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强国专利>正文

高效热管节能民用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68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民用炉。它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民用炉热效率低的问题。其主要的技术特征是多个弯热管以螺旋线均匀分布于炉膛和水套周围及多个直热管均布于炉膛上方的挡火板之上的空间中。这种民用炉可以于烧水、做饭和室内暖气的供热。(*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用烧水、做饭、带动暖气设备的高效节能炉。近年来将热管技术应用于此类炉子中的专利技术创造不断涌现,但存在的缺点是结构不尽合理,因此热效率仍偏低,节能效果不明显。如CN87211981U所公开的“多功能节煤热管灶”,其热效率仅达76%左右。本技术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廉,而又能达到高效节能的民用炉。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将热管分为两种;一种为弯热管,它沿炉膛圆周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其吸热端位于炉膛之中,而放热端位于炉膛外的水套之中;另一种为直热管,它沿炉体锥部的圆周均匀分布且位于炉膛上方的挡火板的上面,其吸热端处于炉膛上方空间中,而放热端亦位于水套之中。于是大大提高了热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零部件名称为烟囱〔1〕,安全阀〔2〕,炉体锥部〔3〕,挡火板〔4〕,加煤口〔5〕,炉体〔6〕,炉蓖〔7〕,出灰口〔8〕,底座〔9〕,炉膛耐火层〔10〕,拉手〔11〕,进水口〔12〕,水套〔13〕,炉膛〔14〕,弯水管〔15〕,直热管〔16〕,炉体保温层〔17〕,炉体上部〔18〕,出水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热管节能民用炉,包括底座[9],炉体[6],炉体锥部[3],炉体上部[18],烟囱[1],炉膛[14],加煤口[5],出灰口[8],炉蓖[7],水套[13],进水口[12],出水口[19],安全阀[2],炉膛耐火层[10],炉体保温层[17]及若干个热管,其特征是:a、沿炉膛[14]的圆周呈螺旋形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弯热管[15],其吸热端位于炉膛内,而放热端位于炉膛外的水套[13]中,b、在炉端[14]上方和炉体锥部[3]下方的空间中有一个圆形的挡火板[4],c、沿圆周均匀分布的若干个直热管[16]的吸热端处于挡火板[4]的上方空间中,而放热端位于水套[13]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国
申请(专利权)人:刘强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