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充方法、回充装置及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指一种回充方法、回充装置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若要保证机器人可以长时间运行,需要为机器人充电(也可以称之为回充),一般可以通过设置充电桩,在机器人识别到充电桩后可以实现回充。那么,如何实现对充电桩的识别,从而实现机器人的回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充方法、回充装置及机器人,用以实现对充电桩的识别,从而实现机器人的回充。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充方法,应用于机器人,该方法包括:控制所述机器人进行原地旋转,同时获取用于表示所述机器人周边环境的多组参考数据;根据获取到的最后一组参考数据,对获取到的其余每一组参考数据进行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参考数据;根据修正后的参考数据和所述最后一组参考数据,对充电桩进行识别;在确定出得到的识别结果满足预设的对接规则时,控制所述机器人与所述充电桩对接。r>可选地,在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机器人,该方法包括:/n控制所述机器人进行原地旋转,同时获取用于表示所述机器人周边环境的多组参考数据;/n根据获取到的最后一组参考数据,对获取到的其余每一组参考数据进行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参考数据;/n根据修正后的参考数据和所述最后一组参考数据,对充电桩进行识别;/n在确定出得到的识别结果满足预设的对接规则时,控制所述机器人与所述充电桩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机器人,该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机器人进行原地旋转,同时获取用于表示所述机器人周边环境的多组参考数据;
根据获取到的最后一组参考数据,对获取到的其余每一组参考数据进行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参考数据;
根据修正后的参考数据和所述最后一组参考数据,对充电桩进行识别;
在确定出得到的识别结果满足预设的对接规则时,控制所述机器人与所述充电桩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到的最后一组参考数据,对获取到的其余每一组参考数据进行修正处理,具体包括:
除最后一组参考数据之外,确定其余每一组参考数据与所述最后一组参考数据的角度差值;
确定所述其余每一组参考数据的角度校正值;
根据所述角度差值和所述角度校正值,对所述其余每一组参考数据进行修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充方法,其特征在于,除所述最后一组参考数据之外的第i组参考数据的所述角度差值为:根据所述机器人旋转的角速度、以及所述第i组参考数据与所述最后一组参考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
除所述最后一组参考数据之外的第i组参考数据的所述角度校正值为:根据所述机器人旋转的角速度、所述第i组参考数据的采样时间、以及所述第i组参考数据的采样角度确定;
其中,i为正整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规则包括:
所述识别结果包括:所述充电桩的识别率、以及所述机器人与所述充电桩之间的第一角度;
在所述识别率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且在控制所述机器人旋转所述第一角度后,根据重新获取到的N组参考数据,确定出所述机器人与所述充电桩之间的第二角度时,所述第二角度不大于预设的角度阈值;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出得到的识别结果不满足预设的对接规则时,还包括:
在确定出识别率不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机器人旋转同时重新获取参考数据;
或,在确定出所述第二角度大于预设的角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机器人旋转所述第二角度,再控制所述机器人与所述充电桩对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出识别率不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机器人旋转同时重新获取参考数据,具体包括:
在确定出识别率不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识别率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若否,则控制所述机器人在当前位置进行原地旋转,同时重新获取参考数据;
若是,则控制所述机器人移动至第一预设点,并控制所述机器人在所述第一预设点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永强,彭浩,张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欣奕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