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手把式可视采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301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手把式可视采耳装置,包括开关、壳体、天线、电源、光源、CCD高清相机、光学卡口适配器,所述壳体后部安装有开关和天线,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无线发射器、CCD高清相机、升压板、电源,所述电源与无线发射器、CCD高清相机、升压板连接,所述电源通过开关控制连通和关闭,所述升压板与电源连接后给所述CCD高清相机供电;所述壳体前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光学卡口适配器,所述光学卡口适配器与CCD高清相机配合,所述CCD高清相机与无线发射器、天线依次连接,所述耳内窥镜下部入光口安装有光源,所述耳内窥镜的杆部直径为1.7—4mm。本装置加工成本较低,清晰度高,使用简单,续航时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手把式可视采耳装置
本技术属于耳道清洁及检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手把式可视采耳装置。
技术介绍
耳道内存在有干型耳垢、湿型耳垢和屑状耳垢等形态各异的耳垢,需要定期清理。生活中耳垢的方法基本是通过人手采用工具清理,由于耳道狭窄,没有专用的可视设备,人们无法观察耳道内的具体情况,只是靠手感移动耳挖,耳挖的尖头有可能伤到耳道。如果方法不当很容易对耳道造成伤害,还会将耳垢推向深处,堵塞耳道,影响听力,如果挖耳时用力过度,损伤外耳道皮肤甚至耳膜,细菌乘机倾入,形成外耳道炎。严重者,如果掏到鼓膜造成鼓膜穿孔而出血。目前医院、诊所、美容、休闲场所,包括一些消费者,采用可视化辅助检查装置帮助实时查看耳道内的细节,清除耳垢或耵聍,避免损伤耳道。但大多数可视化辅助检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清晰度不够,容易在观察时出现误识别;2、为有线连接,活动距离受线长度影响,且使用不便;3、续航不够,且无法在户外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采耳或耳道可视化装置,清晰度不够,有线连接不便使用,续航时间短,且无法在户外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手把式可视采耳装置,包括开关、壳体、天线、电源、光源、CCD高清相机、光学卡口适配器,所述壳体后部安装有开关和天线,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无线发射器、CCD高清相机、升压板、电源,所述电源与无线发射器、CCD高清相机、升压板连接,所述电源通过开关控制连通和关闭,所述升压板与电源连接后给所述CCD高清相机供电;所述壳体前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光学卡口适配器,所述光学卡口适配器与CCD高清相机配合,所述CCD高清相机与无线发射器、天线依次连接,所述CCD高清相机处理所述拍摄的图像,并传输给所述无线发射器,所述光学卡口适配器前端卡口与耳内窥镜后部卡扣式连接,所述耳内窥镜下部入光口安装有光源,所述耳内窥镜的杆部直径为1.7—4mm。进一步地,所述光学卡口适配器带有焦距调节旋钮,通过螺纹旋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CCD高清相机型号为索尼800线4140673。进一步地,所述耳内窥镜采用天松牌,编号为C0010,型号为0°φ2.7×105mm。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所述壳体后部设置有充电孔。进一步地,所述采用松下26650A,容量为5000mA,所述升压板可将电压升至12V。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形状为以下之一:柱状、方型、椭圆状,所述壳体采用绝缘阻燃材料,表面带有防滑纹路。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为便携医用冷光源,产生LED冷光,冷光色温为3500—6000K。进一步地,还包括无线接收器与显示器,所述无线接收器接收无线发射器发送的图像信号,所述无线接收器与所述显示器相连,所述显示器实时显示耳道内图像。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之间的传输协议为以下至少之一:射频、红外、蓝牙、WIFF、Zigbee。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合理,采用耳内窥镜、光源、CCD高清镜头等电子元器件为现有产品,成本较低;2、操作简单,可调焦距,医师、采耳师、消费者直接上手操作;可以观察耳道每个盲区,借助冷光源看到耳道里的隐形耳垢,以便于清理,有效防止视觉误差。便于家长为孩童清理耵聍、采耳培训师教学、医疗机构进行耳道疾病的治疗等使用场景。3、清晰度高,续航时间长,至少续航8小时以上,配合自带电源的显示器,可户外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无线手把式可视采耳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中:1、开关,2、壳体,3、天线,4、无线发射器,5、电源,6、升压板,7、光学卡口适配器,8、耳内窥镜,9、光源,10、CCD高清相机,11、无线接收器,12、显示器,13、充电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一种无线手把式可视采耳装置,包括开关1、壳体2、天线3、电源5、光源9、光学卡口适配器7、CCD高清相机10,所述壳体2后部安装有开关1和天线3,所述壳体2内安装有无线发射器4、CCD高清相机10、升压板6、电源5,所述电源5与无线发射器4、CCD高清相机10、升压板6连接,所述电源5通过开关1控制连通和关闭,所述升压板6与电源5连接后给CCD高清相机10供电;所述壳体2前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光学卡口适配器7,所述光学卡口适配器7与CCD高清相机10配合,所述CCD高清相机10与无线发射器4、天线3依次连接,所述CCD高清相机10处理拍摄的图像,并传输给所述无线发射器4,所述光学卡口适配器7前端卡扣与耳内窥镜8后部卡扣式连接,所述耳内窥镜8下部入光口安装有光源9,所述耳内窥镜8的杆部直径为1.7—4mm。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光学卡口适配器7带有焦距调节旋钮,通过螺纹旋接在所述壳体2上,所述CCD高清相机10型号为索尼800线4140673。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耳内窥镜8采用天松牌,编号为B0010,型号为0°φ4×175mm。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电源5为可充电电池,所述壳体2后部设置有充电孔13。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采用松下26650A,容量为5000mA,所述升压板6可将电压升至12V。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壳体2形状为以下之一:柱状、方型、椭圆状,所述壳体2采用绝缘阻燃材料,表面带有防滑纹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光源9为便携医用冷光源,产生LED冷光,冷光色温为3500—6000K。在实际应用中,还包括无线接收器11与显示器12,所述无线接收器11接收无线发射器4发送的图像信号,所述无线接收器11与所述显示器相连,所述显示器实时显示耳道内图像。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无线无线发射器4和无线接收器11之间的传输协议为以下至少之一:射频、红外、蓝牙、WIFF、Zigbee。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合理,加工成本较低,清晰度高,使用简单,续航时间长,适合户外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手把式可视采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1)、壳体(2)、天线(3)、电源(5)、光源(9)、光学卡口适配器(7)、CCD高清相机(10),/n所述壳体(2)后部安装有开关(1)和天线(3),所述壳体(2)内安装有无线发射器(4)、CCD高清相机(10)、升压板(6)、电源(5),所述电源(5)与无线发射器(4)、CCD高清相机(10)、升压板(6)连接,所述电源(5)通过开关(1)控制连通和关闭,所述升压板(6)与电源(5)连接后给CCD高清相机(10)供电;所述壳体(2)前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光学卡口适配器(7),所述光学卡口适配器(7)与CCD高清相机(10)配合,所述CCD高清相机(10)与无线发射器(4)、天线(3)依次连接,所述CCD高清相机(10)处理拍摄的图像,并传输给所述无线发射器(4),/n所述光学卡口适配器(7)前端卡扣与耳内窥镜(8)后部卡扣式连接,所述耳内窥镜(8)下部入光口安装有光源(9),/n所述耳内窥镜(8)的杆部直径为1.7—4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手把式可视采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1)、壳体(2)、天线(3)、电源(5)、光源(9)、光学卡口适配器(7)、CCD高清相机(10),
所述壳体(2)后部安装有开关(1)和天线(3),所述壳体(2)内安装有无线发射器(4)、CCD高清相机(10)、升压板(6)、电源(5),所述电源(5)与无线发射器(4)、CCD高清相机(10)、升压板(6)连接,所述电源(5)通过开关(1)控制连通和关闭,所述升压板(6)与电源(5)连接后给CCD高清相机(10)供电;所述壳体(2)前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光学卡口适配器(7),所述光学卡口适配器(7)与CCD高清相机(10)配合,所述CCD高清相机(10)与无线发射器(4)、天线(3)依次连接,所述CCD高清相机(10)处理拍摄的图像,并传输给所述无线发射器(4),
所述光学卡口适配器(7)前端卡扣与耳内窥镜(8)后部卡扣式连接,所述耳内窥镜(8)下部入光口安装有光源(9),
所述耳内窥镜(8)的杆部直径为1.7—4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手把式可视采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卡口适配器(7)带有焦距调节旋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奇陈健陈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耳目文化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