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板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779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可拆卸的板壳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机壳、冷热介质进出口、换热元件组成。特点是换热元件由反复折叠弯曲从而形成无数个相互交错排列冷热介质流道型腔的换热板构成,而在每个冷热介质流道腔内均设置有可沿流道自由抽出的片状芯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耐高温高压,维修清洗十分方便的特点,而且结构紧凑具有很高的换热效率。它加工简单,制造成本低,是石油、化工、钢铁、供热等行业热交换设备的最佳的替代产品。(*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可拆卸的板壳式换热器。众所周知,板式换热器在化工、石油、供热等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它传热面积大、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这是管壳式换热器所不能比拟的,甚至在某些工业领域,还会逐渐取代后者。但是用薄金属板制造的板式换热器耐高温高压能力差,尤其是密封胶垫易老化寿命不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传热效率高,能耐高温高压,结构紧凑,而且极易维修清洗的板壳式换热器。本技术由机壳、冷热介质进出口、换热板组成,特点是由反复折迭弯曲从而形成一对以上冷热介质流道相互交错排列的换热板和每个冷热介质流道内设置的可以沿流道自由抽出的片状芯网构成。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横向抽芯式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纵向抽芯式主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片状芯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视图。图5为本技术芯网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B-B视图。图7为本技术芯网的又一种结构即板材冲切制成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C-C视图。在图1中,将一张反复折迭弯曲的薄金属板制成换热板4置于框架5中,当然该薄金属板亦可由2张以上的金属板焊接或铆接而成。装后将换热板4与框架5相邻的边全部焊死,包括换热板上4两头也要和框架焊死,之后在换热板所形成的介质通道10、12、14、16和11、13、15、17中塞入芯网(图中未示出),将上端板1与下端板6装好,本技术即组装完毕。工作时,冷介质由冷介质进口7进入分流槽9(7到9的通孔未示出)并流入冷介质流道型腔10、12、14、16,经换热后,沿分流槽18由冷介质出口8(8到18的通孔未示出)流出。同样,热介质由热介质进口2及分流槽19进入热介质流道型腔11、13、15、17,在芯网的作用下由紊流而强烈热交换,最后经分流槽20由热介质出口3流出。两种介质不混合而进行换热。维修时,只需打开上下端板1和6,沿M和N向分别将芯网抽出清洗,洗毕复位即可重新使用。M和N垂直于板材的折迭线,故称为横向抽芯式可拆卸板壳换热器。图2公开了另一种结构形式,此时需将换热板27两端间隔相错封死后再与框架22焊接,换热板27两头也要与框架22焊死。之后,在换热板所形成的介质通道30、32、34、36和29、31、33、35中塞入芯网(图中未示出),装好前后端板25、28即可。工作时,热介质由热介质进口26进入分流槽37,在热介质流道29、31、33、35的芯网作用下,产生强烈的紊流,经换热后通过分流槽38经热介质出口23流出。冷介质由冷介质进口24、分流槽39流入冷介质流道型腔30、32、34、36,经换热后从分流槽40、冷介质出口21 流出。维修时, 只需打开端板25、 28,沿E和F方向抽出芯网即可清洗。洗毕复位后即可投入使用。E和F平行于板材折迭线,故称为轴向抽芯式可拆卸板壳换热器。图3公开了本技术芯网的一种结构,图4是图3的A-A视图。它的丝材成垂直地互相搭接焊接而成,当然也可成任意角度搭接,芯网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一层以上。芯网在流道间起支承和使介质产生紊流的作用,芯网的结构可以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耐压能力和压降值。图5和图6公开了丝材互相编织构成芯网的一种结构。图7和图8公开了用板材冲切制成片状芯网的一种结构。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换热板及其中片状芯网的设计,使换热效率大大提高,使换热器具有很高的承压能力,使维修清洗十分方便。由于没有密封胶垫,板式换热器胶垫老化的问题不复存在。调整本技术芯网结构和厚度,可以调整介质的紊流程度;可以改变两种介质流道截面积及其比值,使之适合于任何流体间的换热,使换热器具有最佳的匹配效果及适当的压力降,以达到最佳换热效果。采用多张换热板还可以实现多种介质间的换热。换热板不受成型工艺限制,对于不锈钢板、铝板、铜板、钛板及碳钢板均可只根据介质的换热要求选取。换热板由卷料或板材制造,材料的利用率高达百分之百。本技术对于液-液、液-气、气-气之间的换热全都适用,同时还可以进行多流程和多级的组合。本技术加工简单成本低,在各行业均有广阔的市场。权利要求1.一种由机壳、冷热介质进出口、换热板组成的可拆卸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由反复折迭弯曲从而形成一对以上冷热介质流道相互交错排列的换热板和每个冷热介质流道内设置的可以沿流道自由抽出的片状芯网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是冷热介质流道内设置的芯网由至少一层丝材编织或焊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是冷热介质流道内设置的芯网由至少一层板材冲压而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可拆卸的板壳式换热器。本技术由机壳、冷热介质进出口、换热元件组成。特点是换热元件由反复折叠弯曲从而形成无数个相互交错排列冷热介质流道型腔的换热板构成,而在每个冷热介质流道腔内均设置有可沿流道自由抽出的片状芯网。本技术不仅具有耐高温高压,维修清洗十分方便的特点,而且结构紧凑具有很高的换热效率。它加工简单,制造成本低,是石油、化工、钢铁、供热等行业热交换设备的最佳的替代产品。文档编号F28D7/10GK2184184SQ94225019公开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7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赵勋海, 宋玉山, 张铁平, 李明云, 高惠清 申请人: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工程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机壳、冷热介质进出口、换热板组成的可拆卸的板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由反复折迭弯曲从而形成一对以上冷热介质流道相互交错排列的换热板和每个冷热介质流道内设置的可以沿流道自由抽出的片状芯网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勋海宋玉山张铁平李明云高惠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工程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