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浩然专利>正文

一种物理教学弹力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498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物理教学弹力演示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固定板,固定板垂直固定在底座上,第一弹簧的一端通过挂钩与固定板固定,第一弹簧的另一端通过挂钩与第一滑块固定,第二弹簧的一端通过挂钩与固定板固定,第二弹簧的另一端通过挂钩与第二滑块固定,底座的上面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滑块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滑轮,第一滑轮可沿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二滑块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滑轮,第二滑轮可沿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且底座的前侧面设置有刻度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物理教学弹力演示装置,可以同时对多组弹簧的弹力进行演示,便于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理教学弹力演示装置
本技术属于教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物理教学弹力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弹力亦称“弹性力”。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回复原来形状的力,叫作“弹力”。它的方向跟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因物体的形变有多种多样,所以产生的弹力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例如,一重物放在塑料板上,被压弯的塑料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重物的支持力。将一物体挂在弹簧上,物体把弹簧拉长,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物体的拉力。不仅塑料、弹簧等能够发生形变,任何物体都能够发生形变,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能直接见到;有的形变相当微小,必须用仪器才能觉察出来。目前,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课本上许多的概念和定律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演示和论证的,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做许多实验,以满足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对弹簧的弹性变形和弹力的教学中,由于没有直观的演示仪器,老师只能抽象的讲解,学生难以理解,授课效果差,学生理解较难,理论讲解无法让学生直观的观察拉力的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理教学弹力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3)、第一弹簧(4)、第二弹簧(5)和固定板(6);/n所述固定板(6)垂直固定在底座(1)上;/n所述第一弹簧(4)的一端通过挂钩与固定板(6)固定,所述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通过挂钩与第一滑块(2)固定;/n所述第二弹簧(5)的一端通过挂钩与固定板(6)固定,所述第二弹簧(5)的另一端通过挂钩与第二滑块(3)固定;/n所述底座(1)的上面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块(2)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滑轮(21),所述第一滑轮(21)可沿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滑块(3)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滑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教学弹力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滑块(2)、第二滑块(3)、第一弹簧(4)、第二弹簧(5)和固定板(6);
所述固定板(6)垂直固定在底座(1)上;
所述第一弹簧(4)的一端通过挂钩与固定板(6)固定,所述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通过挂钩与第一滑块(2)固定;
所述第二弹簧(5)的一端通过挂钩与固定板(6)固定,所述第二弹簧(5)的另一端通过挂钩与第二滑块(3)固定;
所述底座(1)的上面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块(2)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滑轮(21),所述第一滑轮(21)可沿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滑块(3)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滑轮(31),所述第二滑轮(31)可沿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且所述底座(1)的前侧面设置有刻度线(7);
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传动齿条、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动齿条和电机控制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与电机控制板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齿条安装在底座(1)上,且所述第一传动齿条与第一滑轨平行,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滑块(2)的后侧面,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安装在其输出轴上的齿轮与第一传动齿条相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王浩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