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捆机上的挡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44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捆机上的挡板结构,包括弧形支撑板、阻隔板、风机,弧形支撑板罩设在第一辊筒外侧,弧形支撑板的两端与成捆室内壁固定,阻隔板置于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之间,阻隔板两端与成捆室内壁固定,阻隔板顶部与弧形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阻隔板与弧形支撑板的连接处置于第一辊筒的轴线和第二辊筒的轴线之间的平面上,阻隔板底部与第二辊筒相邻;在弧形支撑板上外侧固定有风机,风机的出风口穿过弧形支撑板,并置于弧形支撑板与第一辊筒之间,风机的出风口朝向弧形支撑板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弧形支撑板与阻隔板的连接处远离腔室,空间变大,草料积存量变少,再通过风压和拦网的作用,使得草料不在向上蹿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捆机上的挡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农牧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圆捆机上的挡板结构。
技术介绍
:秸秆、饲草等农业物料是关系畜牧业的重要物资。我国的牧草等农业物料资源非常丰富,在其商品化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圆捆机可以把饲草压实打成捆后存贮运输。如图1所示,圆捆机主要由捡拾装置、喂入装置1、成捆室2、缠网装置、行走装置、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其中的成捆室2内环形设多个驱动辊筒3,多个驱动辊筒3采用多组链条串接的方式连接,多个驱动辊筒3内侧形成腔室4,草料通过捡拾装置和喂入装置1进到成捆室2,多个驱动辊筒3旋转使草料在腔室4内形成圆捆,缠网装置在草捆最外侧包裹缠网,加强草捆完整性,最后将草捆卸除。现有的,多个驱动辊筒3中包括有第一辊筒3.1和第二辊筒3.2,缠网装置设置在第一辊筒3.1和第二辊筒3.2之间的正上方,为防止草料从第一辊筒3.1、第二辊筒3.2以及缠网装置之间蹿出,在第一辊筒3.1外侧设置有弧形的堵板5,在第一辊筒3.1和第二辊筒3.2之间设置有挡板6,挡板6一端与堵板5底部固定,挡板6另一端与第二辊筒3.2之间留有20mm左右的间隙,缠网装置通过间隙出网进入腔室4。但是长久使用后发现,挡板6与堵板5的连接处超过第一辊筒3.1的轴线和第二辊筒3.2的轴线之间的平面7,挡板6与堵板5的连接处距离腔室4过近,造成堵板5与第一辊筒3.1之间的空间不足,导致草料在旋转成捆时,积存在堵板5与第一辊筒3.1之间(图1中第一辊筒3.1和第二辊筒3.2之间的阴影处为草料积存处),受到后续进入的草料的挤压,使得草料从堵板5与第一辊筒3.1之间向上蹿草,致使其它装置的损坏,经常需要停机修理,减少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其次积存的草料会与草捆外侧包裹的缠网摩擦,使缠网破损,破损处漏草料,草捆成品率下降,打捆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大弧形支撑板与第一辊筒之间的空间,避免草料积存和挤压,防止草料向上蹿的草圆捆机上的挡板结构。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圆捆机上的挡板结构,包括弧形支撑板、阻隔板、风机,所述弧形支撑板罩设在第一辊筒外侧,所述弧形支撑板的两端与成捆室内壁固定,所述阻隔板置于所述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之间,所述阻隔板两端与所述成捆室内壁固定,所述阻隔板顶部与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阻隔板与所述弧形支撑板的连接处置于所述第一辊筒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辊筒的轴线之间的平面上,所述阻隔板底部与所述第二辊筒相邻;在所述弧形支撑板上外侧固定有所述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穿过所述弧形支撑板,并置于所述弧形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辊筒之间,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弧形支撑板底部。优选的,在所述风机和所述阻隔板之间的所述弧形支撑板上还设置有阻拦装置。优选的,所述阻拦装置包括竖板、横杆、拦网,所述竖板置于所述弧形支撑板外侧,所述横杆为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横杆均置于所述弧形支撑板和所述竖板之间,所述横杆一端与所述竖板固定,所述横杆另一端穿过所述弧形支撑板,并置于所述弧形支撑板和所述第一辊筒之间,在两个所述横杆之间固定有所述拦网,所述拦网置于所述弧形支撑板和所述第一辊筒之间。优选的,所述横杆置于所述弧形支撑板和所述第一辊筒之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轴线与所述第一辊筒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一辊筒滚动抵接,在所述弧形支撑板与所述竖板之间的所述横杆上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支撑板和所述竖板固定。本技术的优点:弧形支撑板与阻隔板的连接处远离腔室,使得弧形支撑板与第一辊筒之间的空间变大,进而使草料在旋转成捆时,弧形支撑板与第一辊筒之间积存量变少,避免受到后续进入的草料的挤压,再通过风压和拦网的作用,使得草料不在从弧形支撑板与第一辊筒之间向上蹿草,降低维修频次,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草料的积存较少,也避免了与缠网摩擦,确保缠网完整性,提高草捆成品率,使圆捆机打捆的效率得到提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阻拦装置结构的俯视图。图中:喂入装置1、成捆室2、多个驱动辊筒3、第一辊筒3.1、第二辊筒3.2、腔室4、堵板5、挡板6、平面7、弧形支撑板8、阻隔板9、风机10、阻拦装置11、竖板12、横杆13、拦网14、滚轮15、拉簧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圆捆机上的挡板结构,包括弧形支撑板8、阻隔板9、风机10,弧形支撑板8罩设在第一辊筒3.1外侧,弧形支撑板8的两端与成捆室2内壁固定,阻隔板9置于第一辊筒3.1和第二辊筒3.2之间,阻隔板9两端与成捆室2内壁固定,阻隔板9顶部与弧形支撑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阻隔板9与弧形支撑板8的连接处置于第一辊筒3.1的轴线和第二辊筒3.2的轴线之间的平面7上,阻隔板9底部与第二辊筒3.2相邻,阻隔板9底部与第二辊筒3.2之间留有20mm左右的间隙,缠网装置通过间隙出网进入腔室4;相对于现有结构,弧形支撑板8与阻隔板9的连接处远离腔室4,使得弧形支撑板8与第一辊筒3.1之间的空间变大,进而使草料在旋转成捆时,弧形支撑板8与第一辊筒3.1之间积存量变少,避免受到后续进入的草料的挤压,使得草料无法从弧形支撑板8与第一辊筒3.1之间向上蹿草,致使其它装置的损坏,降低维修频次,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草料的积存较少,也避免了与缠网摩擦,确保缠网完整性,提高草捆成品率,使圆捆机打捆的效率得到提升;图2中第一辊筒3.1和第二辊筒3.2之间的阴影处为草料积存处。在弧形支撑板8上外侧固定有风机10,风机10的出风口穿过弧形支撑板8,并置于弧形支撑板8与第一辊筒3.1之间,风机10的出风口朝向弧形支撑板8底部。风机10在弧形支撑板8和第一辊筒3.1之间向下吹风,通过风压的作用,进一步使得草料无法从弧形支撑板8与第一辊筒3.1之间向上蹿草;风机10可与圆捆机电源连接,风机10的开关电路可与圆捆机控制系统连接,当圆捆机启动工作时,风机10也同时启动。在风机10和阻隔板9之间的弧形支撑板8上还设置有阻拦装置11。阻拦装置11包括竖板12、横杆13、拦网14,竖板12置于弧形支撑板8外侧,横杆13为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横杆13均置于弧形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捆机上的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支撑板、阻隔板、风机,所述弧形支撑板罩设在第一辊筒外侧,所述弧形支撑板的两端与成捆室内壁固定,所述阻隔板置于所述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之间,所述阻隔板两端与所述成捆室内壁固定,所述阻隔板顶部与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阻隔板与所述弧形支撑板的连接处置于所述第一辊筒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辊筒的轴线之间的平面上,所述阻隔板底部与所述第二辊筒相邻;在所述弧形支撑板上外侧固定有所述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穿过所述弧形支撑板,并置于所述弧形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辊筒之间,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弧形支撑板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捆机上的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支撑板、阻隔板、风机,所述弧形支撑板罩设在第一辊筒外侧,所述弧形支撑板的两端与成捆室内壁固定,所述阻隔板置于所述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之间,所述阻隔板两端与所述成捆室内壁固定,所述阻隔板顶部与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阻隔板与所述弧形支撑板的连接处置于所述第一辊筒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辊筒的轴线之间的平面上,所述阻隔板底部与所述第二辊筒相邻;在所述弧形支撑板上外侧固定有所述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穿过所述弧形支撑板,并置于所述弧形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辊筒之间,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弧形支撑板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捆机上的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机和所述阻隔板之间的所述弧形支撑板上还设置有阻拦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薛刚耿会武冀凤智张海明田国栋马新兰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华禹农牧机械有限公司内蒙古华禹高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