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轨道作业车,包括轨道,轨道的顶面滑动连接有车轮,车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料斗,料斗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轨,导轨内活动套接有闸门,料斗的正面的底部且位于导轨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导槽。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轨道作业车,利用车轮在轨道上移动的同时,将料斗内的混凝土通过导槽灌注到混凝土基体内,实现浇筑工程,从而避免了采用人工的方式浇筑,由于人工浇筑需要消耗大量劳动了且浇筑速度较慢,造成浇筑的工作效率较慢,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高了浇筑的效率,同时节约了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轨道作业车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浇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轨道作业车。
技术介绍
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设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待混凝土凝固定型进行作业,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建筑工程事业取得了快速的进步,而由于混凝土具有强度高、抗震能力好的优点,近些年来被应用在大型工程的建设中,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显得尤为重要。在城市轨道或者铁路施工中,常需要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筑,由于轨道或铁路的混凝土基础体积较小,无法用泵车浇筑,常采用人工浇筑,由于人工浇筑需要消耗大量劳动了且浇筑速度较慢,造成浇筑的工作效率较慢,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同时在浇筑时,由于人工无法控制浇筑的速度,造成在浇筑时挥洒混凝土的用量无法有效控制,导致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较低,原材料浪费的问题,现推出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轨道作业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轨道作业车。第一方面,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轨道作业车,包括轨道,所述轨道的顶面滑动连接有车轮,所述车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内活动套接有闸门,所述料斗的正面的底部且位于导轨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导槽,所述料斗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料斗的正面且位于调节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贯穿调节板,所述万向球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闸门的上方且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闸门顶面的中部。第二方面,所述轨道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轨道之间相互平行。第三方面,所述车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车轮平均分配在底座的四角,所述车轮的内侧与轨道卡合。第四方面,所述导槽位于料斗上的一端与料斗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导槽另一侧的高度低于与料斗连接一侧的高度。第五方面,所述导轨内腔的大小与闸门的宽度值相适配,所述导轨的内腔与闸门滑动连接。第六方面,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与调节杆相互配合的卡孔,且卡孔与调节杆的关系为卡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轨道作业车,利用车轮在轨道上移动的同时,将料斗内的混凝土通过导槽灌注到混凝土基体内,实现浇筑工程,从而避免了采用人工的方式浇筑,由于人工浇筑需要消耗大量劳动了且浇筑速度较慢,造成浇筑的工作效率较慢,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高了浇筑的效率,同时节约了劳动力。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轨道作业车,利用闸门在导轨内滑动,调节闸门开合程度的大小,从而使得料斗内的混凝土流动速度得到控制,避免了人工无法控制浇筑的速度,造成在浇筑时挥洒混凝土的用量无法有效控制,导致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较低,原材料浪费的问题,保证了施工质量的同时节约了原材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万向球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导轨俯视图。图中:1、轨道;2、闸门;3、车轮;4、导槽;5、底座;6、导轨;7、传动杆;8、料斗;9、调节板;10、调节杆;11、万向球;12、联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轨道作业车,包括轨道1,轨道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轨道1之间相互平行,使用两个轨道1,使得作业车在轨道1上能够平稳移动,设置两个轨道1平行,保证了作业车能够移动,避免出现结构卡死的问题,体现了结构的稳定性,轨道1的顶面滑动连接有车轮3,车轮3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车轮3平均分配在底座5的四角,车轮3的内侧与轨道1卡合,利用车轮3在轨道1上移动的同时,将料斗8内的混凝土通过导槽4灌注到混凝土基体内,实现浇筑工程,从而避免了采用人工的方式浇筑,由于人工浇筑需要消耗大量劳动了且浇筑速度较慢,造成浇筑的工作效率较慢,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高了浇筑的效率,同时节约了劳动力,车轮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底座5,底座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料斗8,料斗8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轨6,导轨6内腔的大小与闸门2的宽度值相适配,导轨6的内腔与闸门2滑动连接,利用闸门2在导轨6内滑动,调节闸门2开合程度的大小,从而使得料斗8内的混凝土流动速度得到控制,避免了人工无法控制浇筑的速度,造成在浇筑时挥洒混凝土的用量无法有效控制,导致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较低,原材料浪费的问题,保证了施工质量的同时节约了原材料,导轨6内活动套接有闸门2,料斗8的正面的底部且位于导轨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导槽4,导槽4位于料斗8上的一端与料斗8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导槽4另一侧的高度低于与料斗8连接一侧的高度,设置导槽4的位置,使得料斗8内的混凝土能够平稳经过导槽4浇筑到模具内,保证了浇筑的进度,同时设置一定的倾斜角度,方便混凝土的排出进入到模具,体现了结构的合理性,料斗8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板9,调节板9上开设有与调节杆10相互配合的卡孔,且卡孔与调节杆10的关系为卡接,利用调节板9上的不同卡孔,能够调整调节杆10的位置,从而经过万向球11的作用,调节联动杆12的位置,从而调节传动杆7的高度值,以此来调节闸门2的开合程度,体现了结构的实用性,料斗8的正面且位于调节板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万向球11,万向球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0,调节杆10的另一端贯穿调节板9,万向球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联动杆12,联动杆12的另一端延伸至闸门2的上方且活动连接有传动杆7,传动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闸门2顶面的中部。综上所述,使用时,首先将混凝土放入到料斗8内,而后根据需要浇筑混凝土的速度,移动到调节杆10到调节板9上的卡孔内,调节杆10带动万向球11转动,利用杠杆原理,万向球11带动联动杆12的另一端上下移动,联动杆12通过与传动杆7的活动连接,带动传动杆7上下移动,传动杆7带动闸门2在导轨6内上下移动,闸门2向上运动,开合程度大,浇筑速度快,闸门2向下运动,开合程度小,浇筑速度慢,从而实现闸门2开合程度的调节浇筑速度的目的,调节完成之后,利用车轮3在轨道1上向前移动,料斗8内的混凝土经过导槽4流入到模具内,达到浇筑的目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轨道作业车,包括轨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的顶面滑动连接有车轮(3),所述车轮(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料斗(8),所述料斗(8)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轨(6),所述导轨(6)内活动套接有闸门(2),所述料斗(8)的正面的底部且位于导轨(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导槽(4),所述料斗(8)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板(9),所述料斗(8)的正面且位于调节板(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万向球(11),所述万向球(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0),所述调节杆(10)的另一端贯穿调节板(9),所述万向球(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联动杆(12),所述联动杆(12)的另一端延伸至闸门(2)的上方且活动连接有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闸门(2)顶面的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轨道作业车,包括轨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的顶面滑动连接有车轮(3),所述车轮(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料斗(8),所述料斗(8)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轨(6),所述导轨(6)内活动套接有闸门(2),所述料斗(8)的正面的底部且位于导轨(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导槽(4),所述料斗(8)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板(9),所述料斗(8)的正面且位于调节板(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万向球(11),所述万向球(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0),所述调节杆(10)的另一端贯穿调节板(9),所述万向球(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联动杆(12),所述联动杆(12)的另一端延伸至闸门(2)的上方且活动连接有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闸门(2)顶面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浇筑轨道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刚,王征兵,郭新伟,刘志川,吴志勇,高晓斌,白云恩,耿安安,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