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闩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64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辅助工具,尤其是汽车门闩踏板,包括踏板,所述踏板的一端设有下卡槽和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架一端的一侧设有挂钩,另一侧设有调节孔,所述挂钩用于挂在汽车门闩上;所述第一销钉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上,所述支架的调节孔活动插在所述第一销钉上,所述下卡槽位于汽车门闩的下方,且以第一销钉为支点压在汽车门闩上,所述汽车门闩位于所述挂钩与所述下卡槽之间;所述弹性块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该汽车门闩踏板体积小,方便汽车携带,通过汽车门闩进行固定,高度合适,方便装取车顶物品,并且稳定性好,角度可调,能够保持水平状态,不易损伤汽车的漆面,也不会造成汽车门框变形,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门闩踏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辅助工具,尤其是汽车门闩踏板。
技术介绍
SUV或一些较高车顶有载物时,一般采取用梯子或凳子作为辅助操作,这种方式非常不方便,需要车内配备凳子或梯子,占用车内空间,并且梯子压在车身上容易破坏车身上的漆面。虽然可以携带折叠凳,但是折叠凳的强度较差,在承受成年人体重和物品重量时容易损坏,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不稳,而且折叠凳的高度较低,实际使用效果不佳,不方便装取车顶上的物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方便汽车携带,通过汽车门闩进行固定,高度合适,方便装取车顶物品,并且稳定性好,不易损伤汽车的漆面,也不会造成汽车门框变形,使用非常方便的汽车门闩踏板,具体技术方案为:汽车门闩踏板,包括踏板,所述踏板的一端设有下卡槽和第一连接孔;支架,所述支架一端的一侧设有挂钩,另一侧设有调节孔,所述挂钩用于挂在汽车门闩上;第一销钉,所述第一销钉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上,所述支架的调节孔活动插在所述第一销钉上,所述下卡槽位于汽车门闩的下方,且以第一销钉为支点压在汽车门闩上,所述汽车门闩位于所述挂钩与所述下卡槽之间;弹性块,所述弹性块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钩从汽车门闩的上方挂入,踏板的下卡槽从汽车门闩的下方压在门闩上,第一销钉为转动支点,支架通过挂钩挂在汽车门闩上,弹性块抵在门框上,第一销钉和汽车门闩支撑踏板,踏板受力时下卡槽压紧在汽车门闩上,下卡槽与挂钩实现与汽车门闩可靠的连接,弹性块抵在门框上,从而保证踏板的稳定,并且由于汽车门闩的位置大概位于汽车高度的中间偏下的位置,因此人踩在踏板上高度刚好方便装取车顶上的物品。弹性块用于保护汽车门框,增大与门框的接触面积,同时实现软连接,避免造成门框变形和损伤门框上的漆面。不使用时,可以将支架收纳到踏板的下方,大大减小了占用的空间,方便携带。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销钉,所述第二销钉固定在所述支架另一端的第二连接孔上,所述弹性块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销钉上;所述弹性块设有不少于两个用于调节踏板水平状态的调节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弹性块,使弹性块不同的调节面压在门框上,由于调节面用于调节第一销钉与车门框架之间距离的,因此与第一销钉不同的距离的调节面能够实现踏板水平状态的调节,使踏板尽量保持水平状态,方便人的站立,避免出现踏板倾斜角度过大导致硌脚或站立不稳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面设有两个,包括高位调节面和低位调节面,所述高位调节面与所述第二销钉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低位调节面与所述第二销钉之间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设置两个调节面就能适用市场上绝大部分的车辆,设置较少的调节面能够保证与汽车门框的接触面积,避免接触面积过小导致汽车门框受力变形。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块上设有多个弹性孔,所述多个弹性孔绕弹性块的轴线环形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孔内设有不少于两个用于调节踏板水平状态的调节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槽用于调整踏板的水平状态,从而使踏板保持水平状态,使用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槽内设有两个,包括第一调节槽和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和第二调节槽位于所述调节孔的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踏板包括防滑板,所述防滑板上设有多个防滑凸起;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有下卡槽和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板对称固定在所述防滑板的两侧,所述支架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稳定性好,安全性高。防滑板用于踩踏,并且实现支撑板的固定,使踏板的加工方便。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上折边,所述上折边与所述防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下折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折边方便防滑板的固定,上折边和下折边还同时提高了支撑板的强度,使支撑板不易变形。所述防滑板上设有冲压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压槽为冲压成型,增加防滑板的强度。进一步的,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一端设有下卡槽和第三连接孔,所述加强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且对称位于所述支架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的厚度较厚,能够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变形,并且降低了支撑板的厚度,方便支撑板的加工,并且降低了整体的重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销钉的一端设有限位柱,另一端装有螺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销钉上设有螺纹孔,方便螺钉的安装。限位柱和螺钉实现第一销钉的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根据汽车门框斜度调节踏板角度,让踏板角度始终保持与地面相对平行。2.通过弹性块与车体门框接触,并增大弹性块与车体的接触面积,有效减小对车体的损伤;3.两只弹性块可以分别调节不同角度来适应市场上的汽车门框;4.上下咬合结构使安装在汽车门闩上更稳固安全,不会脱落;5.踩踏面平整,高度较高,更有利于车顶操作;6.可折叠收纳,方便轻巧,不用时可以放置在汽车手套箱内。附图说明图1是汽车门闩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汽车门闩踏板的爆炸图;图3是踏板的爆炸图;图4是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一销钉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弹性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支架的正视图;图8是汽车门闩踏板装入汽车门闩的示意图;图9是汽车门闩踏板安装在汽车门框坡度较大的示意图;图10是汽车门闩踏板安装在汽车门框坡度较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10所示,汽车门闩踏板,包括踏板,踏板的一端设有下卡槽31和第一连接孔23;支架4,支架4一端的一侧设有挂钩43,另一侧设有调节孔40,挂钩43用于挂在汽车门闩92上;第一销钉8,第一销钉8固定在第一连接孔23上,支架4的调节孔40活动插在第一销钉8上,下卡槽31位于汽车门闩92的下方,且以第一销钉8为支点压在汽车门闩92上,汽车门闩92位于挂钩43与下卡槽31之间;弹性块5,弹性块5固定在支架4的另一端。挂钩43从汽车门闩92的上方挂入,踏板的下卡槽31从汽车门闩92的下方压在汽车门闩92上,第一销钉8为转动支点,支架4通过挂钩43挂在汽车门闩92上,弹性块5抵在汽车门框91上,第一销钉8和汽车门闩92支撑踏板,踏板受力时下卡槽31压紧在汽车门闩92上,下卡槽31与挂钩43实现与汽车门闩92可靠的连接,弹性块5抵在汽车门框91上,从而保证踏板的稳定,并且由于汽车门闩92的位置位于汽车高度的中间偏下的位置,因此人踩在踏板上高度刚好方便装取车顶上的物品。弹性块5用于保护汽车门框91,增大与汽车门框91的接触面积,同时实现软连接,避免造成汽车门框91变形和损伤汽车门框91上的漆面。弹性块5可以采用聚氨酯或橡胶制成。不使用时,可以将支架4收纳到踏板的下方,大大减小了占用的空间,方便携带。第一销钉8可以采用两端铆接在第一连接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门闩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踏板,所述踏板的一端设有下卡槽和第一连接孔;/n支架,所述支架一端的一侧设有挂钩,另一侧设有调节孔,所述挂钩用于挂在汽车门闩上;/n第一销钉,所述第一销钉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上,所述支架的调节孔活动插在所述第一销钉上,所述下卡槽位于汽车门闩的下方,且以第一销钉为支点压在汽车门闩上,所述汽车门闩位于所述挂钩与所述下卡槽之间;/n弹性块,所述弹性块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门闩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踏板,所述踏板的一端设有下卡槽和第一连接孔;
支架,所述支架一端的一侧设有挂钩,另一侧设有调节孔,所述挂钩用于挂在汽车门闩上;
第一销钉,所述第一销钉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上,所述支架的调节孔活动插在所述第一销钉上,所述下卡槽位于汽车门闩的下方,且以第一销钉为支点压在汽车门闩上,所述汽车门闩位于所述挂钩与所述下卡槽之间;
弹性块,所述弹性块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闩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销钉,所述第二销钉固定在所述支架另一端的第二连接孔上,所述弹性块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销钉上;
所述弹性块设有不少于两个用于调节踏板水平状态的调节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闩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面设有两个,包括高位调节面和低位调节面,所述高位调节面与所述第二销钉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低位调节面与所述第二销钉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闩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上设有多个弹性孔,所述多个弹性孔绕弹性块的轴线环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路者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