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用单相交流智能监控电缆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22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用单相交流智能监控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内护套、低烟无卤阻燃包带、金属丝铠装层、阻燃玻璃纤维带和护套;其中,所述内护套为双层结构,包括依次设置在绝缘屏蔽层外的弹性半导电层和中密度聚乙烯层,以及嵌入在半导电层和中密度聚乙烯之间的金属屏蔽层;还包括检测光纤,所述检测光纤包括设置在导体中心的第一检测光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导体中心布设检测光纤,有效检测导体温度,评估电缆的使用寿命,实现温度的精准检测;通过设置双层内护套,并在中间嵌入金属屏蔽层,保证了金属屏蔽层与半导电层之间的良好接触,提高电缆的电气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用单相交流智能监控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用单相交流智能监控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电气化铁路发展迅速,高速铁路技术已经居于领先地位,设计时速越来越快,300km/h以上的高速列车已经普及使用,列车调度非常密集,用于接触网供电的27.5kV单相交流电缆供电安全性越来越引起国家和行业的重视,对电缆的技术要求不断更新和提高,电缆在不同工况下使用寿命以及运行维护还缺乏直接有效的手段。因此,需要一种能有效检测电缆使用情况,评估电缆寿命和提高运行维护效率的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用单相交流智能监控电缆及其生产工艺,来解决目前铁路电缆在不同工况下使用寿命以及运行维护还缺乏直接有效的手段的问题。一种铁路用单相交流智能监控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内护套、低烟无卤阻燃包带、金属丝铠装层、阻燃玻璃纤维带和护套;其中,所述内护套为双层结构,包括依次设置在绝缘屏蔽层外的弹性半导电层和中密度聚乙烯层,以及嵌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用单相交流智能监控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导体(1)、导体屏蔽层(2)、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内护套(5)、低烟无卤阻燃包带(6)、金属丝铠装层(7)、阻燃玻璃纤维带(8)和护套(9);其中,所述内护套(5)为双层结构,包括依次设置在绝缘屏蔽层(4)外的弹性半导电层(5-1)和中密度聚乙烯层(5-2),以及嵌入在半导电层(5-1)和中密度聚乙烯(5-2)之间的金属屏蔽层(5-3);还包括检测光纤(10),所述检测光纤(10)包括设置在导体(1)中心的第一检测光纤(1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用单相交流智能监控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导体(1)、导体屏蔽层(2)、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内护套(5)、低烟无卤阻燃包带(6)、金属丝铠装层(7)、阻燃玻璃纤维带(8)和护套(9);其中,所述内护套(5)为双层结构,包括依次设置在绝缘屏蔽层(4)外的弹性半导电层(5-1)和中密度聚乙烯层(5-2),以及嵌入在半导电层(5-1)和中密度聚乙烯(5-2)之间的金属屏蔽层(5-3);还包括检测光纤(10),所述检测光纤(10)包括设置在导体(1)中心的第一检测光纤(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用单相交流智能监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光纤(10)还包括:以导体(1)为中心对称设置在金属屏蔽层(5-3)的至少一对第二检测光纤(10-2),以及以导体(1)为中心对称设置在金属丝铠装层(8)的至少一对第三检测光纤(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用单相交流智能监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为非紧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用单相交流智能监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光纤(10)包括光纤以及设置于光纤外的保护套和聚烯烃缓冲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用单相交流智能监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层(5-3)包括多根第一屏蔽铜丝(5-3-1)和多根第二屏蔽铜丝(5-3-2);所述第一屏蔽铜丝(5-3-1)成对设置在每根第二检测光纤(10-2)两侧形成光纤保护组;所述第二屏蔽铜丝(5-3-2)设置于相邻的光纤保护组之间;所述第一屏蔽铜丝(5-3-1)和第二屏蔽铜丝(5-3-2)丝径不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陈静徐静陈兴武张宇鸥谢志滨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