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双喜专利>正文

钢管板式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25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采暖设备,尤其是一种钢管板式散热器,其结构是上、下连箱管柱、内、外板与管柱相接,该散热器与其它散热器相比投资少、易加工、散热面积大、传热系数高、耐压高、使用寿命长、成品率高、外型美观等特点,它的金属热强度在0.85W/kg.℃左右,每瓦散热量的价格比铸铁等散热器综合指标要低,它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供暖设备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的钢管板式散热器。目前,钢管型散热器专利种类较多,但主要是增加散热面积,如何有效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量,本使用新型是在通过样机实验后得出结论,它的金属热强度为0.85W/kg·℃以上。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使用寿命长、耐压高、外型美观的钢管板式散热器,它的特点是投资少,造价低、工艺简单,每瓦散热量所需的市场价格与同类相比低,综合指标比铸铁散热器价格也低,成品率高等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用两根圆管或方管作上、下连箱,采用剪板机等方式将对流片下料后,将前后面板整平后,再将管柱内的钢板折成(或冲压)成所需的形状,再将前和内钢板点焊在管柱上作为管柱与对流片为一体再将管柱与上、下连箱焊接。说明书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说明书附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散热器作以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钢管板式散热器是由上连箱(1)、下连箱(2)、管柱(3)、前、后面板(4)、内钢板(5)等组成,两管柱(3)与上、下连箱(1)、(2)相接,前、后面板(4)和内钢板(5)相接,两管柱(3)两端为弧形对称焊接在上、下连箱(1)、(2)的两侧,前、后面板在管柱(3)的外侧,内钢板(5)在管柱(3)和上、下连箱(1)、(2)的内侧。实施例本技术的钢管板式散热器,前、后面板和内钢板为钢板外。其余全是由钢管焊接而成,安装使用和现有的各类散热器的丝扣连接。该种钢管板式散热器和现有各类散热器相比具有散热量大、体积小、金属热度高、设备投资少、易加工、成品率高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权利要求1.钢管板式散热器,包括上、下连箱、管柱、内、外钢板,其特征在于管柱和上、下连箱相接,内、外钢板与管柱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内、外钢板与管柱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管柱的端部为弧形,对称焊在上、下连箱的两侧,对流片焊接在管柱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对流片在散热器正视图的管柱前面和后面为平板(或压成折型等),在管柱内侧面焊接两片折的钢板(或平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采暖设备,尤其是一种钢管板式散热器,其结构是上、下连箱管柱、内、外板与管柱相接,该散热器与其它散热器相比投资少、易加工、散热面积大、传热系数高、耐压高、使用寿命长、成品率高、外型美观等特点,它的金属热强度在0.85W/kg·℃左右,每瓦散热量的价格比铸铁等散热器综合指标要低,它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文档编号F28D1/02GK2230434SQ95233399公开日1996年7月3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双喜 申请人:张双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管板式散热器,包括上、下连箱、管柱、内、外钢板,其特征在于管柱和上、下连箱相接,内、外钢板与管柱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喜
申请(专利权)人:张双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