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65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包括管体和透明端盖,所述管体一端被所述透明端盖完全封闭,另一端连接至竖向预制构件钢筋灌浆接头的出浆孔,所述管体侧壁远离开口端处开有一过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灌浆料延伸至预制构件灌浆接头出浆孔道外并可对其进行目视观察,提降低了施工作业人员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浆料污染浪费,同时可给予灌浆接头一定的灌浆料补偿,从而提高构件的接头灌浆饱满度质量,并且成本低廉,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属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灌浆接头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中最常用的连接件,其使用方法是将灌浆套筒预制于上预制构件中,灌浆施工时,将上构件中的灌浆套筒插入下构件钢筋中,然后向灌浆套筒的灌浆孔内灌浆,灌浆料充满接头后从出浆孔流出,待接头内部灌浆料完全凝固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实现了灌浆接头两端钢筋的连接。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面临种种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出浆孔的封堵。由于不同构件生产厂商的预制构件产品灌浆孔、出浆孔的孔径尺寸和形状存在差异,所以目前主要采用圆锥形胶塞对出浆孔进行封堵,但作业中,由于浆料在接头内部的情况无法从外部进行观察,封堵时机往往很难把握。如果在浆料未流出或少量流出时进行封堵,则有可能把空气封闭在孔道内,造成灌浆料不饱满的情况,影响施工质量。如果等待浆料大量流出时进行封堵,此时确能保证接头内不存在空气,但由于浆料大量流出已充满出浆孔,用胶塞封堵时势必会使胶塞和出浆孔孔壁之间存有灌浆料,这会降低胶塞与出浆孔孔壁的摩擦力,增加封堵难度,同时也会出现灌浆料在灌浆压力下将胶塞顶开,导致封堵失败的情况。这不仅会造成浆料浪费,也给作业人员带来很大的操作难度。除此之外,即使成功封堵的灌浆接头,也因为其完全封闭的结构而无法对其灌浆饱满度进行检测,如果需要检测灌浆饱满度,就需要拔掉胶塞,这很可能使之前的封堵工作功亏一篑。若在灌浆料不流动时取下胶塞,则无法及时检查判断接头孔道内灌浆料的饱满度,从而无法及时针对问题做必要的补浆工作。另外,由于灌浆接头出浆孔高度太低,需要操作工人以蹲姿作业检查出浆孔内情况,不仅拔掉胶塞操作不便,质量检查人员观察孔内情况也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将灌浆料浆体的可观察位置延伸至竖向预制构件钢筋灌浆接头的出浆孔之外并可对其进行目视观察,从而降低工作人员操作难度,提高灌浆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包括管体和透明端盖,所述管体一端被所述透明端盖完全封闭,另一端连接至竖向预制构件钢筋灌浆接头的出浆孔,所述管体侧壁远离开口端处开有一过浆孔。所述的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其中:所述过浆孔为多边形孔或圆孔或椭圆孔,多边形孔内切圆直径或圆孔直径或椭圆孔最小直径至少为6mm。所述的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其中:所述管体和所述透明端盖为相互分离的两个结构件,两者进行组合以替代所述管体与透明端盖连为一体的结构。所述的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其中:所述管体一端设有端盖限位台肩,所述透明端盖边缘设有限位槽,所述端盖限位台肩能够插入所述限位槽内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的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其中:所述管体与透明端盖以粘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的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其中:所述透明端盖上设有一直径为1.5~4mm的圆孔,用于安装外置专用检测线。所述的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其中:所述管体的材质为塑料。所述的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其中:所述透明端盖的材质为玻璃或硬质塑料。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可在灌浆前安装,能最大程度避免灌浆过程中脱落、漏浆,提高了工效。由于灌浆前安装在竖向预制构件灌浆接头的出浆孔道内,管体与出浆孔壁配合能否满足灌浆要求即预先得到检查、判断和处理,由此提高了本技术与预制构件灌浆接头出浆孔的连接强度和连接质量,减少甚至避免了灌浆时孔道无法封堵或封堵后又被灌浆料顶掉的问题,完全取消了见到出浆孔流出灌浆料浆体再急忙用胶塞封堵的工序,大大提高接头灌浆封堵作业的施工效率和工作质量;2.由于本技术将灌浆料浆体的可观察位置移到了预制构件外,并且设置了透明端盖,通过该透明端盖,现场操作人员可以在灌浆过程随时观察封堵器内灌浆料浆体的情况,无论在灌浆料浆体可流动时,还是在灌浆料浆体凝固后,预制构件出浆孔的灌浆料浆体的情况都能直观地查看,任一接头的出浆孔有未灌满或者灌浆料浆体回流问题都可随时检查和发现,及时进行补浆处理,大大提高了接头灌浆质量;3.由于本实用成本低,可节省灌浆料,有效提高灌浆施工工效和接头灌浆质量,因此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领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视方向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实例正视方向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实例正视方向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四实例正视方向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应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与灌浆接头出浆孔连接处局部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内腔;2-倒钩;3-管体;4-过浆孔;5-透明端盖;6-端盖限位台肩;7-限位槽;8-圆孔;10-灌浆接头;11-出浆孔;12-灌浆料浆体;13-灌浆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真实比例绘制的。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由连为一体的管体3和透明端盖5组成,所述透明端盖5将管体3的一端封闭,使所述管体3与透明端盖5之间形成一内腔1。在所述管体3开口的一端外壁上设有锯齿状的环形倒钩2,用于管体3连接到出浆孔时增加摩擦力,保证管体3不脱落。所述管体3侧壁开有一过浆孔4,用于辅助观察灌浆料浆体12的浆面以及补浆。所述过浆孔4为多边形孔或圆孔或椭圆孔,且多边形孔内切圆直径或圆孔直径或椭圆孔最小直径至少为6mm。请参阅图2,在本技术的第二实例中,所述管体3和透明端盖5为分离的两个结构件,两者组合到一起替代第一实例中管体3与透明端盖5连为一体的结构。优选的,在所述管体3一端设有端盖限位台肩6,用于限制透明端5的位置,防止透明端盖5从管体3内脱落,同时在所述透明端盖5边缘处设置有限位槽7。组合时将透明端盖5置于管体3内,略施外力使管体3产生微量形变,将所述端盖限位台肩6插入限位槽7内,管体3形变恢复后,所述管体3和透明端盖5固定连接在一起。请参阅图3,在本技术的第三实例中,所述管体3和透明端盖5以粘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管体3的材质为塑料,所述透明端盖5的材质为玻璃或硬质塑料。请参阅图4,在本技术的第四实例中,在所述透明端盖5上设有一直径为1.5~4mm的圆孔8,用于安装外置专用检测线。灌浆前,将检测线一端插入圆孔8中,检测线另一端连接到测量灌浆饱满度的专用设备。灌浆时,利用专用设备监测灌浆料饱满度可得到比操作人员目视监测更准确的参数。请参阅图5和图6,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1.将本技术水平插入灌浆接头10的出浆孔11中,并使过浆孔4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透明端盖,所述管体一端被所述透明端盖完全封闭,另一端连接至灌浆接头的出浆孔,所述管体侧壁远离开口端处开有一过浆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透明端盖,所述管体一端被所述透明端盖完全封闭,另一端连接至灌浆接头的出浆孔,所述管体侧壁远离开口端处开有一过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浆孔为多边形孔或圆孔或椭圆孔,多边形孔内切圆直径或圆孔直径或椭圆孔最小直径至少为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和所述透明端盖为相互分离的两个结构件,两者进行组合以替代所述管体与透明端盖连为一体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灌浆接头灌浆延伸观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一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亮郝敏钱冠龙郝志强王爱军郭耀斌朱清华谢松赵思远方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思达建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思达建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