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郎逵专利>正文

多功能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50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换热器,涉及换热、制冷及卫生等各领域换热装置,主要解决目前使用壳管式换热器中存在热工性能、流动性能及强度性能较差等问题。在换热器单侧只设置一个管板,全部换热管、集管、联接管与壳程隔板可随管板一起装进或卸出,换热管可以是直管、波节管、波纹管或肋片管等形式;管程隔板可垂直布置,也可以交叉布置;壳程隔板沿壳体轴线方向布置;换热器的布置形式可以为直立式,也可以是卧式。该换热器可广泛用于集中供热、热电联网、空调制冷、石油炼制、化工、轻工、宾馆饭店、小区供热、医疗卫生等行业中。(*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换热装置-波纹管式换热器。换热器是热力、化工、石油、轻工等行业大量使用的热量交换设备,它主要由壳体和壳体内换热元件组成。目前,最常用的换热器仍然为列管式换热器,它虽有耐压、耐高温、结构可靠等优点,但换热效率很低,严重地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其换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采用的是普通的钢管束作为换热元件。由于其换热元件内外管壁为平滑表面,流体在管束内呈层流状态,并产生边界层,即从管中心到管壁出现温度梯度。边界层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传热能力。另外,这种平滑表面的管件换热面积小,再一次影响换热效率。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换热元件,在原列管式换热器基本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实现换热效率的提高和其它多项性能的改进。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列管式换热器结构的基础上,将原来平滑的钢管改为具有螺旋状凸起或螺旋状内凹的波纹管,从而实现了换热器性能的极大改进。本技术的主要优点是1、换热效率高;换热元件表面增加螺旋状凸起或内凹后,改变了管内介质的层流状态,介质流动状态变为湍流和旋流状态,这种状态有效地打破了边界层,同时增加了介质的管内流程,还增加了换热元件的表面积。另外,管壁加工出带有螺旋状凸起或内凹的波纹后,其耐压能力大大提高,这样,换热元件的管壁可以减薄,减薄后的换热元件导热能力提高许多。由于以上诸多因素的作用,波纹管式换热器比普通列管式换热器提高换热效率3-5倍。2、不易结垢;换热元件改为具有螺旋状凸起或内凹的波纹管后,产生了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使元件工作时具有小幅度颤动,这种运动可以使较脆的垢片脱落,因此具有自洁能力。另外介质的流动状态为湍流时也有助于防止垢体的形成。3、消除了热应力;由于波纹管有弹性,可以伸缩,因此解决了换热元件与外壳体因热变形不一致而产生的热应力的问题。4、体积小、成本低;换热器热效率提高后,体积变小,可以节省投资。5、制造简便,质量稳定可靠。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详细说明其技术解决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波纹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参看图1,主要包括有壳体1、换热元件3、热源进口6、热源出口4、被加热体进口5、被加热体出口2,其特点是换热元件采用了带有螺旋状凸起或内凹的波纹管,这种波纹管是利用薄壁不锈钢管(例如采用0.6m的不锈钢管)通过塑性变形方法制作出的。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换热装置-波纹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换热元件(3)、热源进口(6)、热源出口(4),被加热体进口(6)、被加热体出口(2),其特征在于换热元件(3)采用带有螺旋状凸起或内凹的波纹管。专利摘要一种高效换热装置——波纹管式换热器,主要包括有壳体1、换热元件3、热源进口6、热源出口4、被加热体进口5、被加热体出口2。其特点是换热元件采用了带有螺旋状凸起或内凹的波纹管,其优点是换热效率高;不易结垢;消除了热应力;体积小,成本低;制造简便,质量稳定可靠。文档编号F28D7/10GK2206441SQ9422948公开日1995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孙艺夫 申请人:孙艺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换热器,主要由可卸封头(1)、管程接口(2)、管程隔板(3)、壳体(8)、固定封头(11)、联管(14)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换热器单侧只设置一个管板(4),并通过联管(14)与集管(5)、换热管(9)联接;换热管(9)的另一端弯曲180度;壳程隔板(10)沿壳体(8)轴线方向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逵
申请(专利权)人:郎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