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打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88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3
一种自走式打捆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自走式底盘和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底盘位于机架下方并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连接,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顺序设置的捡拾割台、喂入装置、粉碎装置、抛送装置和打捆装置,所述捡拾割台安装在所述机架前端,所述喂入装置的前端对应所述捡拾割台设置,所述粉碎装置分别与所述喂入装置和抛送装置连接,所述抛送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打捆装置连接,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捡拾割台、喂入装置、粉碎装置、抛送装置和打捆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类秸秆、牧草等作物收获,可完成捡拾收集、喂入、粉碎、抛料、去土除杂、打捆缠网、切网卸捆等作业,实现自走式不停机连续收获打捆,保证质量同时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走式打捆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收获机械,特别是一种自走式打捆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环保和生物质综合利用的发展,作物收获后的剩余物的回收再利用对农业机械化要求日益增高。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方捆打捆机和圆捆打捆机进行作物收获后的剩余物的回收再利用,但是都存在打捆机不能独立作业,需要牵引车辆牵引的问题。同时,现有技术的打捆机的捡拾机构位于打捆机构下方,捡拾后的作物杆茎直接进入打捆机构进行打包,容易造成了在捡拾过程中粘连在作物杆茎上的泥土未能被清理,而被直接送入打捆机构混杂在捆包中,且圆捆机在缠网过程中需要停机,不能连续完成收集作业,严重影响了作业效率。所以,本行业迫切需求一种自走式且能够实现不停机连续收集打捆作业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走式打捆机,能够不停机连续完成捡拾、粉碎、除尘、打捆和缠网等工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走式打捆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自走式底盘和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底盘位于所述机架下方并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连接,其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顺序设置的捡拾割台、喂入装置、粉碎装置、抛送装置和打捆装置,所述捡拾割台安装在所述机架前端,所述喂入装置的前端对应所述捡拾割台设置,所述粉碎装置分别与所述喂入装置和抛送装置连接,所述抛送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打捆装置连接,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捡拾割台、喂入装置、粉碎装置、抛送装置和打捆装置连接。上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中,所述打捆装置包括:打捆前仓、打捆后仓、输送机构、去土缓冲仓、喂入辊体和缠网切网机构,所述喂入辊体设置在所述打捆前仓的上方入料口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喂入辊体前侧,所述去土缓冲仓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打捆前仓和打捆后仓铰接并共同围合成切碎物料的卷捆成形室,所述打捆后仓与所述打捆前仓共同将切碎物料挤压成捆,所述打捆后仓与开闭仓油缸连接,所述缠网切网机构安装在所述打捆后仓的后上方,用于对挤压成捆的物料进行包网形成料捆。上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中,所述打捆装置还包括卸捆架,所述卸捆架安装在所述打捆前仓的后下方,所述开闭仓油缸开启所述打捆后仓使所述料捆自所述卸捆架落下。上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中,所述缠网机构包括缠网架和安装在所述缠网架上的缠网辊、展网辊、切网机构、多根拖网架、具有阻尼作用的第一线网托架及具有张紧作用的第二线网托架;所述展网辊位于所述缠网辊后侧;所述切网机构设置在所述缠网辊下方,并与电动推杆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于缠网结束后带动所述切网机构将网切断;所述多根拖网架设置在所述切网机构下方;所述第一线网托架和第二线网托架分别安装在所述缠网架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线网托架和第二线网托架之间放置线网卷。上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中,所述缠网辊的一侧设置有转速检测器,以在线控制放网长度。上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中,所述去土缓冲仓的四周侧壁均匀设置有筛孔。上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中,所述喂入装置包括:喂入壳体;喂入过渡轴,安装在所述喂入壳体上;顺序设置在所述喂入壳体上的第一喂入辊、第二喂入辊和第三喂入辊,所述第一喂入辊和第二喂入辊通过转臂固定二者的相对位置,且能围绕所述第二喂入辊斜上方的固定轴整体旋转,所述第三喂入辊通过转臂座能围绕所述喂入过渡轴旋转,以根据物料层的厚度浮动夹持物料并持续输送喂入;以及喂入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喂入壳体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喂入辊、第二喂入辊和第三喂入辊连接使三个喂入辊同时转动,并在三个喂入辊同时作用下使物料有序强制输送喂入至所述粉碎装置。上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中,所述捡拾割台包括割台架和安装在所述割台架上的捡拾机构、喂入搅龙、挡料机构和仿形轮,所述捡拾机构固定在所述割台架的前侧下方,所述喂入搅龙位于所述捡拾机构后侧,所述挡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捡拾机构的前侧上方并通过挡料固定轴安装在所述割台架上,仿形轮对称设置在所述割台架两侧,用于根据地形浮动所述捡拾机构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上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中,所述捡拾机构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弹齿,所述挡料机构通过绕所述挡料固定轴转动调整与所述弹齿之间的间隙。上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中,所述捡拾割台还包括割台升降油缸,所述喂入装置与所述捡拾割台之间设置有快速挂接机构,所述割台升降油缸带动所述捡拾割台和喂入装置一起围绕所述喂入过渡轴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类秸秆、牧草等作物收获作业,可依次完成捡拾收集、强制喂入、有级破碎、风送抛料、去土除杂、打捆缠网、切网卸捆等工序,并实现自走式作业;作业过程中收获速度与负载智能匹配,可防止过载堵塞;设置有物料去土缓冲仓和物料输送装置,可在打捆过程中缓存物料,采用打捆前仓上端进料和缠网切网装置仓体后置的方式,可配合多种检测控制手段,实现不停机连续收获打捆作业,保证质量同时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打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打捆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缠网切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喂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捡拾割台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机架2自走式底盘3捡拾割台31割台架32捡拾机构33喂入搅龙34挡料机构35仿形轮36弹齿37挡料固定轴38割台升降油缸4喂入装置41喂入壳体42第一喂入辊43第二喂入辊44转臂45第三喂入辊46喂入过渡轴47转臂座48转套49喂入传动机构40固定轴5粉碎装置6抛送装置7打捆装置71去土缓冲仓72输送机构73喂入辊体74开闭仓油缸75打捆前仓751前仓旋转辊体76卸捆架77缠网切网机构771缠网架772缠网辊773切网机构774第一线网托架775第二线网托架776电动推杆777展网辊778拖网架78打捆后仓781后仓旋转辊体8动力驱动装置81液压泵82液压系统83中间过渡轴9驾驶室10驾驶和自动操纵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参见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自走式打捆机,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自走式底盘2和动力驱动装置8,所述底盘位于所述机架1下方并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8连接,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并顺序设置的捡拾割台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走式打捆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自走式底盘和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底盘位于所述机架下方并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顺序设置的捡拾割台、喂入装置、粉碎装置、抛送装置和打捆装置,所述捡拾割台安装在所述机架前端,所述喂入装置的前端对应所述捡拾割台设置,所述粉碎装置分别与所述喂入装置和抛送装置连接,所述抛送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打捆装置连接,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捡拾割台、喂入装置、粉碎装置、抛送装置和打捆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走式打捆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自走式底盘和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底盘位于所述机架下方并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顺序设置的捡拾割台、喂入装置、粉碎装置、抛送装置和打捆装置,所述捡拾割台安装在所述机架前端,所述喂入装置的前端对应所述捡拾割台设置,所述粉碎装置分别与所述喂入装置和抛送装置连接,所述抛送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打捆装置连接,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捡拾割台、喂入装置、粉碎装置、抛送装置和打捆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捆装置包括:打捆前仓、打捆后仓、输送机构、去土缓冲仓、喂入辊体和缠网切网机构,所述喂入辊体设置在所述打捆前仓的上方入料口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喂入辊体前侧,所述去土缓冲仓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打捆前仓和打捆后仓铰接并共同围合成切碎物料的卷捆成形室,所述打捆后仓与所述打捆前仓共同将切碎物料挤压成捆,所述打捆后仓与开闭仓油缸连接,所述缠网切网机构安装在所述打捆后仓的后上方,用于对挤压成捆的物料进行包网形成料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捆装置还包括卸捆架,所述卸捆架安装在所述打捆前仓的后下方,所述开闭仓油缸开启所述打捆后仓使所述料捆自所述卸捆架落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走式打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网机构包括缠网架和安装在所述缠网架上的缠网辊、展网辊、切网机构、多根拖网架、具有阻尼作用的第一线网托架及具有张紧作用的第二线网托架;所述展网辊位于所述缠网辊后侧;所述切网机构设置在所述缠网辊下方,并与电动推杆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于缠网结束后带动所述切网机构将网切断;所述多根拖网架设置在所述切网机构下方;所述第一线网托架和第二线网托架分别安装在所述缠网架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线网托架和第二线网托架之间放置线网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舒杨军太徐名汉董世平景全荣陈月锋申文龙黄允魁尹玲玉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