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集成半导体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集成半导体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三代半导体晶体管的进一步发展,其实现了高禁带宽度、高电子迁移率,使得其可以在更高的频率以及更高的电压下工作。但是,当半导体晶体管在高频率以及高电压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然而,现有中,无论采用SiC或是采用GaN等作为半导体衬底材料制备的半导体晶体管,其严重的热效应制约了功率密度的提升。这样,半导体晶体管尽管可以在更高的功率下工作,但是由于其热效应的累积,会致使器件的使用寿命明显降低,也影响功率管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散热集成半导体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半导体晶体管的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散热集成半导体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在半导体衬底的正面沉积电极层,形成半导体晶体管;对半导体晶体管的表面进行预处理,以增加半导体晶体管表面的形核密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集成半导体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在半导体衬底的正面沉积电极层,形成半导体晶体管;/n对半导体晶体管的表面进行预处理,以增加半导体晶体管表面的形核密度;/n在半导体晶体管的表面沉积纳米级金刚石层;/n在纳米级金刚石层的表面沉积微米级金刚石层,形成散热集成半导体晶体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集成半导体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半导体衬底的正面沉积电极层,形成半导体晶体管;
对半导体晶体管的表面进行预处理,以增加半导体晶体管表面的形核密度;
在半导体晶体管的表面沉积纳米级金刚石层;
在纳米级金刚石层的表面沉积微米级金刚石层,形成散热集成半导体晶体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集成半导体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晶体管的表面包括正面和背面,则具体包括步骤:
步骤S00,在半导体衬底的正面沉积电极层,形成半导体晶体管;
步骤S10,对半导体晶体管的背面进行预处理,以增加半导体晶体管背面的形核密度;
步骤S20,在半导体晶体管的背面沉积纳米级金刚石层;
步骤S30,对半导体晶体管的正面进行预处理,以增加半导体晶体管正面的形核密度;
步骤S40,在半导体晶体管的正面沉积纳米级金刚石层,其中纳米级金刚石层覆盖电极层;
步骤S50,在半导体晶体管背面的纳米级金刚石层表面沉积微米级金刚石层;
步骤S60,在半导体晶体管正面的纳米级金刚石层表面沉积微米级金刚石层;
步骤S70,对半导体晶体管正面的微米级金刚石层和纳米级金刚石层进行光刻,露出电极,形成散热集成半导体晶体管,
其中,半导体晶体管的正面与半导体衬底的正面相对,半导体晶体管的背面与半导体衬底的正面相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集成半导体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0之后且步骤S10之前还包括步骤:
对半导体晶体管的背面中部进行减薄抛光,使垂直于半导体晶体管的沟道的延伸方向,半导体衬底中部的厚度小于两侧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集成半导体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谷昊周,程知群,刘艳,董志华,严丽平,周涛,刘国华,李世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