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传热学技术,所提供的是一种有特高热交换效能的流道式热交换器。目前,表面式热交换器种类较多,不管其属于圆管型的直管式、螺旋管式、喷淋蛇管式;还是属于板式型的螺旋式、平板式及紧凑肋式(叉流式)其热交换效能都还是不理想的。而且,板式类型的都不耐压,运用范围受到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一种瓦型管状热交换流道,该流道并带有使之耐高压的横锁板和加强支撑件的热交换装置,运用到该热交换器中来。由于其瓦型热交换流道的传热增强可为同等截面积圆管的7.6倍,当前者达到后的流体热交换端差时,其流程长度,相对后者是极短的。因此,纵然是将前者只设一道制,后者设四道制的流程的热交换器,前者的热交换后的流体温度端差,还是会远小于后者的,因为前者的7.6倍于后者的传热增强其相比关系为7.6>4。然而可以设计一种一道制,冷、热流体完全可逆流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并对其壳侧流体的导流板,在现有的技术形式上进行改造,使其热效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其热交换器壳体(8),其内设置一道制流道束的瓦型热交换流道(4),该流道是以相互两弧壁面的切点平行的凹弧壁面(16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流道逆流式热交换器,由壳体(8)、热交换流道(4)、横锁导流(3)、拉杆(15)、流道内侧流体进入管(1)、流体出室(2)、流体进室(6)、出口管(13)、壳侧流体进入管(9)、排出口(7)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热交换器( 8)内设置:一道制流道束的瓦型热交换流道(4),该瓦型热交换流道是以相互两弧壁面的切点平行的凹弧壁面(16)和凸弧壁面(17),加两流道宽度窄面弧壁面(18)所围成的流道型。流道的排列:属于同一列的所有瓦型热交换流道的凹凸面朝向都相同,而与邻列的都相反。以流道内侧流体进入管(1)为螺旋中轴设置单导板式的或多导板式的螺旋横锁导流板(3) ...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