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式采耳及耳部检查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60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管式采耳及耳部检查辅助装置,包括盒状主体、软管、入耳杆,所述盒状主体和入耳杆通过所述软管连接,所述盒状主体内安装有电源、光源,外部设置有开关和充电孔,所述开关控制电源的启闭,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充电器插入充电孔为所述电源充电,所述电源为所述光源供电,光纤一端与光源连接,且穿过所述软管、入耳杆,另一端位于所述入耳杆头部,所述光纤有1根以上,所述入耳杆为中空的空心杆,所述入耳杆最大直径为1.7—2.7mm。为了看清楚耳道内景象,所述盒状主体内还设置有镜头主板、无线发射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灵活,握持操作部分重量较轻,采用微型摄像头和光纤,大大减小了入耳杆直径,提高了续航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管式采耳及耳部检查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耳道清洁及检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管式采耳及耳部检查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耳道内存在有干型耳垢、湿型耳垢和屑状耳垢等形态各异的耳垢,需要定期清理,同时耳道内出现疾病如耵聍等也需要进行清除。由于耳道轮廓细长狭窄,需使用专业照明装置。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是笔杆型照明、可视辅助装置,但目前的辅助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入耳的杆部由于采用3.5mm左右的摄像头,导致入耳杆部最粗部分超过4mm,而人类耳道是5mm左右,无法再放入其他工具,不方便同时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清理,每次需取出可视化辅助装置再进行取垢,不能实现实时观察;2、握持部分由于安装有电池,重量较重,不适宜女性或力气小的使用者使用,使用时也不方便进行在耳道内进行轻微调整;3、电源续航时间短,当遇到耳部的治疗耗时较多时,需更换电池或进行充电,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采耳或耳道检测辅助用的可视化装置,杆部较粗,重量较重,电源续航时间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软管式采耳及耳部检查辅助装置,包括盒状主体、软管、入耳杆,所述盒状主体和入耳杆通过所述软管连接,所述盒状主体内安装有电源、光源,外部设置有开关和充电孔,所述开关控制电源的启闭,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充电器插入充电孔为所述电源充电,所述电源为所述光源供电,光纤一端与光源连接,且穿过所述软管、入耳杆,另一端位于所述入耳杆头部,所述光纤有1根以上,所述入耳杆为中空的空心杆,与所述软管通过紧固接头连接,所述入耳杆最大直径为1.7—2.7mm。进一步地,为了看清楚耳道内景象,所述盒状主体内还设置有镜头主板、无线发射器,所述盒状主体侧面设置有天线,所述电源为所述镜头主板、无线发射器供电,所述镜头主板、无线发射器、天线依次连接;所述镜头主板通过导线与微型摄像头连接,所述微型摄像头安装在入耳杆头部中心,所述镜头主板为微型摄像头供电且处理微型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所述光纤有多根,光纤末端环绕在所述微型摄像头周围。进一步地,还包括无线接收器与显示器,所述无线接收器接收无线发射器发送的图像信号,所述无线接收器与所述显示器相连,所述显示器实时显示耳道内图像。进一步地,所述光纤直径为0.1—0.25mm,所述入耳杆头端的微型摄像头和光纤通过环氧树脂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微型摄像头为方型,所述光纤有8或12根,在微型摄像头的四个侧面与所述入耳杆的四个间隙之间各有2或3根,不连接显示器时也可看清耳道细节。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锂电池,容量为10000mA以上。进一步地,所述软管为医用硅胶管。进一步地,所述入耳杆为304不锈钢材料,长度为2—2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手部握持部分仅为连接软管的入耳杆,重量较轻,软管可任意弯曲,便于操作,光源通过软管内的光纤导入,避免在耳道内发热;2、既可作为照明灯使用,也可进行超清图像显示,可以看屏幕操作,微型摄像头自带冷光源也可以看耳道操作,操作简单,医师、采耳师、消费者直接上手操作;可以观察耳道每个盲区,借助冷光源看到耳道里的隐形耳垢,以便于清理。有效防止视觉误差;3、盒状主体可放置于口袋或桌面,续航时间达到10小时以上,且可充电,使用时无需移动,有利于信号的稳定传播,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软管式采耳及耳部检查辅助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软管式采耳及耳部检查辅助装置的入耳杆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入耳杆前端微型摄像头和光纤的布置示意图。图中:1、盒状主体;2、开关;3、天线;4、充电孔;5、软管;6、入耳杆;7、微型摄像头;8、光纤;9、光源;10、镜头主板;11、无线发射器;12、电源;13、无线接收器;14、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3所示,一种软管5式采耳及耳部检查辅助装置,包括盒状主体1、软管5、入耳杆6,所述盒状主体1和入耳杆6通过所述软管5连接,所述盒状主体1内安装有电源12、光源9,外部设置有开关2和充电孔4,所述开关2控制电源12的启闭,所述电源12为可充电电池,充电器插入充电孔4为所述电源12充电,所述电源12为所述光源9供电,光纤8一端与光源9连接,且穿过所述软管5、入耳杆6,另一端位于所述入耳杆6头部,所述光纤8有1根以上,所述入耳杆6为中空的空心杆,与所述软管5通过紧固接头连接,所述入耳杆6最大直径为1.7—2.7mm。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看清楚耳道内景象,所述盒状主体1内还设置有镜头主板10、无线发射器11,所述盒状主体1侧面设置有天线3,所述电源12为所述镜头主板10、无线发射器11供电,所述镜头主板10、无线发射器11、天线3依次连接;所述镜头主板10通过导线与微型摄像头7连接,所述微型摄像头7安装在入耳杆6头部中心,所述镜头主板10为微型摄像头7供电且处理微型摄像头7拍摄的图像;所述光纤8有多根,光纤8末端环绕在所述微型摄像头7周围。在实际应用中,还包括无线接收器13与显示器14,所述无线接收器13接收无线发射器11发送的图像信号,所述无线接收器13与所述显示器14相连,所述显示器14实时显示耳道内图像。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光纤8直径为0.1—0.25mm,所述入耳杆6头端的微型摄像头7和光纤8通过环氧树脂固定。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微型摄像头7为方型,所述光纤8有8或12根,在微型摄像头7的四个侧面与所述入耳杆6的四个间隙之间各有2或3根,不连接显示器14时也可看清耳道细节。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电源12为锂电池,容量为10000mA以上。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软管5为医用硅胶管。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入耳杆6为304不锈钢材料,长度为2—20C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为专业设备,不带有挖耳勺,作为耳部检测或采耳治疗的可视辅助设备,与市面上同类设备最大的不同在于入耳杆6直径仅有1.7—2.7mm,笔形辅助设备入耳杆直径普遍在4mm以上,原因是它们采用3.5mm以上的常规摄像头且将发光机构置于入耳杆6头端,而我们采用环氧树脂固定进口的微型摄像头7和光纤8,微型摄像头7宽度仅为1—2.5mm,当然低于1mm的微型摄像头7也有,如0.75mm,但成本较高。采用光纤8导入LED冷光,光纤8直径仅有0.1—0.25mm,因此可以将入耳杆6直径做到1.7—2.7mm。综上所述,本技术将光源发出的冷光通过光纤导入入耳杆,入耳杆与电源、镜头主板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操作灵活,握持操作部分重量较轻,采用微型摄像头和光纤,大大减小了入耳杆直径,便于与专业耳部清理、检测设备、工具配合,盒状主体、软管、入耳杆的设计提高了续航时间。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管(5)式采耳及耳部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状主体(1)、软管(5)、入耳杆(6),所述盒状主体(1)和入耳杆(6)通过所述软管(5)连接,/n所述盒状主体(1)内安装有电源(12)、光源(9),外部设置有开关(2)和充电孔(4),所述开关(2)控制电源(12)的启闭,/n所述电源(12)为可充电电池,充电器插入充电孔(4)为所述电源(12)充电,所述电源(12)为所述光源(9)供电,光纤(8)一端与光源(9)连接,且穿过所述软管(5)、入耳杆(6),另一端位于所述入耳杆(6)头部,所述光纤(8)有1根以上,/n所述入耳杆(6)为中空的空心杆,与所述软管(5)通过紧固接头连接,所述入耳杆(6)最大直径为1.7—2.7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5)式采耳及耳部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状主体(1)、软管(5)、入耳杆(6),所述盒状主体(1)和入耳杆(6)通过所述软管(5)连接,
所述盒状主体(1)内安装有电源(12)、光源(9),外部设置有开关(2)和充电孔(4),所述开关(2)控制电源(12)的启闭,
所述电源(12)为可充电电池,充电器插入充电孔(4)为所述电源(12)充电,所述电源(12)为所述光源(9)供电,光纤(8)一端与光源(9)连接,且穿过所述软管(5)、入耳杆(6),另一端位于所述入耳杆(6)头部,所述光纤(8)有1根以上,
所述入耳杆(6)为中空的空心杆,与所述软管(5)通过紧固接头连接,所述入耳杆(6)最大直径为1.7—2.7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5)式采耳及耳部检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状主体(1)内还设置有镜头主板(10)、无线发射器(11),所述盒状主体(1)侧面设置有天线(3),所述电源(12)为所述镜头主板(10)、无线发射器(11)供电,所述镜头主板(10)、无线发射器(11)、天线(3)依次连接;所述镜头主板(10)通过导线与微型摄像头(7)连接,所述微型摄像头(7)安装在入耳杆(6)头部中心,所述镜头主板(10)为微型摄像头(7)供电且处理微型摄像头(7)拍摄的图像;所述光纤(8)有多根,光纤(8)末端环绕在所述微型摄像头(7)周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奇陈伟东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耳目文化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