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后骨膜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31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耳后骨膜撑开器;包括操作板、撑开底座及撑开顶板;撑开底座可升降的固于操作板底部,且撑开底座中下部沿前后方向镂空以使形成适于电钻穿入的凿口;撑开顶板向后上方倾斜的固于操作板后端面下边沿;效果:所设置的撑开底座中下部沿前后方向镂空,使得形成适于电钻穿入的凿口,使得电钻在穿入病人耳后骨膜后在工作时只要不左右移动即不会触碰到相应撑开底座而导致彼此之间发生磨损,因所设置的撑开顶板向后上方倾斜的固于操作板后端面下边沿,如此,在使用电钻向病人耳后骨膜后上部(病人耳后骨膜前壁)开凿时,所使用的电钻也不易抵触到撑开顶板,使得所使用的电钻与撑开顶板彼此之间也不易发生磨损,使得使用安全可靠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后骨膜撑开器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材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耳后骨膜撑开器。
技术介绍
在各大医院的耳鼻喉科,对于听力不好或耳聋的病人,经常需要对其耳部进行手术,具体的,则是需要在其耳后骨膜处皮表开设一切口,并通过传统的所使用的类似剪刀一样的皮瓣撑开件来将其皮表切开后的耳后骨膜撑开,并使用电钻在其耳后骨膜内开凿一连通病人耳窝的容腔,以使经其放置植入体到病人耳窝以供病人听力。而在具体实施时,病人一般为仰卧于手术床,使得其耳后骨膜位于其耳朵下部,而相对的,病人耳窝则位于病人耳后骨膜后上部,如此,在需要使用电钻对病人耳后骨膜开凿容腔时,则需要朝向病人耳窝所在方向及方位进行开凿,即朝向病人耳后骨膜前壁(朝上)进行开凿,而由于所使用的皮瓣撑开件前端为相平行固设的两适于插入病人耳后骨膜的撑开件,如此,当使用电钻朝向上部撑开件后部进行开凿时,所使用的电钻则较容易抵触到相应上部撑开件,使得所使用的电钻及上部撑开件均会受到一定磨损,使得磨损产生的金属屑会留置于病人耳后骨膜而难以清除,并且,传统的在使用皮瓣撑开件撑开病人耳后骨膜并使用电钻对其开凿容腔时,则需要另行使用一负压吸引器来同步将病人耳后骨膜内残液吸出,如此,就需要多人操作,使得操作麻烦且费时费力。藉此,针对现状,设计出一款专用的且使用便利可靠及操作便捷省力的耳后骨膜撑开器,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耳后骨膜撑开器。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后骨膜撑开器,包括以供手持并适于抵贴病人耳面的操作板、适于抵贴病人耳后骨膜后壁的撑开底座及适于抵贴病人耳后骨膜前壁的撑开顶板;所述撑开底座可升降的固设于所述操作板底部,且所述撑开底座中下部沿前后方向镂空以使形成适于电钻穿入的凿口;所述撑开顶板向后上方倾斜的固设于所述操作板后端面下边沿;当调节所述撑开底座下部与所述操作板底部之间间距时,所述撑开底座下部与所述撑开顶板下底面之间间距可调,以使病人耳后骨膜撑开度可调。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优选地,所述撑开顶板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上凸出,以使形成瓦片状结构,且所述撑开顶板中部后端进一步向上凸出,以使形成勺状;所述操作板下底面中部向上突出形成圆弧状结构,以使与所述撑开顶板下底面前端相平滑过渡。优选地,还包括用以吸取病人耳后骨膜内残液的吸液管;所述操作板前端面下中部向后开设有一过管孔;所述过管孔高度略高于所述撑开顶板前端顶部高度,所述撑开顶板上顶面中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一连通所述过管孔的导管槽A;所述吸液管的进液端自所述过管孔穿进所述导管槽A并延伸至所述导管槽A后端槽口而与所述撑开顶板后壁相齐平。优选地,所述操作板前端面自其侧边沿上部开设有一连通所述过管孔的导管槽B;所述吸液管卡固于所述导管槽B,且所述吸液管的进液端伸出至所述导管槽B上端槽口外。优选地,还包括一用以连接负压吸引器的吸液接头;所述吸液接头的连接端与所述吸液管的进液端相连接为一体。优选地,所述撑开底座包括倒U型升降件、调高螺栓及向后连接于所述倒U型升降件两下端的支撑条;所述操作板中下部形成为容置腔,所述操作板下底面两侧分别向上开设有贯通所述容置腔的滑道,且所述操作板前端面中下部竖向开设有贯通所述容置腔的锁槽;所述倒U型升降件上部收容于所述容置腔,两下端对应从两所述滑道向下伸出;所述调高螺栓外径略大于所述锁槽宽度,且所述调高螺栓自所述锁槽外穿入所述容置腔而与所述倒U型升降件顶中部螺纹连接;当拧松所述调高螺栓时,所述倒U型升降件两下端伸出两相应滑道的长度可调,以使两所述支撑条与所述撑开顶板下底面之间间距可调。优选地,两所述支撑条前后长度及所述撑开顶板前后长度均为L1;所述倒U型升降件两下端伸出两相应滑道的最长长度为L2;所述倒U型升降件两下端伸出两相应滑道的最短长度为L3;两所述支撑条之间间距为L4;所述L1=2.0cm;所述L2=1.5cm;所述L3=0.3cm;所述L4=2.5cm。优选地,所述操作板包括对半分设并相贴合的前面板及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前端面四角分别固设有一旋入至所述后面板内的紧固螺栓,且所述操作板前端面上中部向前固设有一与其一体成型的握把。优选地,所述撑开顶板上顶面沿左右方向向上凸出均匀设有多根防滑凸条;两所述支撑条下底面均成型为锯齿状结构,以使形成防滑面,且两所述支撑条前端分别向前延伸形成有一前伸部。优选地,所述操作板、撑开底座、撑开顶板、吸液管及所述吸液接头均为钛合金材质制作,且所述操作板、撑开底座、撑开顶板、吸液管及所述吸液接头表面均涂覆有一层碘伏涂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耳后骨膜撑开器,在具体实施时,置于病人耳后骨膜切口内沿,一方面,所设置的操作板适于手握并适于抵贴病人耳面,使得能起到一定的抵贴限位作用而不易晃动,所设置的撑开底座中下部沿前后方向镂空,使得形成适于电钻穿入的凿口,使得电钻在穿入病人耳后骨膜后在工作时只要不左右移动即不会触碰到相应撑开底座而导致彼此之间发生磨损,使得使用安全性好及使用可靠性好,另一方面,因所设置的撑开顶板向后上方倾斜的固设于所述操作板后端面下边沿,如此,在使用电钻向病人耳后骨膜后上部(病人耳后骨膜前壁)进行开凿时,所使用的电钻也不易抵触到相应撑开顶板,使得所使用的电钻与撑开顶板彼此之间也不易发生磨损,使得使用安全性好及使用可靠性好,同时,当调节所述撑开底座下部与所述操作板底部之间间距时,所述撑开底座下部与所述撑开顶板下底面之间间距可调,使得病人耳后骨膜撑开度可调,使得便于将本技术调节至合适撑开度来撑开病人耳后骨膜,使得适于不同年龄段病人使用,以使使用适应性强,进而,本技术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其二、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方面,由于所述撑开顶板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上凸出,以使形成瓦片状结构,且所述撑开顶板中部后端进一步向上凸出形成勺状;所述操作板下底面中部向上突出形成圆弧状结构,以使与所述撑开顶板下底面前端相平滑过渡,如此,即使得所使用的电钻在转动时更加不易与其发生触碰而导致其彼此受磨损,使得本技术使用安全可靠性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由于本技术还包括用以吸取病人耳后骨膜内残液的吸液管及用以连接负压吸引器的吸液接头,所述吸液接头的连接端与所述吸液管的进液端相连接为一体,所述吸液管卡固于所述导管槽A及所述导管槽B,且所述吸液管的进液端自所述过管孔穿进所述导管槽A并延伸至所述导管槽A后端槽口而与所述撑开顶板后壁相齐平,如此,即使得本技术自带负压吸引构件,在所述吸液接头处连接一现有的任何负压吸引器,即可吸取病人耳后骨膜内残液,使得省去用手拿捏负压吸引管伸入病人耳后骨膜的麻烦,使得操作便捷及省时省力,进而,本技术的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其三、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由于所述撑开底座包括倒U型升降件、调高螺栓及向后连接于所述倒U型升降件两下端的支撑条,如此一来,当拧松所述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后骨膜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供手持并适于抵贴病人耳面的操作板、适于抵贴病人耳后骨膜后壁的撑开底座及适于抵贴病人耳后骨膜前壁的撑开顶板;/n所述撑开底座可升降的固设于所述操作板底部,且所述撑开底座中下部沿前后方向镂空以使形成适于电钻穿入的凿口;所述撑开顶板向后上方倾斜的固设于所述操作板后端面下边沿;/n当调节所述撑开底座下部与所述操作板底部之间间距时,所述撑开底座下部与所述撑开顶板下底面之间间距可调,以使病人耳后骨膜撑开度可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后骨膜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供手持并适于抵贴病人耳面的操作板、适于抵贴病人耳后骨膜后壁的撑开底座及适于抵贴病人耳后骨膜前壁的撑开顶板;
所述撑开底座可升降的固设于所述操作板底部,且所述撑开底座中下部沿前后方向镂空以使形成适于电钻穿入的凿口;所述撑开顶板向后上方倾斜的固设于所述操作板后端面下边沿;
当调节所述撑开底座下部与所述操作板底部之间间距时,所述撑开底座下部与所述撑开顶板下底面之间间距可调,以使病人耳后骨膜撑开度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后骨膜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顶板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上凸出,以使形成瓦片状结构,且所述撑开顶板中部后端进一步向上凸出,以使形成勺状;
所述操作板下底面中部向上突出形成圆弧状结构,以使与所述撑开顶板下底面前端相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后骨膜撑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吸取病人耳后骨膜内残液的吸液管;
所述操作板前端面下中部向后开设有一过管孔;所述过管孔高度略高于所述撑开顶板前端顶部高度,所述撑开顶板上顶面中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一连通所述过管孔的导管槽A;所述吸液管的进液端自所述过管孔穿进所述导管槽A并延伸至所述导管槽A后端槽口而与所述撑开顶板后壁相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后骨膜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板前端面自其侧边沿上部开设有一连通所述过管孔的导管槽B;所述吸液管卡固于所述导管槽B,且所述吸液管的进液端伸出至所述导管槽B上端槽口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后骨膜撑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以连接负压吸引器的吸液接头;所述吸液接头的连接端与所述吸液管的进液端相连接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耳后骨膜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洪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