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插头及其排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4224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53
一种电连接器插头,包括线缆外套以及大部分被线缆外套包裹且小部分露出而能够与导电端子电连接的若干芯线。所述芯线包括电源线、信号传输线以及地线,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线、第二信号传输线以及第三信号传输线,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信号传输线的截面面积以及第三信号传输线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从第二信号传输线以及第三信号传输线之间穿过从而能够被第二信号传输线和第三信号传输线的其中一个压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插头在排线时,能够避免较细的第一信号传输线从线槽内翘起被压断,减少在组装过程中,可能被模具或电连接器外壳挤压压扁而被压断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插头及其排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电连接器插头及其排线方法。
技术介绍
CC(ConfigurationChannel)线是电连接器插头中的配置通道,是USBType-C里新增的关键通道,它的作用有检测USB连接,检测正反插,USB设备间数据与VBUS的连接建立与管理等。目前电连接器插头产品的芯线包括:两根电源线,一根白色的信号传输线,一根绿色的信号传输线,一根CC线以及一根地线。所有这些芯线均具有一层绝缘皮,在与导电端子焊接之前,所有芯线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载具内,通过激光镭射等方法,去掉芯线上的绝缘皮,露出导体,从而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焊接动作。目前的绕线排列方法是:CC线从两根电源线中间穿出,从另外两根信号传输线上方穿过,排入线槽。目前的产品排线方法存在的问题或缺点是:芯线排入线槽内后,CC线根部易从线槽内翘起。在后续成型时,CC线翘起的部分容易被模具或电连接器外壳挤压、压扁而压断。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插头及其排线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插头及其排线方法,其满足了批量生产的要求,提高了组装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一种电连接器插头,包括线缆外套以及大部分被线缆外套包裹且小部分露出而能够与导电端子电连接的若干芯线,所述芯线包括电源线、信号传输线以及地线,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线、第二信号传输线以及第三信号传输线,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信号传输线的截面面积以及第三信号传输线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从第二信号传输线以及第三信号传输线之间穿过从而能够被第二信号传输线和第三信号传输线的其中一个压住。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段以及自第一段一体延伸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位于第二信号传输线的左、右侧,所述第一段位于第三信号传输线的上方,第二段位于第二信号传输线的下方而用于与导电端子焊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是CC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一,所述电源线为两根,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从两根电源线之间穿出所述线缆外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二:一种电连接器插头的排线方法,包括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头和排线用的载具,所述载具上设有若干线槽,所述电源线、信号传输线以及地线排入线槽,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在载具上的投影与第二信号传输线在载具上的投影相交具有交汇点,在交汇点处且沿垂直于载具的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位于第二信号传输线和载具之间,排线时,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被第二信号传输线压住而稳定嵌位于载具上的对应线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包括第一段以及自第一段一体延伸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位于第二信号传输线的左、右侧,所述第一段位于第三信号传输线的上方,第二段位于第二信号传输线的下方而用于与导电端子焊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是CC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二,所述电源线为两根,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从两根电源线之间穿出所述线缆外套。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插头及其排线方法,较细的第一信号传输线被较粗的第二信号传输线压住,避免了第一信号传输线从线槽内翘起,减少在组装过程中被模具或电连接器外壳挤压而被压断裂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插头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插头的芯线在载具上排线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插头的芯线在载具上排线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至图3,一种电连接器插头100,包括线缆外套3以及大部分被线缆外套3包裹且小部分露出而能够与导电端子(未标号)电连接的若干芯线4,所述芯线4包括电源线41、信号传输线42以及地线43。所述信号传输线42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线421、第二信号传输线422以及第三信号传输线423。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信号传输线422的截面面积以及第三信号传输线423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从第二信号传输线422以及第三信号传输线423之间穿过从而能够被第二信号传输线422和第三信号传输线423的其中一个压住。请参考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更主要的涉及一种将所述电连接器插头100排位于载具200上的排线方法,所述载具200上设有若干线槽201。所述电源线41、信号传输线42以及地线43排入线槽201。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在载具200上的投影与第二信号传输线422在载具200上的投影相交具有交汇点,在交汇点处且沿垂直于载具200的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位于第二信号传输线422和载具200之间,从而保证排线时,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被第二信号传输线422压住而稳定嵌位于载具200上的对应线槽201内。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3,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包括第一段4211以及自第一段4211一体延伸的第二段4212,所述第一段4211和第二段4212分别位于第二信号传输线422的左、右侧,所述第一段4211位于第三信号传输线423的上方,第二段4212位于第二信号传输线422的下方而用于与导电端子焊接。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是CC(ConfigurationChannel)线。第二信号传输线422和第三信号传输线423比第一信号传输线421粗,是由其传输信号的不同决定的。所述电源线41为两根,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从两根电源线41之间穿出所述线缆外套3。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也可以不从两根电源线41之间穿出所述线缆外套3,根据客户需要选择。本专利技术的芯线4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在载具200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被第二信号传输线422压住,避免了第一信号传输线421从线槽201内翘起,减少在组装过程中,可能被模具或电连接器外壳挤压压扁而被压断裂的风险。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
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
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插头(100),包括线缆外套(3)以及大部分被线缆外套(3)包裹且小部分露出而能够与导电端子(未标号)电连接的若干芯线(4),所述芯线(4)包括电源线(41)、信号传输线(42)以及地线(43),所述信号传输线(42)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线(421)、第二信号传输线(422)以及第三信号传输线(423),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信号传输线(422)的截面面积以及第三信号传输线(423)的截面面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从第二信号传输线(422)以及第三信号传输线(423)之间穿过从而能够被第二信号传输线(422)和第三信号传输线(423)的其中一个压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插头(100),包括线缆外套(3)以及大部分被线缆外套(3)包裹且小部分露出而能够与导电端子(未标号)电连接的若干芯线(4),所述芯线(4)包括电源线(41)、信号传输线(42)以及地线(43),所述信号传输线(42)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线(421)、第二信号传输线(422)以及第三信号传输线(423),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信号传输线(422)的截面面积以及第三信号传输线(423)的截面面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从第二信号传输线(422)以及第三信号传输线(423)之间穿过从而能够被第二信号传输线(422)和第三信号传输线(423)的其中一个压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包括第一段(4211)以及自第一段(4211)一体延伸的第二段(4212),所述第一段(4211)和第二段(4212)分别位于第二信号传输线(422)的左、右侧,所述第一段(4211)位于第三信号传输线(423)的上方,第二段(4212)位于第二信号传输线(422)的下方而用于与导电端子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是CC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41)为两根,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线(421)从两根电源线(41)之间穿出所述线缆外套(3)。


5.一种电连接器插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龙钱程冯鹤俊孙正国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精密工业滁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