的胶粉膨胀珍珠岩砂浆层置于墙体外侧,可满足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该复合保温模板的保温隔热性能好和强度高,其性能指标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同时实现与混凝土的结构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保温模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
技术介绍
建筑节能政策和建筑防火规范的实施,推动了墙体保温材料的快速发展。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模板因其施工工艺简单,与建筑物同寿命等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酚醛塑料发泡板等有机保温材料,因其保温隔热性能优异在建筑保温模板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有机保温材料属于易燃材料,存在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往往不能满足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6.7.3“当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B1、B2级时,保温材料两侧的墙体应采用不燃材料且厚度均不应小于50mm”的要求。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包括外模板、保温板和内模板,所述保温层通过粘结层粘贴在所述外模板和所述内模板之间;所述保温板上垂直于板面设置有锚栓孔,所述锚栓孔内设置有锚栓,所述锚栓的一端设置有承压帽,所述锚栓的另一端设置有防脱结构,所述承压帽贴在所述外模板位置处,所述防脱结构设置在所述内模板位置处,所述外模板设置为胶粉膨胀珍珠岩砂浆层。较佳的,所述保温板为XPS板、EPS板或岩棉保温板。较佳的,所述保温板表面上设置有纵横交错布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加强筋。较佳的,所述胶粉膨胀珍珠岩砂浆层从内至外依次为内粘结砂浆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胶粉膨胀珍珠岩层、聚丙烯纤维层和外粘结砂浆层,所述外模板通过所述内粘结砂浆层与所述保温板粘贴,所述外粘结砂浆层外还设置有外侧砂浆抹面层。较佳的,所述内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开设有矩形槽。较佳的,所述锚栓孔对应所述矩形槽设置,所述矩形槽内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对应所述锚栓孔设置有通孔,所述锚栓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固定板。较佳的,所述固定板厚度小于所述矩形槽槽深。较佳的,所述锚栓设置为一端带有所述承压帽的圆柱体结构,在所述圆柱体上设置有若干插孔,在所述插孔上插入卡块,从而形成所述防脱结构。较佳的,所述锚栓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锚栓的的圆柱体直径,所述固定板上的所述通孔与所述锚栓的的圆柱体直径相同。较佳的,所述保温板的侧边缘设置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横截面为梯形,从而在所述保温板的侧边缘形成“V”型连接口。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将所述外模板为防护层,即使用时将不燃的胶粉膨胀珍珠岩砂浆层置于墙体外侧,可满足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该复合保温模板的保温隔热性能好和强度高,其性能指标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同时实现与混凝土的结构一体化。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的安装结构剖视图;图2为所述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的结构图;图3为所述衔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锚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外模板;2-保温板;3-内模板;4-锚栓;5-外侧砂浆抹面层;6-混凝土接触面;11-内粘结砂浆层;12-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13-胶粉膨胀珍珠岩层;14-聚丙烯纤维层;15-外粘结砂浆层;21-加强筋;22-衔接块;31-矩形槽;32-固定板;41-承压帽;42-防脱结构;43-卡接槽;44-卡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辊筒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所述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的安装结构剖视图;图2为所述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的结构图;本技术所述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包括外模板1、保温板2和内模板3,所述保温层通过粘结层粘贴在所述外模板1和所述内模板3之间;所述保温板2为XPS板、EPS板或岩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2上垂直于板面设置有锚栓孔,所述锚栓孔内设置有锚栓4,所述锚栓4的一端设置有承压帽41,所述锚栓4的另一端设置有防脱结构42,所述承压帽41贴在所述外模板1位置处,所述防脱结构42设置在所述内模板3位置处,使安装更加方便,结构固定牢固。所述保温板2表面上设置有纵横交错布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加强筋21,所述加强筋21设置为加强热镀锌钢筋丝,用于加强所述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的整体强度,同时所述凹槽便于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外模板1、所述内模板3之间的粘贴。所述外模板1设置为胶粉膨胀珍珠岩砂浆层,所述胶粉膨胀珍珠岩砂浆层从内至外依次为内粘结砂浆层11、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12、胶粉膨胀珍珠岩层13、聚丙烯纤维层14和外粘结砂浆层15,从而使产品具体耐碱、抗裂的效果,提高了产品质量。所述外模板1通过所述内粘结砂浆层11与所述保温板2粘贴,所述外粘结砂浆层15外还设置有外侧砂浆抹面层5。所述内模板3与混凝土接触面6开设有矩形槽31,所述锚栓孔对应所述矩形槽31设置,所述矩形槽31内设置有固定板32,所述固定板32上对应所述锚栓孔设置有通孔,所述锚栓4可穿过所述通孔从而贯穿所述固定板32,一般的所述固定板32对应设置有若干所述通孔,即所述矩形槽31对应于多个所述锚栓孔,从而可通过一个所述固定板32实现对多个所述锚栓4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固定板32厚度小于所述矩形槽31槽深,从而在设置有所述固定板32的基础上,所述内模板3表面仍形成条形槽口结构,有利于增大复合保温板2与现浇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增强粘合力。所述锚栓4一般设置为一端带有所述承压帽41的圆柱体结构,在所述圆柱体上设置有若干插孔,在所述插孔上插入卡块,从而形成所述防脱结构42。一般的,为便于安装,所述锚栓孔的直径可略大于所述锚栓4的的圆柱体直径,对应的,所述固定板32上的所述通孔与所述锚栓4的的圆柱体直径相同,从而便于稳定各所述锚栓4间的相对位置,而插入式卡块的所述防脱结构42可在将所述锚栓4先穿过所述锚栓孔和所述通孔在将所述卡块插入所述插孔中。所述卡块一般设置为一端部为卡接部的条形件,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插孔可卡接设置。所述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将所述外模板1为防护层,使用时将不燃的胶粉膨胀珍珠岩砂浆层置于墙体外侧,可满足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该复合保温模板的保温隔热性能好和强度高,其性能指标可满足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同时实现与混凝土的结构一体化。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图3为所述衔接块的结构示意图;较佳的,所述保温板2的侧边缘设置有衔接块22,所述衔接块22横截面为梯形,从而在所述保温板2的侧边缘形成“V”型连接口,相邻两所述保温板2可通过所述“V”型连接口实现密封连接,使两所述保温板2连接位置处不会出现通缝,解决了保温层存在热桥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同时具有该结构的所述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实现了拼接无通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跑模,不漏浆,替代浇筑采用的模板,提高保温性能,实现与混凝土的结构一体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板、保温板和内模板,所述保温板通过粘结层粘贴在所述外模板和所述内模板之间;所述保温板上垂直于板面设置有锚栓孔,所述锚栓孔内设置有锚栓,所述锚栓的一端设置有承压帽,所述锚栓的另一端设置有防脱结构,所述承压帽贴在所述外模板位置处,所述防脱结构设置在所述内模板位置处,所述外模板设置为胶粉膨胀珍珠岩砂浆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板、保温板和内模板,所述保温板通过粘结层粘贴在所述外模板和所述内模板之间;所述保温板上垂直于板面设置有锚栓孔,所述锚栓孔内设置有锚栓,所述锚栓的一端设置有承压帽,所述锚栓的另一端设置有防脱结构,所述承压帽贴在所述外模板位置处,所述防脱结构设置在所述内模板位置处,所述外模板设置为胶粉膨胀珍珠岩砂浆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为XPS板、EPS板或岩棉保温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表面上设置有纵横交错布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粉膨胀珍珠岩砂浆层从内至外依次为内粘结砂浆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胶粉膨胀珍珠岩层、聚丙烯纤维层和外粘结砂浆层,所述外模板通过所述内粘结砂浆层与所述保温板粘贴,所述外粘结砂浆层外还设置有外侧砂浆抹面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铭源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