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96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建筑采暖的热管散热器是由上横管、导热管、散热片、加热管、下横管等构成,其特点是:上横管与外侧导热管整体弯曲成为一反U字形状,在上横管上还有一封装阀,散热片是百叶窗形状,在下横管内装有一加热管和传热介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传热效率高、散热量大、节能节水、阻力系数小、安装工艺简单。(*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采暖用热管散热器。目前国内已有的散热器从材质方面讲主要有铸铁和钢制两种,从吸热和散热方面讲供热源(水或蒸气)需要充满散热体内腔、散热器体吸热后依靠散热器的外形结构形成的散热面积进行散热。上述铸铁散热器存在有阻力系数大、传热速度慢、体积大,钢制散热器存在着使用寿命短、耐压低、散热面积不太理想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节能节水、散热量大、使用寿命长、安装工艺简单、热交换以潜热为主的热管式散热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本技术是由上横管、导热管、散热片、加热管、下横管等构成,上横管与外侧导热管整体弯曲成一反U字形状,在上横管上有一封装阀,散热片是百叶窗形状,在下横管内装有一加热管和传热介质。下横管与装有的加热管之间的间隙为1.5-3毫米。散热器的热管体采用无缝钢管或者是有色金属管材。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传热效率高、散热量大、节能节水、阻力系数小、安装工艺简单、外观造型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是由无缝钢管的或者是有色金属管材制成的带有封装阀2的上横管1、导热管3、上横管与外侧导热管3′3″整体弯曲成为一反U字形状,由冷轧薄钢板并经除锈钝化处理,将处理后的薄钢板穿粘成为百叶窗形状的散热片4,在下横管5内装有一加热管6和少量的呈封闭状态的液态传热介质7,下横管与装有的加热管之间(两层套管)的间隙为1.5-3毫米。在将上述部件整体组装前由封装阀2将散热器内部抽成真空,以便加速传热介质的蒸发。本技术的动态情况是当热源介质(热水或水蒸汽)进入加热管后,传热介质7受热气化沿导热管3升腾,并充满导热管,上横管等组成的热管体。于此同时,气化的传热介质与热管壁接触冷凝释放相变潜热,冷凝的液态传热介质沿管壁流下形成热交换循环。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建筑采暖的热管散热器是由上横管、导热管、散热片、加热管、下横管等构成,其特征是上横管与外侧导热管整体弯曲成为一反U字形状,在上横管上有一封装阀,散热片是百叶窗形状,在下横管内装有一加热管和传热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是下横管与装有的加热管之间的间隙为1.5-3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是散热器的热管体是无缝钢管的,也可以是有色金属管材。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建筑采暖的热管散热器是由上横管、导热管、散热片、加热管、下横管等构成,其特点是上横管与外侧导热管整体弯曲成为一反U字形状,在上横管上还有一封装阀,散热片是百叶窗形状,在下横管内装有一加热管和传热介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传热效率高、散热量大、节能节水、阻力系数小、安装工艺简单。文档编号F28D15/02GK2131088SQ9222611公开日1993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26日专利技术者仉群中, 姜杰 申请人:天津市应用技术联合开发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建筑采暖的热管散热器是由上横管、导热管、散热片、加热管、下横管等构成,其特征是上横管与外侧导热管整体弯曲成为一反U字形状,在上横管上有一封装阀,散热片是百叶窗形状,在下横管内装有一加热管和传热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仉群中姜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应用技术联合开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