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61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包括外壳、电池、电路板和盖板,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卡槽和卡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电路板上固定安装有陀螺仪模块,所述陀螺仪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当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时,所述电路板两侧卡合进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卡扣扣合所述卡板从而使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
本技术涉及采耳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
技术介绍
一般人体耳道内存在有干型耳垢、湿型耳垢和屑状耳垢等形态各异的耳垢,需要定期清理,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使用普通金属勺插入耳道中凭感觉清理耳垢,由于不能看到耳道内的情况只能靠手感移动金属勺,容易伤及耳膜及耳道,且不易知道耳道内耳垢是否清理干净;求助他人帮忙清理耳垢时,耳道内光线较暗,帮忙掏耳的人难以操作,再者耳朵比较敏感,力度稍大容易使被掏耳者产生疼痛感。目前也有使用可视掏耳勺进行掏耳朵的,但是这些掏耳勺入耳后,掏耳勺转动时,显示在手机上的图像也跟着转动,这样使得使用者不能够精确地找到要掏的点,使用难度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包括外壳、电池、电路板和盖板,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卡槽和卡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电路板上固定安装有陀螺仪模块,所述陀螺仪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当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时,所述电路板两侧卡合进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卡扣扣合所述卡板从而使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进一步的,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还包括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卡合进所述第二卡槽内从而使所述连接壳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还包括镜头组件,所述电路板上还固定有端子,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连接壳固定连接,所述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镜头组件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镜头组件包括摄像头套筒和耳塞胶套,所述耳塞胶套套设在所述摄像头套筒外周。进一步的,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时,所述镜头组件收容于所述保护盖内。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充电接口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末端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当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时,所述充电接口贯穿所述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因为具有陀螺仪,所以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具有了陀螺仪应有的功能,在采耳棒伸入耳朵进行采耳时,能够使得在手机上显示的图像保持原来的方向,能够使得使用者精准定点采耳,使用起来更方便;电路板两侧与外壳通过第一卡槽卡合固定住,使得电路板在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内的稳定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到图3,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包括外壳11、电池21、电路板15和盖板22,所述外壳11内设有第一卡槽12和卡板14,所述盖板22上设有第一卡扣23,所述电路板15上固定安装有陀螺仪模块16,所述陀螺仪模块16与所述电路板15电连接,所述电池21与所述电路板15电连接,当所述电路板15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1内时,所述电路板15两侧卡合进所述第一卡槽12内,所述电池21收容于所述外壳11内,所述第一卡扣23扣合所述卡板14从而使所述盖板22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1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陀螺仪模块16的型号为STK8BA50,所述电路板15设有wifi芯片,wifi芯片的型号为BCM4329,wifi芯片发射出wifi信号用于连接外部手机,与手机连接后能够把采耳棒的成像画面传输到手机中,陀螺仪对转动、偏转的动作做很好的测量,可以精确分析判断出使用者的实际动作,可以根据动作,可以对手机做相应的操作,所述陀螺仪模块16检测到采耳棒抖动、转动的角度,然后根据角度来算出机器需要补偿的距离或角度,使镜头在手机上显示图像保持原来的方向和角度,这样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时能够精准定点采耳,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所述外壳11内部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卡槽12,所述第一卡槽12的宽度刚好比所述电路板15两侧的宽度略大一点,使得所述电路板15能够刚好卡合进所述第二卡槽13内,这样所述电路板15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卡槽12简单的卡合方式进行固定,而且固定的稳定性高,使得所述电路板15在所述外壳11内稳定性更高。所述盖板22与所述外壳11固定卡合进一步限制了所述电路板15的位置,使得电路板15更稳定地固定在所述外壳11内。进一步的,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还包括连接壳18,所述连接壳18上设有第二卡扣19,所述外壳11内设有第二卡槽13,所述第二卡扣19卡合进所述第二卡槽13内从而使所述连接壳18与所述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还包括镜头组件25,所述电路板15上还固定有端子17,所述镜头组件25与所述连接壳18固定连接,所述端子17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15电连接,所述端子17的另一端与所述镜头组件25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壳18一端与所述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壳18的另一端与所述镜头组件2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壳18与所述外壳11属于卡合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卡扣19卡合进所述第二卡槽13实行卡合连接,所述镜头组件25与所述连接壳18固定连接后也能够手动拆卸下来,这样方便更换像素和长度不一样的所述镜头组件25。进一步的,所述镜头组件25包括摄像头套筒26和耳塞胶套27,所述耳塞胶套27套设在所述摄像头套筒26外周。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还包括保护盖10,所述保护盖10与所述外壳11固定连接时,所述镜头组件25收容于所述保护盖1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头组件25内的摄像头收容于所述摄像头套筒26内,所述摄像头套筒26对摄像头起到保护和固定摄像头的作用,所述摄像头的末端能够与掏耳勺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盖10能够对所述镜头组件25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15上还设有充电接口20,所述盖板22上设有通孔24,所述充电接口20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路板15的末端并与所述电路板15电连接,当所述盖板22与所述外壳11固定连接时,所述充电接口20贯穿所述通孔2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接口20用于所述电池21进行充电,所述盖板22上设有的所述通孔24是为了使所述充电接口20能够露出来。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包括外壳、电池、电路板和盖板,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卡槽和卡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电路板上固定安装有陀螺仪模块,所述陀螺仪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当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时,所述电路板两侧卡合进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卡扣扣合所述卡板从而使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包括外壳、电池、电路板和盖板,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卡槽和卡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电路板上固定安装有陀螺仪模块,所述陀螺仪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当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时,所述电路板两侧卡合进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卡扣扣合所述卡板从而使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还包括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卡合进所述第二卡槽内从而使所述连接壳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陀螺仪的可视采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陀螺仪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仕洪戴碧城
申请(专利权)人:黑蜂智造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