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车制动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411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驻车制动缸,包括缸座组成、活塞组成、缸体组成以及缓解弹簧,缸座组成与驻车机构连接,驻车机构包括安装座、棘轮螺母、棘爪组件以及驻车活塞组件,活塞杆的外圆为螺纹且与棘轮螺母内螺纹啮合,在活塞杆上沿其轴向设置有键槽,键槽与安装座上的离合键配合,在安装座内设置有列车管气路,列车管气路一端与列车管连通,其另一端与驻车活塞组件靠近活塞杆一侧的腔室连通,驻车活塞组件与棘爪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车辆发生制动作用后,利用列车管压力下降作为信号,通过一套锁紧机构将活塞杆锁定,使制动缸活塞不能回退,从而确保制动力一直保持,甚至在制动缸压力空气漏泄为零的情况下,制动力依然能一直保持,并且制动力保持是自动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驻车制动缸
本技术属于轨道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铁路货车车辆制动系统中的驻车制动缸。
技术介绍
铁道货车车辆制动系统中通常配置是一套制动缸,一套手制动机。制动缸完成行车制动(常用制动,紧急制动),手制动机通常是在下列情况下停放时使用:1)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如需在坡道停留时间较长,为防止制动缸漏泄发生自然缓解失去制动作用,此时需拧紧手制动机。2)坡道停车防止溜车事故,需拧紧手制动机。3)防止车辆被大风刮走,需拧紧手制动机。拧紧手制动机需要逐辆操作,特别是车辆运行中,几十上百辆车停在坡道上,要完成手制动操作,劳动强度极大,特别是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比如藏区),人行走都困难,一旦需要手制动驻车,几乎不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车辆发生制动作用后,自动实现驻车制动的驻车制动缸。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驻车制动缸,包括缸座组成、活塞组成、缸体组成以及缓解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座组成与驻车机构连接,所述驻车机构与活塞组成的活塞杆配合而自动实现驻车制动,所述驻车机构包括安装座、棘轮螺母、棘爪组件以及驻车活塞组件,所述安装座与缸座组成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外圆为螺纹,所述活塞杆的螺纹与棘轮螺母内螺纹啮合,在所述活塞杆上沿其轴向设置有键槽,所述键槽与安装座上的离合键配合,所述棘爪组件和驻车活塞组件设置在安装座的驻车缸内,在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列车管气路,所述列车管气路一端与列车的列车管连通,其另一端与驻车活塞组件靠近活塞杆一侧的腔室连通,所述驻车活塞组件与棘爪组件连接,利用列车管内压力的变化,通过驻车活塞组件带动棘爪组件移动,使棘爪组件与棘轮螺母接触或分离,完成驻车时对活塞杆的锁定与解锁。本技术所述的驻车制动缸,其所述驻车活塞组件包括驻车活塞、驻车限位筒以及蓄能弹簧,所述驻车活塞可移动的设置在驻车缸内,所述驻车活塞与棘爪组件连接,所述驻车限位筒与驻车缸连接,所述蓄能弹簧套接在驻车限位筒外周,所述蓄能弹簧的一端抵靠在驻车限位筒的台阶处,其另一端抵靠在驻车活塞的背部端面。本技术所述的驻车制动缸,其所述棘爪组件包括棘爪和棘爪弹簧,所述驻车活塞的前端部插入并安装在棘爪的安装孔内,所述棘爪弹簧套接在驻车活塞的前端部,所述棘爪弹簧的一端抵靠在驻车活塞的台阶处,其另一端抵靠在棘爪的台阶处,所述棘爪能相对于驻车活塞的前端部轴向滑动,所述棘爪前端由安装座上设置的棘爪安装孔穿过并与棘轮螺母外圆设置的锯齿结构配合形成棘轮机构。本技术所述的驻车制动缸,其在所述驻车活塞的前端部设置有弹性圆销,在所述棘爪的安装孔侧壁上设置有与弹性圆销对应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沿驻车活塞轴向延伸形成长条形槽,所述弹性圆销的两端部置于滑槽内且可沿滑槽轴向滑动。本技术所述的驻车制动缸,其所述棘爪的棘爪端部为长扁状,所述安装座上设置的棘爪安装孔为与棘爪端部形状对应配合的方孔,所述棘爪的端部由棘爪安装孔穿过且不能径向转动。本技术所述的驻车制动缸,其所述驻车活塞组件的驻车活塞与手动缓解机构的连接螺钉连接,当所述活塞杆被锁定时,所述棘爪组件的棘爪与棘轮螺母的锯齿结构接触,通过拉动手动缓解机构的拉环,拉动驻车活塞左移,并带动棘爪离开棘轮螺母,解除对棘轮螺母的锁止。本技术所述的驻车制动缸,其在所述安装座内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手制动机,所述手制动机包括手制动轮、端盖以及手制动手柄,所述端盖与安装座连接,所述手制动轮可滑动地套接在活塞杆端部并通过安装座将手制动轮限位安装在安装座内,所述手制动轮端面通过第一推力轴承与棘轮螺母一侧端面转动连接,所述棘轮螺母另一侧端面通过第二推力轴承与安装座端面转动连接,在所述棘轮螺母与手制动轮之间设置有离合器,所述手制动手柄与手制动轮连接,通过扳动手制动手柄带动手制动轮转动并控制离合器与棘轮螺母啮合或分离。本技术所述的驻车制动缸,其在所述棘轮螺母靠近离合器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螺母离合齿,所述离合器靠近棘轮螺母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与螺母离合齿对应配合的离合器离合齿,通过手制动轮带动离合器相对于棘轮螺母前后轴向移动,以控制离合器上离合器离合齿与棘轮螺母上螺母离合齿的啮合或脱开。本技术所述的驻车制动缸,其在所述手制动轮靠近离合器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凸起部,在所述离合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部对应配合的斜槽部,所述斜槽部的两侧斜面分别与凸起部的两侧螺旋面对应配合,当所述凸起部的其中一螺旋面与斜槽部对应的斜面接触时,所述手制动轮带动离合器向棘轮螺母的一侧移动并使离合器与棘轮螺母啮合,当所述凸起部的另一螺旋面与斜槽部对应的另一斜面接触时,所述手制动轮带动离合器向远离棘轮螺母的一侧移动并使离合器与棘轮螺母脱开。本技术所述的驻车制动缸,其在所述棘轮螺母两侧端面分别设置有供对应推力轴承钢珠运行的沟槽,在所述手制动轮上设置有沿径向凸起的凸台部,在所述凸台部的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三推力轴承,在所述第三推力轴承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端盖与安装座螺纹连接,并将弹性件压紧在第三推力轴承上,在所述手制动轮的外圆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抵靠在安装座的扭簧限位挡其另一端安装在手制动手柄的扭簧安装孔中。本技术在车辆发生制动作用后,利用列车管压力下降作为信号,通过一套锁紧机构将活塞杆锁定,使制动缸活塞不能回退,从而确保制动力一直保持,甚至在制动缸压力空气漏泄为零的情况下,制动力依然能一直保持,并且制动力保持是自动的。当需要缓解时,列车管充气,锁紧机构解锁,保持力消失,制动缸缓解。此外,当列车管不能充气时(比如无机车等),也可通过拉动手动缓解机构的手环,使锁紧机构解锁,实现制动缸缓解;而且也可以通过转动手制动机构的手制动手柄,带动活塞杆向制动方向伸出,实现手制动作用,然后仍然可以手动缓解,反复手动制动、缓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活塞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B-B剖视图。图6是图5中驻车缸内部结构的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中棘爪组件的主视图。图8是图7中C-C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中棘爪与棘轮螺母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2中D-D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中手制动机离合部分的拆装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手制动手柄顺时针(从右往左看)转动时离合器受力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中手制动手柄释放时离合器受力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常用制动、缓解时驻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紧急制动、缓解时驻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中手制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手制动机在释放手柄时离合器离开棘轮螺母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缓解弹簧,100为缸座组成,200为活塞组成,201为活塞杆,201a为键槽,300为缸体组成,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驻车制动缸,包括缸座组成(100)、活塞组成(200)、缸体组成(300)以及缓解弹簧(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座组成(100)与驻车机构(400)连接,所述驻车机构(400)与活塞组成(200)的活塞杆(201)配合而自动实现驻车制动,所述驻车机构(400)包括安装座(401)、棘轮螺母(402)、棘爪组件以及驻车活塞组件,所述安装座(401)与缸座组成(100)连接,所述活塞杆(201)的外圆为螺纹,所述活塞杆(201)的螺纹与棘轮螺母(402)内螺纹啮合,在所述活塞杆(201)上沿其轴向设置有键槽(201a),所述键槽(201a)与安装座(401)上的离合键(401m)配合,所述棘爪组件和驻车活塞组件设置在安装座(401)的驻车缸(401d)内,在所述安装座(401)内设置有列车管气路(401f),所述列车管气路(401f)一端与列车的列车管连通,其另一端与驻车活塞组件靠近活塞杆(201)一侧的腔室(401g)连通,所述驻车活塞组件与棘爪组件连接,利用列车管内压力的变化,通过驻车活塞组件带动棘爪组件移动,使棘爪组件与棘轮螺母(402)接触或分离,完成驻车时对活塞杆(201)的锁定与解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车制动缸,包括缸座组成(100)、活塞组成(200)、缸体组成(300)以及缓解弹簧(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座组成(100)与驻车机构(400)连接,所述驻车机构(400)与活塞组成(200)的活塞杆(201)配合而自动实现驻车制动,所述驻车机构(400)包括安装座(401)、棘轮螺母(402)、棘爪组件以及驻车活塞组件,所述安装座(401)与缸座组成(100)连接,所述活塞杆(201)的外圆为螺纹,所述活塞杆(201)的螺纹与棘轮螺母(402)内螺纹啮合,在所述活塞杆(201)上沿其轴向设置有键槽(201a),所述键槽(201a)与安装座(401)上的离合键(401m)配合,所述棘爪组件和驻车活塞组件设置在安装座(401)的驻车缸(401d)内,在所述安装座(401)内设置有列车管气路(401f),所述列车管气路(401f)一端与列车的列车管连通,其另一端与驻车活塞组件靠近活塞杆(201)一侧的腔室(401g)连通,所述驻车活塞组件与棘爪组件连接,利用列车管内压力的变化,通过驻车活塞组件带动棘爪组件移动,使棘爪组件与棘轮螺母(402)接触或分离,完成驻车时对活塞杆(201)的锁定与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活塞组件包括驻车活塞(436)、驻车限位筒(438)以及蓄能弹簧(437),所述驻车活塞(436)可移动的设置在驻车缸(401d)内,所述驻车活塞(436)与棘爪组件连接,所述驻车限位筒(438)与驻车缸(401d)连接,所述蓄能弹簧(437)套接在驻车限位筒(438)外周,所述蓄能弹簧(437)的一端抵靠在驻车限位筒(438)的台阶处,其另一端抵靠在驻车活塞(436)的背部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组件包括棘爪(432)和棘爪弹簧(434),所述驻车活塞(436)的前端部插入并安装在棘爪(432)的安装孔内,所述棘爪弹簧(434)套接在驻车活塞(436)的前端部,所述棘爪弹簧(434)的一端抵靠在驻车活塞(436)的台阶处,其另一端抵靠在棘爪(432)的台阶处,所述棘爪(432)能相对于驻车活塞(436)的前端部轴向滑动,所述棘爪(432)前端由安装座(401)上设置的棘爪安装孔(401h)穿过并与棘轮螺母(402)外圆设置的锯齿结构(402b)配合形成棘轮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车制动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驻车活塞(436)的前端部设置有弹性圆销(433),在所述棘爪(432)的安装孔侧壁上设置有与弹性圆销(433)对应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沿驻车活塞(436)轴向延伸形成长条形槽,所述弹性圆销(433)的两端部置于滑槽内且可沿滑槽轴向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车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432)的棘爪端部(432a)为长扁状,所述安装座(401)上设置的棘爪安装孔(401h)为与棘爪端部(432a)形状对应配合的方孔,所述棘爪(432)的端部由棘爪安装孔(401h)穿过且不能径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活塞组件的驻车活塞(436)与手动缓解机构(450)的连接螺钉(45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杜霞冯丽娥欧东方刘保华肖维远申燕飞杨建平王开恩肖晨李果张杰肖八励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