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蓄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85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冶金热工设备,是一种复合蓄热体。外壳内安装球状蓄热体,球状蓄热体下面安装片状蓄热体。在球状蓄热体和片状蓄热体之间安装不锈钢丝网。外壳上端与球状蓄热体之间设置而控温浇注层。它具有吸热快、耐高温及安全稳定等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热工设备,是一种复合蓄热体。蓄热体的选择是采用蓄热燃烧方式中关键的技术问题。已有的蓄热体有圆球、板状、蜂窝等多种形状,但是,它们均存在吸热效果较差的不足,甚至某些蓄热体经常导致设备事故。由于蓄热体的技术水平较低,阻碍了蓄热式燃烧方式的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蓄热体,为蓄热式燃烧方式提供一种技术性能好的蓄热体,它具有吸热快、耐高温及安全稳定等优点。本技术为完成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外壳内安装球状蓄热体,球状蓄热体下面安装片状蓄热体。在球状蓄热体和片状蓄热体之间安装不锈钢丝网。外壳上端与球状蓄热体之间设置耐高温浇注层。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球状与片状蓄热体的复合结构等,所以具有吸热性能好,耐高温及安全稳定的优点,为蓄热式燃烧方式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蓄热体。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A-A剖面图。对照附图及施实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外壳,外壳1内安装球状蓄热体3,球状蓄热体3下面安装片状蓄热体5。在球状蓄热体3和片状蓄热体5之间安装不锈钢丝网4。外壳1上端与球状蓄热体3之间设置耐高温浇注层2。本技术的蓄热体可采用两种材质,高温侧选用铝耐火材料,低温侧选用黑色金属材料即可,这可使蓄热箱体体积变小,阻力损失变小。本技术安装的不锈钢丝网4,可设置两层,以减小阻力,确保安全性,金属丝直径一般为1.8mm。本技术使用时,可安装在炉体底部,其工作过程为冷空气或煤气在壳体1下部进入,分别经过片状蓄热体5、不锈钢丝网4及球状蓄热体3被加热,由壳体1上部排出。经过3分钟左右,下部空气停止进入,这时炉膛内部的高温烟气,由壳体1上部进入,依次经球状蓄热体3、不锈钢丝网4、片状蓄热体5,大部分热量被蓄热体吸收后,热烟气变冷烟气,最后由壳体下部排出。上述循环周而复始,使燃料燃烧余热二次进入高温炉膛参加热交换,即提高了炉膛温度,又降低了燃料消耗,从而实现蓄热式燃烧的目的。权利要求1.复合蓄热体,它有外壳(1),其特征在于外壳(1)内安装球状蓄热体(3),球状蓄热体(3)下面安装片状蓄热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蓄热体,其特征在于在球状蓄热体(3)和片状蓄热体(5)之间安装不锈钢丝网(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蓄热体,其特征在于外壳(1)上端与球状蓄热体(3)之间设置耐高温浇注层(2)。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冶金热工设备,是一种复合蓄热体。外壳内安装球状蓄热体,球状蓄热体下面安装片状蓄热体。在球状蓄热体和片状蓄热体之间安装不锈钢丝网。外壳上端与球状蓄热体之间设置而控温浇注层。它具有吸热快、耐高温及安全稳定等优点。文档编号F28D17/00GK2409480SQ0021325公开日2000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潘克亮 申请人:济南济钢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复合蓄热体,它有外壳(1),其特征在于:外壳(1)内安装球状蓄热体(3),球状蓄热体(3)下面安装片状蓄热体(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克亮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济钢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