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40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气与液或气与气或液与液)冷却(加热)的热交换器。它是一种既能提高内外表面的换热系数,又能减缓或防止结垢的高效椭圆管束组成的流体冷却(加热)热交换器。其特征是椭圆管内有可活动的横断面为矩形的螺旋形绕簧式肋片,外有矩形的波纹翅片。它可广泛用于空气或水的冷却(加热)。(*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气与液或气与气或液与液)冷却(加热)的热交换器。目前,在流体冷却与加热方面广泛采用着椭圆管矩形翅片表面式热交换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管内易结垢和粘附污物,清洗起来比较麻烦,劳动强度大;而且椭圆管内外表面的换热系数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一些地下水资源紧张的地区需要。另外,椭圆管与矩形翅片间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易松动,从而影响设备的换热性能,降低了热交换能力。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提高椭圆管内外表面的换热系数,又能减缓或防止结垢的高效椭圆管束组成的流体冷却(加热)热交换器。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在椭圆管束的每个椭圆管内加设一用铝合金型材(或其它不锈材料)卷绕的螺旋内肋片、肋片的特点是纵方向为螺旋绕簧式,螺旋形外部尺寸与椭圆管内部尺寸一致,高度与椭圆管长度一致。这样,在冷(热)媒通过椭圆管内时,由于受螺旋内肋片的导向作用,冷(热)媒沿螺旋方向作旋转流动,与此同时,螺旋肋片还对冷(热)媒产生径向周期拢动,从而有利于减薄流体边界层,增强由管内表面至冷(热)媒的热量传递,因此提高了换热系数。同时也可以减缓或防止内表面结垢。另外,螺旋内肋片一端设置有把手,把手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管束、外翅片组成的表面式热交换器,其特征是管束为椭圆管,内有横断面为矩形的螺旋形绕簧式肋片,其螺旋形外部尺寸与椭圆管内部尺寸一致,内肋高度与椭圆管长度一致,外翅片为波纹矩形翅片,与椭圆管紧密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巩婉峰张爱云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