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天航空飞行器用旋转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074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天航空飞行器用旋转筒,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一种航天航空飞行器用旋转筒在结构上很难保证转子与定子转动时能够产生较少的磁场干扰,从而导致传递效率不高的问题。所述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腔体机构,所述第一腔体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金属挡板,且第一金属挡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金属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腔体机构,两个所述第一金属挡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腔体机构,且第二腔体机构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二腔体机构和第三腔体机构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金属挡板,所述第一腔体机构、第二腔体机构和第三腔体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内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天航空飞行器用旋转筒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具体为一种航天航空飞行器用旋转筒。
技术介绍
飞行器是在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空间飞行的器械。飞行器分为3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在大气层内飞行的称为航空器,如气球、飞艇、飞机等。它们靠空气的静浮力或空气相对运动产生的空气动力升空飞行。在太空飞行的称为航天器,如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探测器、航天飞机等。它们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获得必要的速度进入太空,然后依靠惯性做与天体类似的轨道运动,是由人类制造、能飞离地面、在空间飞行并由人来控制的在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空间飞行的器械飞行物。在大气层内飞行的称为航空器,在太空飞行的称为航天器,现代飞行器的发展,得益于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科学和技术的巨大飞跃。但是,现有的一种航天航空飞行器用旋转筒在结构上很难保证转子与定子转动时能够产生较少的磁场干扰,从而导致传递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航天航空飞行器用旋转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天航空飞行器用旋转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一种航天航空飞行器用旋转筒在结构上很难保证转子与定子转动时能够产生较少的磁场干扰,从而导致传递效率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天航空飞行器用旋转筒,包括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所述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腔体机构,所述第一腔体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金属挡板,且第一金属挡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金属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腔体机构,两个所述第一金属挡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腔体机构,且第二腔体机构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二腔体机构和第三腔体机构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金属挡板,所述第一腔体机构、第二腔体机构和第三腔体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内腔。优选的,所述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的上方设置有第四金属挡板。优选的,所述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散热孔机构,且散热孔机构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散热孔机构的上方设置有防滑贴条片,所述防滑贴条片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机构,且限位板机构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机构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安装凹凸槽,三个所述第二腔体机构内壁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凹凸槽。优选的,所述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凹凸槽,且第二安装凹凸槽设置有若干个。优选的,三个所述第二腔体机构和第三腔体机构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孔洞,且第二孔洞设置有四个。优选的,所述防滑贴条片与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腔体机构、第二腔体机构和第三腔体机构,可以将多组定子和转子根据规格安装于不同的腔体内,避免将其安装于一个腔体内,同时转动时产生的磁场互相干扰,导致传递效率不高的问题。2、通过设置的防滑贴条片,能够让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内部的元件减少运行时的移位,从而可以有效的增加运行时的平稳性,也减少了设备的损坏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旋转筒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2、第一腔体机构;3、第二腔体机构;4、第一安装凹凸槽;5、旋转内腔;6、第三腔体机构;7、散热孔机构;8、防滑贴条片;9、第二安装凹凸槽;10、第三安装凹凸槽;11、第一金属挡板;12、第二金属挡板;13、第一孔洞;14、第四金属挡板;15、第二孔洞;16、限位板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航天航空飞行器用旋转筒,包括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1,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腔体机构2,第一腔体机构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金属挡板11,且第一金属挡板1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金属挡板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腔体机构6,两个第一金属挡板1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腔体机构3,且第二腔体机构3设置有三个,三个第二腔体机构3和第三腔体机构6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金属挡板12,第一腔体机构2、第二腔体机构3和第三腔体机构6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内腔5。进一步,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孔洞13,第一孔洞13的上方设置有第四金属挡板14,第四金属挡板14有效的阻挡内部产生的磁场的干扰。进一步,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1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散热孔机构7,且散热孔机构7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机构7的上方设置有防滑贴条片8,防滑贴条片8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机构16,且限位板机构16设置有两个,限位板机构16有效的对内部的元件进行位置的固定,散热孔机构7最大化进行热量的排出。进一步,第一腔体机构2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安装凹凸槽10,三个第二腔体机构3内壁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凹凸槽4,第一安装凹凸槽4让安装较为便捷。进一步,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凹凸槽9,且第二安装凹凸槽9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安装凹凸槽9让内部的元件安装上较为便捷。进一步,三个第二腔体机构3和第三腔体机构6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孔洞15,且第二孔洞15设置有四个,第二孔洞15加大安装的便捷。进一步,防滑贴条片8与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1螺纹连接,可以有效的便捷的进行防滑贴条片8的更换。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在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1内部设置的第一腔体机构2、第二腔体机构3和第三腔体机构6可以改善传统装置中由一个腔体运作多组转子与定子转动产生的磁场互相干扰,从而导致的传递效率不高的问题,而设置的散热孔机构7能够最大化的将内部运行产生的热量排出,防滑贴条片8让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1内部的元件减少运行时的移位,从而可以有效的加增运行时的平稳性,也减少了设备损坏的几率,限位板机构16可以有效的对内部元件进行位置的固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天航空飞行器用旋转筒,包括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腔体机构(2),所述第一腔体机构(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金属挡板(11),且第一金属挡板(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金属挡板(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腔体机构(6),两个所述第一金属挡板(1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腔体机构(3),且第二腔体机构(3)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二腔体机构(3)和第三腔体机构(6)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金属挡板(12),所述第一腔体机构(2)、第二腔体机构(3)和第三腔体机构(6)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内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航空飞行器用旋转筒,包括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腔体机构(2),所述第一腔体机构(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金属挡板(11),且第一金属挡板(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金属挡板(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腔体机构(6),两个所述第一金属挡板(1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腔体机构(3),且第二腔体机构(3)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二腔体机构(3)和第三腔体机构(6)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金属挡板(12),所述第一腔体机构(2)、第二腔体机构(3)和第三腔体机构(6)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内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航空飞行器用旋转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孔洞(13),所述第一孔洞(13)的上方设置有第四金属挡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航空飞行器用旋转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主体外壳机构(1)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散热孔机构(7),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叙平黄黎娜孟鲁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星海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