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微尺度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136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尺度换热器,涉及一种微小尺度的换热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把用烧结或其它方式形成的多孔结构的薄板组合在一起,形成冷、热流体的流道。此种换热器不仅具有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高、热阻低、体积小等特点,而且与微型槽道换热器相比,有效地克服了微小槽道难以加工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传热效果更好的优点。可广泛用于微电子工程技术,航天热环境控制,以及材料、生物等要求体积小、重量轻、热流密度高等的技术领域中。(*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换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微小尺度的换热器。近年来,由于微电子工程技术,航天热环境控制以及材料、生物等领域的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微尺度热现象逐渐被重视和研究。因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传热面积高以及热阻小等特点的微尺度换热器也已开始研究和应用。现有技术中通常把表面积空间密度大于5000m2/m3的换热器称为微尺度换热器,此种换热器除了用于冷却电子芯片外,还可成功地用作极低温冷却器,高温超导体的冷却器,强激光束的冷却器以及用于航空航天器的热控制系统等领域中。目前,现有技术中用于两种流体进行热交换的微尺度换热器还仅限于微型槽道换热器,这种换热器是由许多带有微型槽道的薄片焊接而成的微型换热器,其传热效果是随着微小槽道尺寸的减小而提高。由于这些微小槽道的槽宽和槽深仅在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以内,这就给加工制造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而且槽道尺寸越小,加工就越困难。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和任务是提出一种多孔结构的微尺度换热器,该换热器不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传热效果更佳。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冷、热流体的流道是由多孔结构的薄板组合而成,并在每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尺度换热器,主要由换热薄片组合而成的冷、热流体流道和进、出口联接件构成,其特征是上述冷、热流体的流道是由多孔结构的薄板组合而成,并在每片多孔结构的薄板之间装有金属隔板[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培学任泽霈王补宣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