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135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线领域,提供了一种电线,包括:固定导管,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导管左右延伸并具有左右贯通的容纳;导电介质,由多个填充所述容纳腔的颗粒状导电颗粒构成;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固定导管左端面的左连接件和用于封闭所述固定导管右端面的右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均为导电材料制成并与所述导电介质抵接;其中,各所述导电颗粒共同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左连接件的电流并将其传递至所述右连接件或将来自所述右连接件的电流传递至所述左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线解决了导体因往复运动而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线
本技术属于电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线。
技术介绍
电线作为最常见的导电产品广泛用于各种电器设备、电子产品的电连接。现有电线包括金属材料制成的导体和裹附在导体外层的绝缘层,导体截面为圆形并成条状左右延伸,绝缘层裹附在导体外侧以在裹附处隔绝导体与外界连接。在一些特定的设备使用中,电线被反复移动或弯曲,导体在往复运动中产生金属疲劳而损伤乃至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线,其旨在解决因导体因往复运动而损伤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线,包括:固定导管,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导管左右延伸并具有左右贯通的容纳腔;导电介质,由多个填充所述容纳腔的颗粒状导电颗粒构成;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固定导管左端面的左连接件和用于封闭所述固定导管右端面的右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均为导电材料制成并与所述导电介质抵接;其中,各所述导电颗粒共同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左连接件的电流并将其传递至所述右连接件或将来自所述右连接件的电流传递至所述左连接件。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介质,包括多个位于所述容纳腔并呈球状的导电球,所述导电球直径小于所述容纳腔的截面直径;各所述导电球共同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左连接件的电流并将其传递至所述右连接件或将来自所述右连接件的电流传递至所述左连接件。进一步的,各所述导电球直径均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球直径与所述容纳腔截面直径之比为(0,0.5)∪(0.5,1)。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球直径大于或等于1mm。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球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导电塑胶、导电橡胶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电线还包括填充于所述容纳腔的润滑剂,所述润滑剂由导电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剂为石墨粉末。进一步的,所述左连接件包括气密连接所述固定导管以封闭所述固定导管左端面的左封板和连接所述左封板并向左延伸的左接线,所述右连接件包括气密连接所述固定导管以封闭所述固定导管右端面的右封板和连接所述右封板并向右延伸的右接线。进一步的,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均为铜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电线还包括至少一根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的防拉线,所述防拉线的弹性模量比所述固定导管的弹性模量小。进一步的,所述防拉线有多个环设于所述固定导管的外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导管为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介质为呈粉末状的石墨粉末,所述石墨粉末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左连接件的电流并将其传递至所述右连接件或将来自所述右连接件的电流传递至所述左连接件。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导管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导电介质包括石墨粉末和导电球,所述导电球的直径与所述容纳腔截面直径之比为(0,1.2]。一种电线,包括:固定导管,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导管左右延伸并具有左右贯通的容纳腔;导电介质,为填充于所述容纳腔的液态金属,所述液态金属为镓、钠、钾、水银、钾钠合金或镓铟锡合金中的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固定导管左端面的左连接件和用于封闭所述固定导管右端面的右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均为导电材料制成并与所述导电介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电线,固定导管和连接结构围合以固定各导电球,连接结构和各导电颗粒一起形成用于导电的结构,实现导电功能,由于将导电颗粒作为导电介质,导电颗粒呈颗粒状,使得固定导管在受压变形的情况下,各导电颗粒能够做适应性的运动,以适应固定导管的变化。因此,由颗粒状的导电颗粒作为导电介质能够解决导体因往复运动而损伤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线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线的截面示意图,其中,导电球的直径与图1不同。附图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线,包括固定导管10、导电介质20和连接结构30。固定导管10为柔性材料制成,固定导管10左右延伸并具有左右贯通的容纳腔。导电介质20由多个填充容纳腔的颗粒状导电颗粒构成。连接结构30包括用于封闭固定导管10左端面的左连接件31和用于封闭固定导管10右端面的右连接件32,左连接件31和右连接件32均为导电材料制成并与导电介质20抵接。其中,各导电颗粒共同用于接收来自左连接件31的电流并将其传递至右连接件32或将来自右连接件32的电流传递至左连接件31。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线中,固定导管10和连接结构30围合以固定各导电颗粒,连接结构30和各导电颗粒一起形成用于导电的结构,实现导电功能。由于将导电颗粒作为导电介质20,导电颗粒呈颗粒状,使得固定导管10在受压变形的情况下,各导电颗粒能够做适应性的运动,以适应固定导管10的变化。因此,由颗粒状的导电颗粒作为导电介质20能够解决导体因往复运动而损伤的问题。优选的,固定导管10为弹性材料制成。固定导管10在受压下弹性形变(即容纳腔变形)并向导电颗粒施加压力,各导电颗粒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能够在压力下各滚动并调整各导电颗粒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变化整体外形以适应容纳腔的变化,并于外力解除后在固定导管10的弹性回复力下容纳腔回复原状,即导电介质20外形也回复原状。优选的,导电介质20与固定导管10过盈配合。使得固定导管10对导电颗粒施加向内的压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各导电颗粒的紧凑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导电介质20的导电性能。在本实施例中,导电介质20包括多个位于容纳腔并呈球状的导电球21,导电球21直径小于容纳腔的截面直径。各导电球21共同用于接收来自左连接件31的电流并将其传递至右连接件32或将来自右连接件32的电流传递至左连接件31。各导电球21一起对电流起到导通的作用。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各导电球21填充于容纳腔内并相互抵接以形成不间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导管,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导管左右延伸并具有左右贯通的容纳腔;/n导电介质,由多个填充所述容纳腔的颗粒状导电颗粒构成;/n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固定导管左端面的左连接件和用于封闭所述固定导管右端面的右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均为导电材料制成并与所述导电介质抵接;/n其中,各所述导电颗粒共同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左连接件的电流并将其传递至所述右连接件或将来自所述右连接件的电流传递至所述左连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7 CN 20182221246641.一种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导管,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导管左右延伸并具有左右贯通的容纳腔;
导电介质,由多个填充所述容纳腔的颗粒状导电颗粒构成;
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固定导管左端面的左连接件和用于封闭所述固定导管右端面的右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均为导电材料制成并与所述导电介质抵接;
其中,各所述导电颗粒共同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左连接件的电流并将其传递至所述右连接件或将来自所述右连接件的电流传递至所述左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介质,包括多个位于所述容纳腔并呈球状的导电球,所述导电球直径小于所述容纳腔的截面直径;
各所述导电球共同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左连接件的电流并将其传递至所述右连接件或将来自所述右连接件的电流传递至所述左连接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球直径与所述容纳腔截面直径之比为(0,0.5)∪(0.5,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球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导电塑胶、导电橡胶制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还包括填充于所述容纳腔的润滑剂,所述润滑剂由导电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石墨粉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件包括气密连接所述固定导管以封闭所述固定导管左端面的左封板和连接所述左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仁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可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