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耳鸣掩蔽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60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耳鸣掩蔽仪,它产生可调音量的频率为120Hz‑7.5KHz的特定噪声掩蔽患者的耳鸣。所述耳鸣掩蔽仪包括耳机、频率发生器、音量调节电位器、频率调节电位器和供电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以患者耳鸣主调作为自适应耳鸣掩蔽仪频率,调节仪器音量电位器,使仪器发出的声音稍大于耳鸣,噪声颖率和噪声音量大小由耳鸣患者自己调节,是一种患者自适应耳鸣掩蔽仪器。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操作都极其简单,成本远远低于目前的仪器,能为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和轻松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耳鸣掩蔽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耳鸣掩蔽仪,对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技术介绍
耳鸣的治疗为耳科三大难题之一(另二个为耳聋、眩晕),尽管治疗方法很多,但尚无特别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有些神经性耳鸣,经药物治疗无效后,医生会选择放弃治疗。一般神经性耳鸣疗法包括五部分内容:(1)低强度的噪音掩蔽;(2)放松训练;(3)转移注意力训练;(4)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5)药物。大部分耳鸣患者主诉在白天耳鸣不太响,而在晚上夜深人静时耳鸣响得厉害,影响睡眠,这是因为白天的环境噪声达40分贝以上,大于晚间的噪声,把耳鸣掩蔽了。低强度的噪声掩蔽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可用噪声来掩蔽耳鸣。耳鸣掩蔽仪以患者耳鸣主调作为耳鸣掩蔽仪频率,目的是让患者使用后更容易在噪声中适应和习惯耳鸣信号,直至耳鸣消失。现有公开的有关耳鸣治疗的专利文献如CN1267944A、CN100340205C、CN104783808A、CN107256713A等等,其耳鸣掩蔽器要根据患者情况测定耳鸣参数,专门定制,需要编程,数据传输等,造价高,制作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耳鸣掩蔽仪,患者可以自己调节适合自身耳鸣声音的频率和音量的大小,即所谓自适应特点,它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能为普通消费者接受。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耳鸣掩蔽仪,其特征在于它产生可调音量的频率为120Hz-7.5KHz的特定噪声;所述耳鸣掩蔽仪包括耳机、频率发生器、音量调节电位器、频率调节电位器和供电电源,频率发生器的输出与音量调节电位器连接,并与耳机相连,频率发生器与频率调节电位器电路相连,可以调节频率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进一步地,所述频率发生器为IC集成电路。进一步地,所述耳鸣掩蔽仪采用3伏供电电源保证频率发生器正常工作;根据不同的仪器外壳尺寸应用5号或7号电池供电,对于耳背式固定的仪器壳体,采用A312钮扣电池,可减小仪器体积。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可应用挂耳式或耳塞形式。进一步地,在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设置一个阻尼的、可改变频率发生器输出音量幅度大小的音量调节电位器。进一步地,所述耳鸣掩蔽仪设置为双通道结构,专用于双耳耳鸣患者。其配备二个频率发生器输出两种频率,所述二个频率发生器各配置一个音量调节电位器,第一频率发生器的输出与第一音量调节电位器连接,并与耳机的左耳机相连,且与其自身的频率调节电位器电路相连,第二频率发生器的输出与第二音量调节电位器连接,并与耳机的右耳机相连,且与其自身的频率调节电位器电路相连。本技术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操作都极其简单,成本远远低于目前的仪器,能为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和轻松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适应耳鸣掩蔽仪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适应耳鸣掩蔽仪内部布置。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适应耳鸣掩蔽仪,产生可调音量的频率为120Hz-7.5KHz的特定噪声;所述耳鸣掩蔽仪包括耳机导线-耳机1、频率发生器3、音量调节电位器2、频率调节电位器4和3v供电电源5。频率发生器3的输出端和音量调节电位器2的一端相连,音量调节电位器2的另一端和相连,耳机另一端接地,频率调节电位器4和频率发生器IC的两个管脚连接,可以调节频率发生器3的输出频率,3伏供电电源保证频率发生器正常工作。附图标号6为开关,附图标号1为耳机导线。本技术的自适应耳鸣掩蔽仪,它产生特定的低强度噪声来掩蔽患者耳鸣。以患者耳鸣主调作为耳鸣掩蔽仪频率,目的是让患者使用仪器后更容易在噪声中适应和习惯耳鸣信号。所谓"低强度"是指其音量刚刚听到或听起来舒适,产生的噪声能掩蔽患者的耳鸣,而不是用非常高的强度把耳鸣完全压制。因此,又称“不全掩蔽”,高强度噪声容易加重耳朵的听力损伤。所述耳机可应用挂耳式或耳塞形式,所述频率发生器为IC集成电路,根据不同仪器外壳尺寸应用5号、7号电池供电,对于紧凑型耳背式耳鸣掩蔽仪采用A312钮扣电池,可减小仪器体积。为达到不全掩蔽的要求,在频率发生器的输出端设置一个阻尼的、可改变频率发生器输出音量幅度大小的所述音量调节电位器,频率调节电位器可以调节所述频率发生器在120Hz-7.5KHz范围内的输出频率大小,以适应不同人的耳鸣频率。本仪器仅适用于神经性耳鸣试用。其技术指标:1.噪声音量:10dB-140dB;2.噪声频率:120Hz-7.5KHz;3.电源:7号或5号电池二节,耳背式,A312电池二枚;4.功耗:3.6mW-12mW;5.电流:1.2mA,-4mA。对于双耳耳鸣的患者,可以应用本技术的技术,以单片IC集成电路作为频率发生器,输出双通道不同频率和噪声音量,分别配设音量调节电位器并连接的左耳和右耳耳机。双通道结构耳鸣掩蔽仪,配备二个频率发生器输出两种频率,所述二个频率发生器各配置一个音量调节电位器,第一频率发生器的输出与第一音量调节电位器连接,并与耳机的左耳机相连,且与其自身的频率调节电位器电路相连,第二频率发生器的输出与第二音量调节电位器连接,并与耳机的右耳机相连,且与其自身的频率调节电位器电路相连。应用本技术的自适应耳鸣掩蔽仪,患者自身可以确定与自己耳鸣相同的仪器噪声频率和适当的噪声强度,无需对耳鸣参数的测定,记录,传输等定制程序,即所谓自适应特点,仪器造价低,使用方便,是一种患者自适应耳鸣掩蔽仪器。使用时,患者带上耳机,打开开关,患者自己调节音量电位器,使仪器发出的声音稍大于耳鸣声音,这时可以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是患者自身的耳鸣声,另一种是仪器发出的声音,再调节频率电位器,使仪器发出的声音频率接近患者自身耳鸣声音频率,直到只能听到一种声音为止,这就是患者耳鸣的频率,这是一种患者自适应耳鸣掩蔽仪器,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患者操作都极其简单,无论其文化程度的高低还是经济能力的强弱,都能轻松使用,为普通消费者所接受。每天使用5次以上,每次15分钟到20分钟,坚持一个半月。如果耳鸣有改善,坚持使用直至耳鸣消失。对双耳耳鸣的患者,应用本技术组成双通道输出,输出不同频率和噪声音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耳鸣掩蔽仪,其特征在于它产生可调音量的频率为120Hz-7.5KHz的特定噪声;所述耳鸣掩蔽仪包括耳机、频率发生器、音量调节电位器、频率调节电位器和供电电源,频率发生器的输出与音量调节电位器连接,并与耳机相连,频率发生器与频率调节电位器电路相连,可以调节频率发生器的输出频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耳鸣掩蔽仪,其特征在于它产生可调音量的频率为120Hz-7.5KHz的特定噪声;所述耳鸣掩蔽仪包括耳机、频率发生器、音量调节电位器、频率调节电位器和供电电源,频率发生器的输出与音量调节电位器连接,并与耳机相连,频率发生器与频率调节电位器电路相连,可以调节频率发生器的输出频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耳鸣掩蔽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发生器为IC集成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耳鸣掩蔽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鸣掩蔽仪采用3伏供电电源保证频率发生器正常工作;根据不同的仪器外壳尺寸应用5号或7号电池供电,对于耳背式固定的仪器壳体,采用A312钮扣电池,可减小仪器体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关荣叶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叶光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