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单轨景观步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146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景观步道,适用于悬挂式单轨,悬挂式单轨包括墩柱和墩柱两侧的轨道梁,景观步道包括走行平台,走行平台通过连接结构架设在两条轨道梁上方,景观步道仅在墩柱部位及其两侧一定范围内连通,其余部位轨道梁上方景观步道分离为两条景观步道,可有效地减小悬挂式单轨通车一侧轨道梁向下位移所产生的对景观步道的拉力,从而削弱了因该拉力所导致的景观步道弯曲变形,悬挂式单轨上方修建景观步道,提供了一种新的城市交通出行的解决方式,并提高了城市交通空间利用率,设置了防倾覆装置,提高了景观步道的安全性,使得景观步道在单侧受集中荷载或支座发生功能失效的情况下,依然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单轨景观步道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装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挂式单轨景观步道。
技术介绍
空铁,即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与地铁和有轨电车不同,空铁的轨道在上方,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交通。新能源空铁,是指以锂电池为牵引动力的空中悬挂式轨道列车,是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现代交通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用新能源与现代轨道交通的概念叠加,创建了一个中国首创并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新现代城乡交通新制式。当悬挂式单轨通车时,采用立体复式交通设计方案的双线轨道梁会产生相对竖向高差,通车一侧轨道梁向下位移所产生的对上方景观步道较大的拉力,会使得景观步道发生弯曲变形。目前仍没有适用于悬挂式单轨的景观步道。现有的以悬挂式单轨桥梁为基础,桥梁上方修建道路层的立体复式交通,结构设计要求极高,造价昂贵。而单独在悬挂式单轨一侧平行设计一条高架景观步道,投资较大,占地过多,空间利用率较低。且这两种方案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景观步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挂式单轨景观步道,适用于悬挂式单轨,所述悬挂式单轨包括墩柱和所述墩柱两侧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步道包括走行平台,所述走行平台通过连接结构架设在两条所述轨道梁上方,所述走行平台分为第一过道和第二过道,所述第一过道和所述第二过道分别位于两条所述轨道梁上方,位于所述墩柱上方部分的所述第一过道和所述第二过道之间相互连通,其余部分的所述第一过道和所述第二过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连接结构由支撑框架和若干景观立柱组成,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轨道梁上方,所述景观立柱均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轨道梁之间,且所述景观立柱沿所述轨道梁纵向均匀分布,所述景观立柱底部与所述轨道梁焊接,所述景观立柱顶部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走行平台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顶部。所述支撑框架采用纵横梁体系组成。所述景观步道设置有若干防倾覆装置,所述防倾覆装置关于一条所述轨道梁对称安装,所述防倾覆装置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轨道梁连接。所述景观步道设置有避雷装置,所述避雷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顶部,所述避雷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位于所述墩柱上方的部分,所述避雷装置与悬挂式单轨的避雷系统连接。所述走行平台纵向中心线上通有若干检修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景观步道仅在墩柱部位及其两侧一定范围内连通,其余部位轨道梁上方景观步道分离为两条景观步道,可有效地减小悬挂式单轨通车一侧轨道梁向下位移所产生的对景观步道的拉力,从而削弱了因该拉力所导致的景观步道弯曲变形。2、悬挂式单轨上方修建景观步道,提供了一种新的城市交通出行的解决方式,并提高了城市交通空间利用率。3、设置了防倾覆装置,提高了景观步道的安全性,使得景观步道在单侧受集中荷载或支座发生功能失效的情况下,依然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中轨道梁跨中部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中桥墩部位示意图。图中:盖梁1、轨道梁2、走行平台3、支撑框架4、景观立柱5、墩柱6、防倾覆装置7、避雷装置8、检修孔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请参阅图1~4,(图1~4中轨道梁2、盖梁1及墩柱6均为悬挂式单轨结构,图中仅为位置示意,不代表其实际结构),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景观步道,适用于悬挂式单轨,悬挂式单轨包括墩柱6和墩柱6两侧的轨道梁2,墩柱6由盖梁1和柱身组成,盖梁1和柱身之间通过焊接接头连接,轨道梁2安装在盖梁1两端,景观步道包括走行平台3,支撑框架4设置在两条轨道梁2上方,景观立柱5均间隔设置在支撑框架4与每条轨道梁2之间,景观立柱5的布置参考图1,根据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沿轨道梁2纵向按一定间距均匀布置,景观立柱5底部与轨道梁2焊接,景观立柱5顶部与支撑框架4固定连接,景观立柱5采用H型钢结构。走行平台3铰接在支撑框架4顶部,走行平台3分为第一过道和第二过道,第一过道和第二过道分别位于两条轨道梁2上方,位于墩柱6上方部分的第一过道和第二过道之间相互连通,其余部分的第一过道和第二过道之间存在间隙,参考图1,景观步道仅在墩柱6部位及其两侧一定范围内连通,其余部位轨道梁2上方景观步道分离为两条景观步道,形成多段H型板式串联状的走行平台3,可有效地减小悬挂式单轨通车一侧轨道梁2向下位移所产生的对景观步道的拉力,从而削弱了因该拉力所导致的景观步道弯曲变形,走行平台3采用轻质、高强材料,且需作防滑处理,根据需要可采用高透光性材料,如走行平台3可采用超白夹胶钢化玻璃、花纹防滑钢板等。支撑框架4采用纵横梁体系组成,采用钢结构龙骨形式,也即由型钢梁与钢方管梁构成的钢结构骨架。景观步道设置有若干防倾覆装置7,设置数量可结合安全需要,在一跨轨道梁2上设置若干数量的防倾覆装置7,防倾覆装置7可采用预张拉钢索,防倾覆装置7关于一条轨道梁对称安装,防倾覆装置7一端与支撑框架4连接另一端与轨道梁2连接,防倾覆装置7作为景观步道的一种安全冗余措施,提高了景观步道的安全性,使得景观步道在单侧受集中荷载的情况下,依然安全可靠。景观步道设置有避雷装置8,避雷装置8包括钢构件及导线,钢构件安装在支撑框架4顶部,避雷装置8设置在支撑框架4上位于墩柱6上方的部分,避雷装置8与悬挂式单轨的避雷系统连接。走行平台3纵向中心线上通有若干检修孔7,用于工作人员对景观步道的检修。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式单轨景观步道,适用于悬挂式单轨,所述悬挂式单轨包括墩柱和所述墩柱两侧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步道包括走行平台,所述走行平台通过连接结构架设在两条所述轨道梁上方,所述走行平台分为第一过道和第二过道,所述第一过道和所述第二过道分别位于两条所述轨道梁上方,位于所述墩柱上方部分的所述第一过道和所述第二过道之间相互连通,其余部分的所述第一过道和所述第二过道之间存在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单轨景观步道,适用于悬挂式单轨,所述悬挂式单轨包括墩柱和所述墩柱两侧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步道包括走行平台,所述走行平台通过连接结构架设在两条所述轨道梁上方,所述走行平台分为第一过道和第二过道,所述第一过道和所述第二过道分别位于两条所述轨道梁上方,位于所述墩柱上方部分的所述第一过道和所述第二过道之间相互连通,其余部分的所述第一过道和所述第二过道之间存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单轨景观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由支撑框架和若干景观立柱组成,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轨道梁上方,所述景观立柱均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轨道梁之间,且所述景观立柱沿所述轨道梁纵向均匀分布,所述景观立柱底部与所述轨道梁焊接,所述景观立柱顶部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走行平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水清高旭超蔡力律文渊博鲁福圆
申请(专利权)人:中唐空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