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距离感知隧道探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135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距离感知隧道探测机器人用电缆,包括缆芯以及依次包覆于所述缆芯外部的外编织层、外无纺布包带层和护套层,所述缆芯包括相互绞合的芯线一和芯线二;所述芯线一包括第一导体和挤包于所述第一导体外部的第一绝缘层;所述芯线二包括线芯以及依次包覆于所述线芯外部内无纺布包带层、内编织层、聚酯带层,所述线芯与所述内无纺布包带层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抗拉绳,所述线芯包括两根相互绞合的导线,所述导线包括第二导体和挤包于所述第二导体外部的第二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耐拉伸、耐扭转、耐弯曲、耐磨损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距离感知隧道探测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距离感知隧道探测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隧道探测机器人是用于探测隧道环境和隧道内主要设施的一种机器人,可以沿既定的路线移动。在使用过程中,隧道探测机器人所用的电缆会随着隧道探测机器人不断的连续运动而进行不间断的弯折、曲绕、扭转等运动,普通的束丝电线电缆应用到隧道探测机器人中,很容易出现扭曲、磨损、断裂等问题,使用寿命缩短,难以满足隧道探测机器人对电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披露了一种长距离感知隧道探测机器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一种长距离感知隧道探测机器人用电缆,包括缆芯、外编织层、外无纺布包带层和护套层,所述外编织层包覆于所述缆芯外部,所述外无纺布包带层绕包于所述外编织层外部,所述护套层挤包于所述外无纺布包带层外部;所述缆芯包括相互绞合的芯线一和芯线二;所述芯线一包括第一导体和挤包于所述第一导体外部的第一绝缘层;所述芯线二包括线芯、内无纺布包带层、内编织层、聚酯带层和抗拉绳,所述内无纺布包带层绕包于所述线芯外部,所述内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距离感知隧道探测机器人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外编织层(1)、外无纺布包带层(2)和护套层(3),所述外编织层(1)包覆于所述缆芯外部,所述外无纺布包带层(2)绕包于所述外编织层(1)外部,所述护套层(3)挤包于所述外无纺布包带层(2)外部;所述缆芯包括相互绞合的芯线一(4)和芯线二(5);所述芯线一(4)包括第一导体(41)和挤包于所述第一导体(41)外部的第一绝缘层(42);所述芯线二(5)包括线芯、内无纺布包带层(51)、内编织层(52)、聚酯带层(53)和抗拉绳(54),所述内无纺布包带层(51)绕包于所述线芯外部,所述内编织层(52)包覆于所述内无纺布包带层(51)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感知隧道探测机器人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外编织层(1)、外无纺布包带层(2)和护套层(3),所述外编织层(1)包覆于所述缆芯外部,所述外无纺布包带层(2)绕包于所述外编织层(1)外部,所述护套层(3)挤包于所述外无纺布包带层(2)外部;所述缆芯包括相互绞合的芯线一(4)和芯线二(5);所述芯线一(4)包括第一导体(41)和挤包于所述第一导体(41)外部的第一绝缘层(42);所述芯线二(5)包括线芯、内无纺布包带层(51)、内编织层(52)、聚酯带层(53)和抗拉绳(54),所述内无纺布包带层(51)绕包于所述线芯外部,所述内编织层(52)包覆于所述内无纺布包带层(51)外部,所述聚酯带层(53)挤包于所述内编织层(52)外部,所述抗拉绳(54)填充与所述线芯与所述内无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梅杨春进朱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旭达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