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说是用导热油对己内酰胺聚合反应装置进行加热的加热系统,适用于对以己内酰胺为原料生产锦纶切片的聚合反应装置的加热。
技术介绍
在锦纶生产行业都知道,目前对于以己内酰胺为原料来生产锦纶切片的聚合反应装置的加热,都是采用传统的加热装置。这种传统加热装置由上筒和下筒组成。上筒内设置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的四周呈密封状与上筒内壁相连接。上支撑板和上筒的底板上均有通孔,且上支撑板上的通孔与底板上的通孔一一相对应。上支撑板与底板间相对应的一对通孔间均有钢管,钢管的上、下端外侧分别与上支撑板和底板上的相应通孔间呈密封状连接在一起。上支撑板与上筒的顶部间留有用于形成分配腔的间距,分配腔的顶部有己内酰胺进口。其中的下筒含有内筒,内筒的上端与上筒的底板间呈密封状连接在一起且使所有钢管均与下筒相通。内筒的外面有外筒,且二者间留有用于使下筒筒壁形成夹套的间距。下筒下部加工有己内酰胺出口。上筒内和下筒的夹套内均充有导热介质联苯醚,并在上筒内和下筒的夹套内安装有电加热管。其中的联苯醚是用26.5%的联苯和73.5的联苯醚混合而成的低共溶共沸点混合物,其具有易 ...
【技术保护点】
己内酰胺聚合反应装置用加热系统,包括反应筒,该反应筒为圆柱形,其由上筒和下筒组成;上筒内有上支撑板(8),上支撑板(8)的四周呈密封状与上筒内壁相连接;上支撑板(8)和上筒的底板(10)上均有通孔,且上支撑板(8)上的通孔与底板(10)上的通孔一一相对应;上支撑板(8)与底板(10)间相对应的一对通孔间均有钢管(9),钢管(9)的上、下端外侧分别与上支撑板(8)和底板(10)上的相应通孔间呈密封状连接在一起;上支撑板(8)与上筒的顶部间留有用于形成分配腔(6)的间距,分配腔(6)的顶部有己内酰胺进口(5);其中的下筒含有内筒(12),内筒(12)的上端与上筒的底板(10)间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有清,王国新,黄伟忠,
申请(专利权)人:沈有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