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递装置和系统以及包含该装置和系统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15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传递装置(50),所述热传递装置(50)具有第一衬底层(52)、第二衬底层(54)以及设置在第一衬底层(52)和第二衬底层(54)之间的第一和第二电极。该热传递装置(5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电极(56)和第二电极(58)之间的释放层(60),以及邻近第一和第二电极设置的激励器(62)。激励器(62)适用于使第一和第二电极与释放层(60)间隔开,以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打开热隧穿间隙,并且其中激励器(62)适用于主动地控制热隧穿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热传递装置,具体地,涉及热传递装置中电极的对准方式和间距。
技术介绍
热传递装置可用于各种加热和冷却系统,如制冷、空气调节、电子器件冷却、工业温度控制、发电等等。这些热传递装置也可升级以满足特定系统和环境的热管理需要。不幸的是,由于机械构件如压缩机的原因,存在热传递装置的系统如那些具有制冷循环的系统的效率是相对较低的。相反,固态热传递装置提供了一定的优势,如,在提供更高效率、减小的尺寸等方面的潜力。例如,热隧穿(thermotunneling)装置通过使电子穿过纳米级的间隙从一个电极隧穿到另一个电极来传递热量。这些热隧穿装置的热传递效率取决于各种因素,如,材料特性、电极排列、电极间隔等。为了使这些热隧穿装置进行有效的操作,电极可以是彼此的镜像,且电极间的间隔可以在1-10纳米范围内。不幸的是,在这些热隧穿装置中实现并维持电极间隔是特别困难的。因此,实现有效的热隧穿装置存在一定问题。特定的热隧穿装置具有设置在牺牲层附近的电极,该牺牲层在构造过程中被移走,以在电极之间形成间隙。这种构造方法包括通过将牺牲层放置在两个电极之间来形成合成物。随后,该构造法通过移走牺牲层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传递装置(42),包括:    第一衬底层;    第二衬底层;    设置在第一衬底层和第二衬底层之间的第一电极(18);    设置在第一衬底层和第二衬底层之间的第二电极(20);    设置在第一电极(18)和第二电极(20)之间的释放层(60);和    邻近第一和第二电极设置的激励器(62),其中激励器(62)适用于使第一和第二电极与释放层(60)间隔开,以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打开热隧穿间隙(26),并且其中激励器(62)适用于主动地控制热隧穿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E小韦弗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