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民专利>正文

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92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其特征是:热源件1、传热件2、散热件3都是金属、非金属或复合物的壳体10,壳体10内部有一个相互连通的空腔,并在壳体10内填充热管工质后,将壳体10保持真空密闭;将至少选自热源件1、传热件2、散热件3中二个元件或两个以上的元件相互连接构成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将热源件1、传热件2、散热件3上加工出可以互相配合的凹(A)凸(B)结构或平面结构,相互连接方式是通过凹(A)凸(B)结构的插接,或螺纹连接,或焊接8、粘接、铆接连接;散热效果好,方便安装,减少了散热器的体积,实用于电脑散热、笔记本电脑散热、各种仪器、设备的散 热等。(*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通用可连接整体热管散热器,适宜于各种工业用散热器,包括计算机、电子制冷、焊接设备、空调彩电冰箱等电子、电力行业的产品散热。
技术介绍
散热器在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不论散热器在任何产品上使用,其基本结构可划分为热源部分、热传导部分、散热部分及其它辅助部分。热源部分为产生热量的区域,需要将不断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否则将影响产品的性能甚至不能正常工作;传热部分有各种传热元件组成,通常有金属管件组成,同时也可选择合适的非金属材料或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件;散热部分是将热量传导到一个更大的区域,通常是将其传输到空气中,也可将热量传导到水中、地面以下等区域,或传输到另类设备将热能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再加以利用,通常的散热件由各种翅片构成;另外还有其它的辅件以便于连接、控制、安装、使用。我们将与热源直接接触的元件称为热源件,热源件要与热源紧密接触,将热量从热源中传导出来;传热件是将热源件的热量传输其它区域的部件,它与热源件连接在一起,其另一端即是散热件,热源的热量经热源件传导出来后,经传导件传导到散热件,散热件再将热量传输到更大的区域,从而完成散热;散热器的设计是根据散热(传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的,其公式为散热量=传热系数*传热面积*热源与散热端的温差由此计算公式,热源与散热端的温差由热源及应用环境决定,一般难以改变,一般电子产品要求散热器的体积尽量小,扩大传热面积受到限制,因而,最可行的办法是提高传热系数,通常电子产品的散热用金属材料为铁、钢、铝、铜,传热系数铜为最大,因而大量采用铜为散热材料,将大大的提高散热器的散热能力,但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及加工难度。热管技术的专利技术及普遍应用,为电子产品散热带来高性能的导热材料,其传热能力比铜高几十至几百倍,因而热管被逐渐的应用于电子产品散热器中。中国专利97180042超导传热介质公布了一种高效导热元件的介质及其高效传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导热性能比普通热管还高几十至几百倍,这种高效导热材料为电子产品散热器带来了新型的技术方法,但在应用上,此种材料与普通热管应用的方法基本相同,为此将普通热管及类似与普通热管的高效导热材料通称为热管。因而散热器所用的材料方面,热管、铜、铝将是最主要的电子产品散热器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热管式计算机CPU散热器,其中使用的热管是不可连接的,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并未能优于铜铝风扇组合而成的散热器,表明目前运用热管作为CPU散热器材料在使用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其关键问题是设计者未能充分的了解热管的特性,因而在设计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甚至错误的应用热管,使设计的产品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能充分发挥热管的传热性能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为采用可连接热管的结构,将不同形状的热管进行连接,方便生产和安装,为使用者提供可升级的可连接热管散热器,使其在有限的空间和重量的要求下,能有更大的散热效果。为达到此目的技术方案如下见图1,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由热源件1、传热件2、散热件3及辅助件四类元件组成,其特征是热源件1、传热件2、散热件3都是金属、非金属或金属、非金属的复合物的壳体10,壳体10内部有一个相互连通的空腔,并在壳体内部空腔内填充一定的液体、固体或液固混合物质的热管工质后,将壳体10保持真空密闭;将至少选自热源件1、传热件2、散热件3中二个元件或两个以上的元件相互连接构成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将热源件1、传热件2、散热件3上加工出可以互相配合的凹(A)凸(B)结构或平面结构进行相互连接;相互连接方式是通过凹(A)凸(B)结构的插接或螺纹连接或焊接8、粘接、铆接方式连接;相互连接方式或者是通过平面结构的螺纹连接或焊接8、粘接、铆接方式连接;热源件1与热源相互接触的部位由金属材料构成。见图2,所述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其特征是传热件2采用一个或一个以上易于弯曲的铜管、铝管、不锈钢管或铝塑复合管9。见图3,所述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其特征是散热件3上有在金属材料上经挤压、切削等方式加工出的翅片5。所述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其特征是散热件3的使用安装位置是安装在热源箱体内、安装在热源箱体内壁、或安装在热源箱体外部。见图4,所述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其特征是将散热件3制成与热源箱体外壳的一部分相同的形状。与热源箱体其它部分共同构成热源箱体或利用热源箱体外壳的一部分作为散热件3。见图12,所述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其特征是相互连接方式的凹(A)凸(B)结构的螺纹连接是锥形螺纹7连接。将锥形螺纹7旋入螺纹套6中,连接非常紧密,不易脱落,方便传热。见图13,所述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其特征是在热源件1、传热件2、散热件3的壳体10的空腔内部有吸液芯11。在本说明书的附图中,公布了十一种基本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的结构图,根据不同的结构图针对不同的热源及使用环境,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散热器,但不论其采用何种结构,只要其按照本技术设计思想及方法生产的散热器,都是本技术保护的内容。这种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具有如下优势1、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是将整个散热器的各个部分设计成为一个热管并通过可连接的方式将各部分连接从而构成可连接热管散热器,每个器件都采用热管的结构使整体散热性能提高,可连接热管的连接方式是使各部件热管连接过程中实现最小热阻和最大传热量,这样消除了热管在单独应用时出现的与其它部分连接时造成的热阻,大大的提高了整体散热能力;2、减少了风扇的使用,提高了散热器的性能,消除了散热器由于使用风扇所形成的噪音,提高散热器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散热器的可靠性;3、减少了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4、采用可连接的方式便于将热源的热量传导到其它区域以方便散热,如将热源的热量传导到热源箱体外,可实现直接的一次散热而避免二次散热;5、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可实现将多个热源进行连接的目的,将多个热源通过热源件1和传热件2进行连接,统一使用一个散热件3,可方便的进行多热源的热能管理,降低成本和可连接热管散热器所占空间。6、便于升级和维护,由于各个热源件1、传热件2、散热件3是可以互相连接的,可以将它们相互连接升级为更大散热能力的器件,在其它器件具有足够的匹配能力情况下,完成可连接热管散热器的升级,使散热器具有更大的散热能力;7、如果热源件1、传热件2、散热件3之中某部件出现故障,可将其进行更换即可,便于维护。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实施例1的结构图。图2本技术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实施例2的结构图。图3本技术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实施例3的结构图。图4本技术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实施例4的结构图。图5本技术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实施例5的结构图。图6本技术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实施例6的结构图。图7本技术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实施例7的结构图。图8本技术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实施例8的结构图。图9本技术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实施例9的结构图。图10本技术的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由热源件(1)、传热件(2)、散热件(3)及辅助件四类元件组成,其特征是:热源件(1)、传热件(2)、散热件(3)都是金属、非金属或金属、非金属的复合物的壳体(10),壳体(10)内部有一个相互连通的空腔,并在壳体(10)内部空腔内填充一定的液体、固体或液固混合物质的热管工质后,将壳体(10)保持真空密闭;将至少选自热源件(1)、传热件(2)、散热件(3)中二个元件或两个以上的元件相互连接构成通用可连接热管散热器;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将热源件(1)、传热件(2)、散热件(3)上加工出可以互相配合的凹(A)凸(B)结构或平面结构进行相互连接,相互连接方式是通过凹(A)凸(B)结构的插接或螺纹连接或焊接(8)、粘接、铆接方式连接;相互连接方式或者是通过平面结构的螺纹连接或焊接(8)、粘接、铆接方式连接;热源件(1)与热源(C)相互接触的部位由金属材料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