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机用新型超薄半绝缘铜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155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电机用新型超薄半绝缘铜扁线,包括位于中间的铜导体,所述铜导体表面镀银,所述铜导体为扁平形导体,包括有两个宽面和两个窄面,所述铜导体的至少一个宽面和一个窄面上粘结有一薄膜复合结构,所述薄膜复合结构包括位于中间的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层、涂覆在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层正面的第一含氟聚合物胶粘剂层以及涂覆在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层背面的第二含氟聚合物胶粘剂层,所述薄膜复合结构的外部涂敷有一聚酰胺酰亚胺漆层,所述铜导体至少有一个宽面或窄面为裸露的不粘结薄膜复合结构。减小电磁线的绝缘厚度,同时绝缘强度高,可以大大提高电机的槽满率,进而提升电机的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电机用新型超薄半绝缘铜扁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线
,涉及一种高压电机用新型超薄半绝缘铜扁线。
技术介绍
电磁线是一种具有绝缘层的导电金属电线,用以绕制电工产品的线圈或绕组,其原理是利用法拉第的电磁感应效应,通过电流产生磁场,或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实现电能和磁场能的相互转换,是电力设备、工业电机、家用电器、汽车电机、电动工具、仪器仪表等产品的重要构件,被誉为电机、电器工业产品的心脏。目前,高压电机线绝缘一般采用云母带绕包,绝缘厚度有0.36mm。电机属于F级,聚酰亚胺薄膜是很好的H级绝缘材料,一般采用50%叠包,绝缘厚度为0.15mm,可以减薄绝缘,但在电机中使用较少。如何使用更薄的绝缘材料是业内共同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电机用新型超薄半绝缘铜扁线,目的在于减小电磁线的绝缘厚度,同时绝缘强度高,可以大大提高电机的槽满率,进而提升电机的功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电机用新型超薄半绝缘铜扁线,包括位于中间的铜导体,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电机用新型超薄半绝缘铜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间的铜导体,所述铜导体表面镀银,所述铜导体为扁平形导体,包括有两个宽面和两个窄面,所述铜导体的至少一个宽面和一个窄面上粘结有一薄膜复合结构,所述薄膜复合结构包括位于中间的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层、涂覆在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层正面的第一含氟聚合物胶粘剂层以及涂覆在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层背面的第二含氟聚合物胶粘剂层,所述薄膜复合结构的外部涂敷有一聚酰胺酰亚胺漆层,所述铜导体至少有一个宽面或窄面为裸露的不粘结薄膜复合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机用新型超薄半绝缘铜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间的铜导体,所述铜导体表面镀银,所述铜导体为扁平形导体,包括有两个宽面和两个窄面,所述铜导体的至少一个宽面和一个窄面上粘结有一薄膜复合结构,所述薄膜复合结构包括位于中间的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层、涂覆在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层正面的第一含氟聚合物胶粘剂层以及涂覆在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层背面的第二含氟聚合物胶粘剂层,所述薄膜复合结构的外部涂敷有一聚酰胺酰亚胺漆层,所述铜导体至少有一个宽面或窄面为裸露的不粘结薄膜复合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机用新型超薄半绝缘铜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层的厚度为0.0265m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机用新型超薄半绝缘铜扁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骏顾新建刘明福宋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