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膜生产用原料自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716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胶膜生产用原料自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筒体,所述输送机筒体的中部设有螺旋杆,所述输送机筒体盖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螺旋杆上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输送机筒体的顶端左侧连接有入料口,且输送机筒体的底端右侧连接有出料口,所述输送机筒体的底端左侧连接有缓冲组件,且输送机筒体的底端还连接有升降组件,通过缓冲组件,利用液压缸原理使筒体上升或下降时,起到支撑和减震效果,即保护了设备的完好性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升降组件,当需要向不同高度的机器输送物料时,可升高或降低升降杆的高度,该组件由高强度铝合金制造,具有耐腐蚀、重量轻、负载大和噪音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膜生产用原料自动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送机
,具体是一种胶膜生产用原料自动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利用电机带动螺旋回转,推移物料以实现输送目的的机械,它能水平、倾斜或垂直输送,具有结构简单、横截面积小、密封性好、操作方便、维修容易、便于封闭运输等优点,螺旋输送机主要用于输送各种粉状、粒状、小块状物料,螺旋输送机旋转轴上焊的螺旋叶片,叶片的面型根据输送物料的不同有实体面型、带式面型、叶片面型等型式。但是,现有的原料输送机不能密封输送,在输送时造成原料浪费,输送机本身占地面积大,耗能和成本都较高,并且都是单向水平固定输送,不能满足输送时不同高度的需求,相应也没有输送机的保护结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胶膜生产用原料自动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膜生产用原料自动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膜生产用原料自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筒体,所述输送机筒体的左端连接有输送机筒体盖,且输送机筒体的中部设有螺旋杆,所述输送机筒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螺旋杆上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输送机筒体的顶端左侧连接有入料口,且输送机筒体的底端右侧连接有出料口,所述输送机筒体的底端左侧连接有缓冲组件,且输送机筒体的底端还连接有升降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活塞、压杆和活塞缸,所述压杆固定连接在活塞的底端,所述压杆的底端连接有底缸,且压杆的顶端连接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的顶端固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底缸的底端固接有液压缸底座,所述液压缸底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螺丝。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固接在输送机筒体的底部,所述活塞处于活塞缸的内部,且活塞与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丝的数量为两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连接块、摇把和支撑杆,所述连接块的顶端与支撑杆连接,且连接块的右侧连接有摇把,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连接块的底端连接有升降杆底座,所述升降杆底座上安装有第二螺丝。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固接在输送机筒体的底部,所述第二螺丝的数量为两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杆穿过输送机筒体盖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处于缓冲组件和出料口之间,所述缓冲组件和升降组件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缓冲组件,利用液压缸原理使筒体上升或下降时,起到支撑和减震效果,避免筒体猛然下降损坏设备,即保护了设备的完好性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2、通过升降组件,当需要向不同高度的机器输送物料时,可手动升高或降低升降杆的高度,该组件由高强度铝合金制造,具有耐腐蚀、重量轻、负载大和噪音小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胶膜生产用原料自动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胶膜生产用原料自动输送装置中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胶膜生产用原料自动输送装置中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驱动电机;2、输送机筒体盖;3、入料口;4、螺旋叶片;5、螺旋杆;6、输送机筒体;7、缓冲组件;8、升降组件;9、出料口;10、第一支撑板;11、活塞;12、压杆;13、液压缸底座;14、第一螺丝;15、底缸;16、活塞缸;17、连接块;18、升降杆底座;19、第二螺丝;20、摇把;21、支撑杆;22、第二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胶膜生产用原料自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筒体6,输送机筒体6的左端连接有输送机筒体盖2,且输送机筒体6的中部设有螺旋杆5,输送机筒体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螺旋杆5上连接有螺旋叶片4,输送机筒体6的顶端左侧连接有入料口3,且输送机筒体6的底端右侧连接有出料口9,输送机筒体6的底端左侧连接有缓冲组件7,且输送机筒体6的底端还连接有升降组件8,螺旋杆5穿过输送机筒体盖2与驱动电机1连接,升降组件8处于缓冲组件7和出料口9之间,缓冲组件7和升降组件8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该装置是一种螺旋输送机,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输送机筒体6保证了物料输送时的密封性,以免造成浪费,输送机筒体盖2与输送机筒体6可以进行拆装,方便检查设备故障,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较小并且能逆向运输,不仅能输送胶膜生产原料还适用于其他粉末状、小物块以及颗粒状物料。在图2和图3中:缓冲组件7包括活塞11、压杆12和活塞缸16,压杆12固定连接在活塞11的底端,压杆12的底端连接有底缸15,且压杆12的顶端连接有活塞缸16,活塞缸16的顶端固接有第一支撑板10,底缸15的底端固接有液压缸底座13,液压缸底座13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螺丝14,第一支撑板10固接在输送机筒体6的底部,活塞11处于活塞缸16的内部,且活塞11与压杆12固定连接,第一螺丝14的数量为两个,升降组件8包括连接块17、摇把20和支撑杆21,连接块17的顶端与支撑杆21连接,且连接块17的右侧连接有摇把20,支撑杆21的顶端固接有第二支撑板22,连接块17的底端连接有升降杆底座18,升降杆底座18上安装有第二螺丝19,第二支撑板22固接在输送机筒体6的底部,第二螺丝19的数量为两个,缓冲组件7利用液压缸原理使输送机筒体6上升或下降时,起到支撑和减震效果,避免筒体猛然下降损坏设备,即保护了设备的完好性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升降组件8,当需要向不同高度的机器输送物料时,可升高或降低升降杆的高度,该组件由高强度铝合金制造,具有耐腐蚀、重量轻、负载大和噪音小等优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装置移到工作的位置,使液压缸底座13和升降杆底座18平稳着地,将第一螺丝14和第二螺丝19分别固定在液压缸底座13和升降杆底座18上,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22均固定连接在输送机筒体6的底端,根据所要输送的高度来调节输送机筒体6右端的高度,通过调节升降组件8来调节出料口9的高度,升降组件8的结构紧凑,是由升降杆底座18、支撑杆21和摇把20组成,外观简洁,便于安装,杆体用高强度铝合金制成,质轻耐腐蚀,手持摇把20,顺时针转动,支撑杆21从连接块17的顶部随之向上升高,逆时针转动,则支撑杆21向下降落,达到输送机筒体6的右端升降的目的,升降组件8的升降直接影响缓冲组件7的升降,当升降组件8上升时,缓冲组件7中的活塞11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压杆12在活塞缸16内做活塞运动,其中压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缸15上,保证了装置的稳定,当升降组件8下落时,缓冲组件7中的活塞11随之缓慢恢复到原始状态,缓冲组件7的设计为了避免筒体猛然下降损坏设备,即保护了设备的完好性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高度调节好后,将物料沿着入料口3倒入输送机筒体6中,螺旋杆5连接在驱动电机1上,由驱动电机1的带动下转动,螺旋叶片4环绕在螺旋杆5上,由螺旋杆5的带动下旋转运动,物料在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膜生产用原料自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筒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筒体(6)的左端连接有输送机筒体盖(2),且输送机筒体(6)的中部设有螺旋杆(5),所述输送机筒体(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所述螺旋杆(5)上连接有螺旋叶片(4),所述输送机筒体(6)的顶端左侧连接有入料口(3),且输送机筒体(6)的底端右侧连接有出料口(9),所述输送机筒体(6)的底端左侧连接有缓冲组件(7),且输送机筒体(6)的底端还连接有升降组件(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膜生产用原料自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筒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筒体(6)的左端连接有输送机筒体盖(2),且输送机筒体(6)的中部设有螺旋杆(5),所述输送机筒体(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所述螺旋杆(5)上连接有螺旋叶片(4),所述输送机筒体(6)的顶端左侧连接有入料口(3),且输送机筒体(6)的底端右侧连接有出料口(9),所述输送机筒体(6)的底端左侧连接有缓冲组件(7),且输送机筒体(6)的底端还连接有升降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膜生产用原料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7)包括活塞(11)、压杆(12)和活塞缸(16),所述压杆(12)固定连接在活塞(11)的底端,所述压杆(12)的底端连接有底缸(15),且压杆(12)的顶端连接有活塞缸(16),所述活塞缸(16)的顶端固接有第一支撑板(10),所述底缸(15)的底端固接有液压缸底座(13),所述液压缸底座(13)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螺丝(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膜生产用原料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邵智徐琰郭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鼎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